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塑料的蘑菇,180天降解還能當肥料,農村大哥變廢為寶!

2020-12-22 小馬侃農業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塑料製品,這種不可降解的材料在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在設施大棚中塑料用量非常大,造成環境汙染,汙染土壤、水體,焚燒又會汙染空氣,為了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國家政策也在加大宣傳,給農民培訓農膜回收利用技術,杜絕了白色汙染。

蘑菇「吃」塑料你信嗎?

那麼有沒有一種材料能夠替代塑料呢,別說還真有,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小不點的蘑菇(小孢盤多毛孢)能「吃」塑料,這種真菌能夠消化和分解聚氨酯塑料,即使垃圾填埋場的底部沒有空氣也能發揮作用。目前的技術不是很成熟,無法大範圍推廣,但我國有位農民大哥做了一件變廢為寶的大事。

國外展示的蘑菇在吃塑料

農民大哥名叫王大川家在甘肅蘭州,經營種植了5座大棚蘑菇,每個大棚購買的菌種費用約500元左右,由於種植技術好,每平方蘑菇的產量達到40公斤以上,每個的大棚的收益3-5萬元,王大哥心比較細,有一次將蘑菇菌种放在了一個長方形的容器裡,經過一周的生長菌體變成了長方體,比較結實耐用,於是萌發想把蘑菇的塑料包裝盒換成了菌體盒子。

王大哥的蘑菇大棚

經過大量的試驗,王大哥將蘑菇種植變成了副業,也將自己的積蓄拿出了購買了高溫殺菌設備,先將製作蘑菇的秸稈經過高溫殺菌切碎,在裡邊加入微量元素和水,將它們和菌絲混合後放入專用的模具中,由於菌絲在生長過程中極具黏性,在專用的生長室生長3-5天後,就長成了模具的形狀,在經過高溫殺死菌絲,這樣的菌絲包裝盒不變形,比起塑料更不怕火,用完後只需180天就能在土壤中分解。

菌絲生長成的包裝盒

王大哥的菌絲產品有紅酒包裝盒、雞蛋託盤等,菌絲材料不僅能「種」出包裝盒,還能「種」出各種家具,例如個性檯燈、椅子、桌子等,這些不僅具有防水防火的功能,材料本身比較輕、強度高,極具黏性還能替代傳統纖維板中的化學粘合劑,對人體無害。王大哥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做出一個自我修復功能的房屋材料,以後蓋房子只需將模具做好,將材料放入模具內,經過5-7天一套房子就生長出來了。

這個檯燈就是菌絲生長的

農業生產中,農藥瓶散落在田間地頭,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殘留的農藥會對土壤造成汙染,農藥塑料瓶在土壤中降解需要上百年,使用菌絲可以製成各種容器,掉落的在田間的農藥瓶會作為肥料經過3-6個月會降解在土壤中,有效防止了農藥包裝品的二次汙染。

菌絲在快速的生長
這個椅子就是蘑菇變得

王大哥告訴我,菌絲製品現在不光在國內已經實現,國外發展比較快,美國一家公司的終極目標是將菌絲「種植」出一個肺,將菌絲體和肺細胞結合形成毛細血管網絡後,最終做出能移植到人體中的肺。各位網友是不是很神奇,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想聽更多百姓故事,點擊右上方關注我】

