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寶媽必看!帶娃去北方過年該注意啥

2020-12-19 網易親子

過年了,帶孩子回老家時,往往會遭遇南北方天氣迥異的狀況。上周我們講了帶孩子去南方過冬的攻略,今天再來看看南方媽媽如何帶孩子去北方過年。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啦!

今年過年回誰家?對於有娃的家庭來說,過年回老家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夫妻雙方一個老家在南方、一個老家在北方的,寶寶要適應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

上周我們講了帶孩子去南方過春節的攻略,今天我們來看看,帶孩子去北方過春節該注意啥。

寶媽困惑:

北方的冬天真幹!

寶寶1歲多了,這個春節,我們打算帶他回奶奶家過春節。

奶奶家在北方,寶寶從來沒在北方過冬,這次回去,我給他準備得很充分:帶耳罩的帽子、長羽絨服、棉鞋、圍巾。

北方冬天有暖氣,室內很暖和,所以我給寶寶準備了兩套在室內穿的秋衣秋褲。

寶寶很喜歡在奶奶家玩,因為在家裡穿得少,他能活動得開,玩得可高興了,我也省了不少心。

可是,沒高興兩天,問題就來了:寶寶的小嘴發乾、發紅,鼻子也出血了,出門一趟,兩個小臉蛋被吹得紅紅的,北方風大,風又硬,寶寶的小臉受不了,都皴了。身上也很乾,起皮,脫屑,孩子痒痒得直撓。

我光想到北方的溫度低,忽略了溼度的問題,所以寶寶才會出現皮膚問題。趕緊的,給寶寶小手小臉都抹上潤膚霜,家裡用上加溼器。乾脆也不讓寶寶洗澡了,省得他皮膚發乾。——東東媽媽

專家解答:

保溼要內外兼顧

家裡用上加溼器,給孩子的小手和小臉都抹上潤膚霜是對的,因為家裡用上加溼器可增 加空氣的溼度,間接給皮膚補水,有利於減輕皮膚乾燥症狀。而塗抹潤膚霜可以鎖住皮膚水分,防止皮膚水分流失。但僅僅給皮膚補水還不夠,還要讓孩子多喝水,內外兼顧才能真正達到補水的效果。

不能因為皮膚幹就不洗澡

不給孩子洗澡是不對的,因為保持皮膚清潔很重要,冬天即使每天洗澡也不會導致孩子皮膚發乾,但洗澡後一定要及時塗抹潤膚霜,以鎖住皮膚水分,臀部及小腿等特別乾燥的地方適當多抹一些,以保持皮膚溼潤。冬季洗澡需要注意,水溫不要過高,洗澡時間不要過長,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浴液、香皂每周用一兩次就行。

專家支招北上過年2大攻略:

1.要保溼

皮膚乾燥與皮膚失水有關,所以要避免孩子到了北方皮膚乾燥,防止皮膚水分 丟失很重要,應該怎麼做呢?

