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教案適用於大班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 陽,處處都端陽。
(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並學習。
小百科:「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燕京歲時記》:「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幼兒園律動
✎《幼兒園律動》公眾號:專業分享幼兒園舞蹈,課間操,早操,手指遊戲,手指操,幼兒園節日文藝表演,幼兒園匯報表演,幼兒園活動方案,節日方案等幼兒園資源,讓幼師更輕鬆!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幼兒園講故事
✎《幼兒園講故事》公眾號:每晚8點分享:幼兒園經典繪本故事,兒童經典故事,兒童睡前故事!每晚讀一本故事,聽一段故事,伴寶寶快樂成長!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小學家長必讀
✎《小學家長必讀》專業分享小學教育資源,幫助更多沒時間、沒方法、沒精力的家長,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效率,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孩子!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幼兒園老師
✎《幼兒園老量》公眾號:綜合分享幼兒園手工、幼舞蹈、早操、律動、教案、課件、環創、工作計劃、總結、老師隨筆、觀察記錄等幼師資源,讓幼師少備點課,幼兒園工作更加輕鬆點,《幼兒園老師》300萬幼師的好幫手!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初中生家長必讀
✎《初中生家長必讀》公眾號:分享初中教育資源,幫助更多沒時間、沒方法、沒精力的家長,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方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效率,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孩子!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家長教子有方
✎《家長教子有方》公眾號:世上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善溝通的家長,讓孩子少走彎路,讓家長少犯錯誤,《家長每日必讀》只做孩子快樂成長的陪伴者!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