相關焦點

  • 高明這家企業研發生產環保塑膠袋,180天可降解
    廣東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將從9月1日起實施。《意見》提出,將在全省範圍內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因應這一政策機遇,廣東溢達將推出環保塑膠袋,它可以在填埋180天後,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
  • 這種生物「偷」吃海藻,還生產可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原創報導:一、前言:PHA材料簡介聚羥基烷酸酯( polyhydroxyalkanoates 簡稱PHA) PHAs 類生物可降解塑料是通過吃海藻的微生物怎麼幫助我們對抗塑料汙染?據估計,每年大約有8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但是海洋或許可以提供一個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辦法——在《生物資源技術》(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報告說,某些嗜鹽微生物可以吃海藻,卻可以生產可生物降解塑料PHA。
  • 降解塑料在堆肥、海水、土壤中的降解性能比較
    工業堆肥 在工業堆肥條件下,所有測試塑料均達到生物降解標準,至少90%的標準材料在180天內生物降解(ISO 14855;圖4 A−C)。 測試材料根據降解速率可分為三組。PCL、PHB−PCL(60/40)、PHB和PCL- tps(70/30)降解速度較快,在40天內完全降解(圖4A)。
  • 自己在家也能種的蘑菇,7天成熟,一盆吃半年,不僅能吃還能觀賞
    而且據說現在已經非常流行自己在家種植蘑菇了,在家可以用花盆栽種蘑菇,簡單容易操作。盆栽蘑菇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食用,是綠色純天然食品,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總是去購買蘑菇了。想想心裡都很激動!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篇自己在家也能種的蘑菇,7天成熟,一盆夠吃半年,不僅能吃,還能觀賞!種蘑菇盆栽非常簡單,第一個就是菌包和水。
  • 以色列最新研究:吃海藻的微生物造出可降解塑料
    吃海藻的微生物造出可降解塑料  無需土地和淡水 廢棄物零毒性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房琳琳)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科技新聞共享平臺EurekAlert!近日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描述了一種不需土地和淡水的生物塑料聚合物生產過程,這種塑料來源於以海藻為食的微生物,塑料廢棄物毒性為零,能以有機廢物形式回收利用。  據了解,該發明是特拉維夫大學波特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亞歷山大·戈爾博格博士與化學學院米歇爾·哥津教授進行學科交叉合作的成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資源技術》雜誌上。
  • 海南徹底告別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世界上第一個塑料製品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降解消失。今年12月1日起,海南正式進入「禁塑時代」——禁止生產、運輸、銷售、儲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等塑料製品。自我省全面開展「禁塑」工作以來,經歷了什麼?目前「禁塑令」落地後各方反應如何?它又面對什麼樣的問題?
  • TUV萊茵出席中德農村塑料升級項目啟動會,助推生物降解地膜應用
    本次會議邀請德國大使館和中國農業農村部多位領導,以及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探討中國農村塑料地膜的使用現狀、問題及解決之道,展望中國地膜汙染防控的前景。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地膜使用量巨大,但傳統聚乙烯(PE)地膜厚度遠低於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不利於回收,殘餘地膜會對土壤等環境產生汙染,並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 中國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中國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09
  • 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不同於其他垃圾,環境中的分解者微生物不能消化降解塑料中連接單體的化學鍵,因此無法將其重新分解為單體形式。換句話說,塑料一旦合成,就再無「回頭路」。應對「白色汙染」,除了要樹立環境意識,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另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 玉米芯是可以當做肥料的都知道嗎?
    玉米大家是再熟悉不過的,現在農村裡有很多人都開始收玉米棒,玉米棒就是把玉米粒兒脫去之後留下的玉米芯。玉米棒但農村也經常有看到收購玉米芯兒的三毛1斤有的人,一年就光靠收玉米芯兒就可以賺幾十萬,給家裡的孩子們買車買房。很多人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原來玉米棒是有那麼多的用處的。
