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對弱聽人士最顯著的負作用就是影響與人交談,特別是在嘈雜的環境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噪聲,它們都會干擾我們在談話中的聽理解能力。
佩戴助聽器的弱聽人士希望能夠在任何環境下順暢交流,尤其是噪聲環境,這就需要助聽器具備良好的降噪功能。
助聽器有許多降噪功能,這些功能有不同的降噪原理和方式,目的都是改善助聽器使用者在噪音環境下聽不清的情況。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來看看降噪功能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種類的降噪功能,以及如何理性看待助聽器的降噪功能。
降噪功能是怎麼工作的?
1環境分析
大多數降噪系統都是調製基礎的系統。調製基礎的噪聲管理器會分析一段時間內,助聽器使用者所處環境的所有聲音,包括語音。
語音是一種與噪聲截然不同的信號,兩者之間的差異使得系統能夠分析聲音並作出識別。
如果噪聲足夠大,並且沒有檢測到語音,那麼降噪系統將會降低輸出的整體水平,降低噪聲音量,提高舒適度。
如果檢測到語音,那麼降低的幅度將會回調,來確保這些重要且需要的語音聲能聽得到。
2多通道降噪
這些調整是在不同的頻段中進行的,通過降低噪聲佔主導地位的頻段,同時保留對語音理解有用和重要的頻段,來提高舒適度,而不影響清晰度。
打個比方,噪聲大多在低頻段,而言語聲在中高頻段,降噪系統就會減小低頻段的增益,而不處理高頻帶的聲音,以達到「過濾噪聲」的目的。
目前主流的助聽器大多是多通道的,降噪功能可以在每個單獨的通道內單獨工作。因此,可以在最嘈雜的頻段或通道中減小增益,來避免承載重要語音信息的頻段能量被降低。
3降噪程度
降噪的程度由許多因素決定,與所處的聲音環境有關,而且還依賴於助聽器製造商。不同的製造商會使用不同的降噪系統,及使用各自的降噪算法和規則。
雖然這主要取決於噪聲大小,但也包括其他因素,如總體水平的言語聲和噪聲。被語音覆蓋的頻段通常降噪程度較小,或不降噪;而噪聲較多的頻段則降噪程度更大。
此外,即使在相同的頻段上,不同的助聽器製造商在助聽器的助聽效果和降噪程度上都會有差異。
助聽器有哪些種類的降噪功能?
助聽器的降噪功能通常是根據日常生活中的幾種常見噪聲類型來分類的。
噪聲的分類十分複雜,但總體而言,弱聽人士在使用助聽器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噪聲主要有如下四類:
1言語中的噪聲
噪聲會對言語聲產生掩蔽效應,嚴重影響弱聽人士的聽覺舒適度與可懂度。這也是所有降噪功能的核心,針對這一類噪聲,各大廠家的核心算法各有千秋,但最終都是以更好的聆聽體驗為目標。
2穩態噪聲
是一種比較平穩的聲音。常見的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背景噪聲,如一些冰箱、空調工作時產生的本地噪音,熙熙攘攘的車流聲;還有一類是平穩的風噪聲。
3瞬態噪聲
通俗的講是一種出現很快,消失也很快的噪音,即斷斷續續、非連續的脈衝音。例如,關門時的碰撞聲、鍵盤敲擊聲、高跟鞋踩在地板的聲音、鍋碗瓢盆碰撞聲,等等。
助聽器的常規降噪模式對瞬態噪聲並不起效,需要專門針對瞬態噪聲的降噪功能方能改善弱聽人士的佩戴體驗。
4嘯叫
嘯叫聲是佩戴助聽器過程中最令人煩惱的聲音之一,通常分內部與外部嘯叫,產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內部嘯叫為機器故障,需送廠檢修;外部嘯叫則有對應的聲反饋抑制可行處理。
降噪功能並非「萬能」
在理想的降噪系統中,助聽器只會降低不需要的噪聲,而將所需的語音信號完全保留下來。在這個理想的場景中,助聽器會識別有用的聲音來傳遞給用戶,並過濾掉噪聲。
目前助聽器降噪技術尚未如此「完美」,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其關鍵之處是系統能精確分析並識別出語音和噪聲之間的聲學差異。
當然,再完美的降噪技術也並非萬能,助聽器不是我們的大腦。
畢竟,即便是聽力正常的人,在高強度噪音、多人聊天的複雜環境下,也不能保證只選擇性地聽想聽聲音,不受噪聲的幹擾。
更別說本就言語辨別能力差些的弱聽人士。所以,理性看待助聽器的降噪功能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