給孩子洗完手和臉後要儘快擦乾,擦乾前要避免冷風直吹。擦乾後要及時抹上一層保溼潤膚膏,以防止皮膚失水。擦潤膚品時別忘了用手揉一揉,讓它充分吸收。

如果孩子的皮膚過分乾燥,保溼霜可以不限次數地用,只要發現孩子的皮膚幹了就可以隨時塗抹。哪裡乾燥抹哪裡,即使不清洗也可以抹。

保溼潤膚品要選擇兒童專用的產品,刺激性較小,比較安全。如果孩子的皮膚很敏感、容易過敏的話,最好選擇不含香料和色素的醫用潤膚品。

如果孩子的鼻腔或口唇乾燥,可以塗抹金黴素乳膏或兒童專用潤唇膏,不要讓孩子挖鼻孔、舔嘴唇,以防止鼻子出血和舌舔皮炎的發生。

飲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也有助於緩解皮膚乾燥。

2.要保暖

雖說北方室內有暖氣,但室外的溫度要比南方低很多,加上室內外溫差很大,所以一定要確保孩子穿暖和了。

北方的冬天不僅氣溫低,而且風沙大,所以出門前要給孩子戴好帽子和手套,同時還要摸一摸他的內衣、鞋襪是否潮溼,溼了要及時更換,因為冷加上潮溼更容易導致凍瘡。

出門後別讓孩子長時間在冷風裡站著,要讓他多活動以增加血液循環,減少寒冷損傷。

南方孩子初到北方,很難一下子就適應北方的寒冷天氣,所以要循序漸進,外出玩耍時間要逐漸從短到長。

延伸閱讀:《北方寶媽必看!帶寶寶去南方過年攻略》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北方的寶媽必看!帶寶寶去南方過年該注意啥
    今年過年回誰家?對於有娃的家庭來說,過年回老家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夫妻雙方一個老家在南方、一個老家在北方的,寶寶要適應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有人說,就怕從南方帶娃去北方,冰天雪地的,好冷啊!不知道寶寶受不受得了!而從北方帶娃去南方過年就不怕,因為南方比北方暖和多了。額,大錯特錯!親,你一定沒有體驗過北方冬天的暖氣和南方冬天的陰冷!
  • 北方寶媽必看!帶寶寶去南方過年攻略
    過年了,要帶著孩子去南方的北方媽媽犯愁了,南方的天氣溼冷,孩子到那兒去應該注意些什麼?看專家支招!今年過年回誰家?對於有娃的家庭來說,過年回老家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夫妻雙方一個老家在南方、一個老家在北方的,寶寶要適應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有人說,就怕從南方帶娃去北方,冰天雪地的,好冷啊!不知道寶寶受不受得了!而從北方帶娃去南方過年就不怕,因為南方比北方暖和多了。額,大錯特錯!親,你一定沒有體驗過北方冬天的暖氣和南方冬天的陰冷!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一號寶媽:我家女兒是公認的可愛,我本人也很喜歡給孩子穿搭,每次出門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都得配套搭好。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大家都會誇孩子可愛,衣服好看,發照片也會有不少寶媽問我要衣服連結。通過寶媽們的現身說法,加上對比足夠強烈的照片,不得不說「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可真是一目了然啊!
  • 「禁摩限電」遭寶媽質問:我該拿啥去接娃?專家建議扎心了
    對此家長們費盡心思,有的是父母將孩子送到學校再上班,實話講,難免遲到;有的是老人帶娃擠公交,對體力是個考驗。還有的全職寶媽騎著電動車或摩託車送孩子上學,不過在「禁摩限電」下,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戰!先「禁摩」後「限電」,寶媽質問:我該拿啥去接娃上個世紀我國曾是自行車大國,作為便捷的交通工具,那時候能有一輛自行車出行,是最大的幸福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摩託車、電動車後來居上。
  • 寶媽朋友圈吐槽,帶娃母嬰店洗澡被凍感冒,冬天洗澡記住這兩點
    文丨福林媽咪昨天天氣不錯,一個寶媽朋友約我一起去給寶寶洗澡去,我正好前天才給娃洗過,她就一個人去了。結果晚上我刷朋友圈,就發現這位寶媽怒氣衝衝發了條朋友圈:「專門帶娃去母嬰店洗澡,結果還是凍感冒了,再也不去那個店洗了!」
  • 從南方開車去北方過年,需要對車動哪些「手腳」?
    對於有車一族來說,開車回家過年反倒成了最靠譜的選擇。那麼,對於那些要從南方開車去北方過年的朋友來說,又有什麼要準備的呢?下面這幾條建議,出發之前一定記得看啊!但如果是二手車,朋友們得注意一下是不是加的普通水。此外,朋友們可以把輪胎胎壓適當調高0.2-0.3公斤,如果目的地常年積雪的話,要提前更換雪地輪胎。特別提醒,車上的燈光該亮的都要亮,不該亮的一個都不能亮,而那些換了氙氣燈沒裝透鏡的車主們,建議大家趕緊把原裝燈泡換上或者去加透鏡,否則路上遇到大雪大霧天可就要抓瞎了。
  • 南方北方春節過年習俗大比拼,差異簡直了!帶孩子走親戚需要注意
    2、桌子上的零食過年的時候,去了別人家,大家一般都會拿出來瓜子這些東西來招待,不管你去哪一家串門,這些東西,就是進門第一眼看見的咯,有時候吃的特別飽,還要坐下來說會兒話,磕磕瓜子。當然啦,這些東西南方肯定也吃,但是各式各樣的糕點卻是南方必不可少的,糕點和瓜子,這方面還是有些差別的。
  • 北方過年和南方過年 有什麼區別?
