上海又多了一處鞋履「潮」聖地。2月3日,LA RUTA DE VIA(需求面積:150-250平方米)上海萬象城(開業時間:2017-09-23、已籤約399個品牌)甄選店正式開業,大開面的門店、黑胡桃木的地板、純手工的真絲地毯、華麗的吊燈、精緻的場景搭配,及來自全球的潮流鞋履,一經亮相,便吸引了眾多顧客試穿購買。
作為LA RUTA DE VIA首家甄選店,該店的品類更為精選,共匯集了150個品牌,SKU達200多個,未來將精選更多個性化並且極具舒適性的鞋履。
(圖片來源:LA RUTA DE VIA)
首店甄選店正式亮相
提及LA RUTA DE VIA,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裸足購物的理念。2017年4月,LA RUTA DE VIA 全國首家裸足購物鞋履旗艦店在上海美羅城亮相,門店前光腳進店的提示,成為一大亮點。據其創始人胡小姐介紹,這樣的創意除了為顧客提供更自在的購物場所外,也打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衣帽間場景,與此同時,裸足購物營造的自在感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個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消費。
(圖片來源:LA RUTA DE VIA)
另一方面,首家LA RUTA DE VIA匯聚了99個首進中國的國際品牌,及春夏季659款、秋冬季979款新季潮鞋,走進其中,如同走進一座鞋履的博物館。對於愛鞋之人,LA RUTA DE VIA鞋履「潮」聖地的定位,名副其實。
與美羅城店類似,LA RUTA DE VIA萬象城甄選店也位於商場1樓的主入口處,與之對應的是該品牌舉行的鞋履「潮」聖展——漫步雲端,粉色的展板搭配漂浮的雲朵,瞬間營造出夢幻的感覺。
(圖片來源:LA RUTA DE VIA)
持續精選款式滿足顧客需求
新零售背景下,國內買手店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買手店有1636家,2017年激增至3781家,增幅超過130%(數據來源:銀聯智庫),併集中分布在華東、華北地區。
尤為關注的是,不同類型的買手店在國內的發展特性也不盡相同,歐洲買手店倡導尊貴及專屬,多與有國內市場經驗的本土服裝企業合作,如位於上海新天地的Maria Luisa;港資買手店青睞於年輕、潮流定位,平均價格區段變寬,如I.T;本土買手店則分為獨立買手店和百貨自營。其中,獨立買手店多搶佔細分市場,以流量和面積吸引顧客,因此,傾向於進駐客流量龐大的大型綜合商業體,或是在黃金鋪位設立更大規模的門店,LA RUTA DE VIA便是代表之一,百聯集團的the bálancing、萬達集團的萬達優選則為典型的百貨自營買手店。
(圖片來源:LA RUTA DE VIA)
在國內買手店發展態勢良好的背景下,也將迎來更加多元的買手店與跟隨者,這也意味著,在保證審美與品位的基礎上,抓住客戶實際的需求,決定了買手店的發展未來。為此,LA RUTA DE VIA將持續精選更多個性化並且極具舒適性的鞋履,以全面滿足顧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