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日報訊(記者張玲)3月3日一早,市民劉敏發現天邊雲朵透著紅色,居然是太陽!接連的陰雨天氣讓人來不及清洗衣物,家中早已堆積了如山的被套和衣服。終於天晴了,劉敏興奮異常,急忙打開洗衣機,分門別類將衣物扔進去。
八點多,衣服洗完了,她抱著一大堆溼衣服到樓頂一看,傻眼了!樓上滿滿當當晾滿了衣物,包括早前她特別系好的一根晾衣繩,如今已經被人搶先使用了。「這是我家的繩子呀!」劉敏懊惱不已,自己這一大包溼衣服怎麼辦?
「我也可以理解,實在是太久沒有出太陽了,大家都在搶佔陽臺啊!」劉敏將自己的遭遇在小區群裡一說,引來了鄰居們的議論。
網友名為「2棟3樓」的業主發來幾個不好意思的表情,直接「坦白」說,自己頭天晚上就洗好了衣服,七點多一起床臉都沒洗就跑到樓頂曬衣服了,用的是誰家的繩子也不知道。另有一群鄰居也表示:「只顧搶佔陽光,顧不得考慮其他了。」
一時間也有人表示應該自己帶晾衣繩去,也有人表示互相分享一下沒關係,更有人建議樓頂晾衣繩太亂了應該規劃一下……
「其實沒有關係,大家用了也一樣。」劉敏笑著解釋說,去年她繫繩子的時候,就看到有一名老人買了很多繩子放在樓頂,老人說方便別人曬衣服,鄰裡之間本來就應該是互相幫助的。而且之後她也是在一位鄰居的幫助下,臨時將衣服晾曬在了花園當陽處,順利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記者走訪
「別人家」小區樓頂怎麼樣?
「別人家」小區的晾衣繩是如何處理的呢?
記者在城區許多小區一打聽,發現小區有免費提供服務的,如百宜社區東玉小區老黨員熊海南就是自己買了很多根繩子系在樓頂,無償提供給鄰裡;龔家橋社區龔家橋小區業主王先生製作了「鄰裡杆」,方便鄰裡;有的小區則為了規劃統一,專門開闢了晾曬區,比如唐洲社區碧景灣小區、新北社區黃泥灣小區等等,避免了業主自己牽繩牽線。
百合花園小區有業主也表示,自家小區樓頂是「三道槓」,也有定製的晾衣繩。記者到百合花園小區一看,只見樓頂拴有三根鋼絲繩索,上面整整齊齊晾曬了整排的衣物。
「我們覺得非常好,大家都自發維護。」胡女士說,她就自己做了很多小布勾系在鋼絲上,大家都可以用,曬衣服時掛鈎子上,可以防止衣服被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