  • 科學家發現新品種細菌,可用汙泥廢水來製造可降解塑料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找到一種細菌,利用下水道汙泥和廢水生產可降解塑料,不僅大幅降低生物塑料的生產成本,而且有效利用汙泥廢料。美國全年產生700萬噸廢水汙泥,足夠填滿2,500個奧林匹克競賽使用的標準遊泳池。
  • 可降解汽車Lina諜照曝光 用木屑、秸稈製造輪胎
    其實早在去年,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分校一隻科研團隊就提出了一種可降解材料輪胎方案,他們希望將環戊烯分子用作製造聚戊烯橡膠的單體,類似於天然橡膠,但很容易進行生物降解及再利用。不過他們還處在研發階段,並沒有實際產品發布。 可降解內飾板 輪胎屬於橡膠一類,很難降解;另一類很難降解的就是塑料了,比如汽車內飾板就是塑料件。
  • 「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行業巨大紅利 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
    以海南為例,截至今年7月,已有46家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企業註冊。但在群雄逐鹿時,最重要的還是看準市場,「限塑令」到底限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為此,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了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翁雲宣教授。第一財經:現在塑料行業最熱的一個詞就是「可降解」,到底什麼是可降解?
  • 【中英交傳】300、「限塑令」再升級,可降解塑料火了?
    口誤:提示部分把「可降解塑料」說成了「可回收塑料」本材料可用於腦記複述、筆記交傳或進行同傳,翻完之後可參考Cora的英文翻譯。
  • 食用油過期了還能吃嗎 過期食用油如何變廢為寶
    原標題:食用油過期了還能吃嗎 過期食用油如何變廢為寶   食用油已經是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品,現在超市經常會標上促銷的大瓶食用油供消費者購買,很多人覺得便宜會購買,殊不知食用油也是有保質期的,過期的食用油可以吃嗎?如何鑑別食用油呢?   食用油過期了還能吃嗎   食用油過期不能吃了。
  • 塑料降解之變
    而降解塑料在土壤或堆肥環境中一般會在6個月內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推廣降解塑料,是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的有效手段。「人類最糟糕的發明」  在幾種大宗材料中,塑料是最年輕的。但澱粉在耐水和耐油等方面的性能無法滿足要求,科學家又想到了在澱粉中添加普通聚烯烴塑料。然而,經過兩次不成功的嘗試,科學家明確了只有能自身降解的全降解塑料,才能解決白色汙染問題。  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相應產業化技術基本成熟。生物降解塑料是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的以環境中的微生物為促進分解塑料因素的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  一開始,科學家研究的是PHA(聚羥基烷酸酯)。
  • 一文了解生物降解塑料的那些事兒
    微生物合成的PHB具有等規立體連構型,具有較高的結晶性,與PE性能相似,熔點在173~180℃,玻璃化轉變溫度在5℃左右。但是PHB比較脆,降解溫度與熔點接近,加工窗口比較窄。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重組菌種的PHA合成途徑,並研究其代謝過稱,實現在微生物體內PHB與不同結構的HA單體共聚,可以獲得性能更為優異的材料。
  • 日本研發出不用牙膏的牙刷和海水可降解塑料
    新華網東京1月8日電(記者 華義)從十分注意環保的角度出發,他日本最近研發出了不用牙膏的牙刷、可海水降解的塑料以及「非誠勿擾」的自動門。牙膏中通常含有磨砂效果的塑料微珠,即一種極小的微塑料,近年來微塑料汙染問題日益受到日本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在海洋生物體內,甚至有研究稱在人體排洩物中也發現了形形色色的微塑料。
  • 氧化-生物降解塑料添加劑帶來新機遇
    勿庸置疑,我們應該儘可能減少使用、重新使用和再生使用塑料製品。這一策略仍有許多局限性,對於一些無法回收、難以回收、回收成本很大的塑料製品,我們需要加大力度尋找更好、更實用的方法。目前,世界範圍內的研發熱點集中在利用降解塑料製造上述塑料製品。因此,我們面對資源與塑料、塑料與環境、成本與利益等平衡關係,可遵循「少用一點、回收一點、降解一點」的原則策略。  降解塑料開發研究由來已久。
  • 降解塑料常見專業術語合集
    降解塑料可謂是人盡皆知,但是降解塑料所涉及的相關專業術語可能大家就沒那麼熟知了,為此,小編找了一些專業術語供大家參考查閱,不足之處歡迎指正。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使其穩定性下降後,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的塑料。可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和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由混合物生物分解的得到的有機土壤調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