    餃子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從經典飲食、紅包、避寒方式、年貨上來介紹一下南方過年和北方過年的區別。湯圓一、經典飲食上的區別北方過年呢一定要吃餃子,因為餃子形狀跟元寶一樣,象徵著新年發財的兆頭,另外取諧音「更歲交子」的意思。
  • 哺乳期寶媽必看:何為奶陣?奶陣來臨啥感覺?如何快速引發奶陣?
    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奶陣」那些事,哺乳期寶媽必看哦~哺乳期寶媽必看:何為奶陣?相信哺乳期寶媽們肯定有這樣的經歷:「娃正吃著奶,結果寶媽突然感到胸部微脹,緊接著母乳就噴湧而出~」對於母乳充足的寶媽來說,可以提前準備毛巾或防溢乳墊,以免弄溼衣服。而對於奶水一般貨不足的寶媽來說,可以將奶水存儲起來,以備寶寶不時之需。
  • 哺乳期寶媽必看:何為奶陣?奶陣來臨啥感覺?如何快速引發奶陣?
    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奶陣」那些事,哺乳期寶媽必看哦~哺乳期寶媽必看:何為奶陣?相信哺乳期寶媽們肯定有這樣的經歷:「娃正吃著奶,結果寶媽突然感到胸部微脹,緊接著母乳就噴湧而出~」這股噴湧而出的乳汁,就是所謂的奶陣,而民間俗稱就是來驚兒、驚奶了~美國兒科學會研究發現:當奶陣來臨時,媽媽胸部的乳腺管會膨脹2~4倍,
  • 年齡大了又要兼顧帶娃,30多歲的寶媽適合幹啥工作?現實很扎心
    那麼,年齡大了又要兼顧帶娃,30多歲的寶媽適合幹啥工作?現實很扎心。因為,我堂姐也去找過其它工作。半天班的,不是銷售就是餐飲,忙碌不說,工資還低。全天班的,很少有5點下班的,更別說想趕在孩子4、5點放學前下班了。所以,女人過了30歲,既想兼顧孩子,又想好好工作賺錢,真的很無奈。
  • 年齡大了又要兼顧帶娃,30多歲的寶媽適合幹啥工作?現實很扎心
    那麼,年齡大了又要兼顧帶娃,30多歲的寶媽適合幹啥工作?現實很扎心。因為,我堂姐也去找過其它工作。半天班的,不是銷售就是餐飲,忙碌不說,工資還低。全天班的,很少有5點下班的,更別說想趕在孩子4、5點放學前下班了。所以,女人過了30歲,既想兼顧孩子,又想好好工作賺錢,真的很無奈。
  •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啥不同?寶媽的一番話揭露了真相:扎心了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今網上出了個段子,他們將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以及媽媽帶娃劃分成了三種不同的狀態,並一一做分析,看後有很多網友都啼笑皆非。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啥不同?這位寶媽的一番話揭露了真相:扎心了!文娟是名典型的北漂女,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去北京打拼,在打拼的過程中結識了如今的丈夫,婚後二人順利誕下一子。文娟和丈夫小康平時工作非常忙碌,即使有了孩子,他們也不能放棄手頭的工作,怎樣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呢?
  • 雙標的寶媽:婆婆給自己帶娃應該的,親媽給自己帶娃應該給工資
    文|文兒前幾天看到一位寶媽留言:我就是一個雙標狗。我婆婆給我帶孩子。嗯,那是她應該做的。畢竟孩子隨她家姓呀。但是,如果是我媽媽帶。對不起,要工資。現在就是我媽媽幫著我帶孩子,一個月3000的工資。不知道有沒有和我一樣想法的姐妹?此留言獲得了很多點讚和評論,很多寶媽和女性對此觀點都表示強烈贊同,也都承認自己就是如此雙標。
  • 娃出生42天去醫院複查,都查啥?「新生兒體檢攻略」拍了拍寶媽
    歷經千辛萬苦,媽媽們終於將娃給生了下來,接下來再在醫院觀察幾天後,寶媽們就可以帶著寶寶出院回家啦~不過在出院時,媽媽們都會被醫生和護士叮囑:「42天後,記得帶寶寶回來複查哦!」寶寶出生42天去醫院複查,都查啥?
  • 帶娃回家過年,春運路上該怎麼注意飲食?
    很多有娃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帶娃出門旅行,在朋友圈裡曬著雲淡風輕的風景,背後卻背著大包小包,裝著孩子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穿的,還要隨時緊盯孩子,帶娃出門旅行真是「累並快樂著」。如果是發生在春運期間,又帶著比較小的孩子回家的話,累還會加倍。
  • 「媽媽,我困」,寶媽帶娃坐地鐵無人讓座,蹲下來當「人肉沙發」
    帶娃出行是寶媽的一大難題,越小的孩子越麻煩,吃喝拉撒哪樣都得想著,可以是說是「甜蜜的負擔」了。在地鐵或公交上,如果你遇到了寶媽帶娃出行,會主動給她讓座嗎?「媽媽,我困」,寶媽帶娃坐地鐵無人讓座,無奈當「沙發」這位寶媽帶著女兒出行,當天地鐵上非常擁擠,
  • 商場寶媽去上廁所,卻讓娃伸出一隻腳,網友:真是帶娃高手
    商場寶媽去上廁所,卻讓娃伸出一隻腳,網友:真是帶娃高手!近年來,網絡上報導的大大小小的兒童拐賣案件、兒童丟失案件比比皆是,讓寶爸寶媽們內心十分的慌張。外出遊玩是孩子丟失、被拐發生最頻繁的時候,家長應該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萬分小心。
  • 「媽媽,我困」,寶媽帶娃坐地鐵無人讓座,蹲下來當人肉沙發
    執筆:歐陽比文帶娃出行是寶媽的一大難題,越小的孩子越麻煩,吃喝拉撒哪樣都得想著,可以是說是「甜蜜的負擔」了。在地鐵或公交上,如果你遇到了寶媽帶娃出行,會主動給她讓座嗎?」前段時間一位寶媽帶娃出行,因為寶寶太小所以要推著嬰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