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海五小
桂江二小運動場改造後全景圖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馮嘉敏 通訊員李芳毅攝影報導)9月1日,佛山中小學生將迎來開學。今年秋季新學期,南海區桂城街道共有5所學校完成建設,投入6.45億元,分別是新建怡海五小、南海實驗中學新校區(小學部)、平洲中心小學,改建桂江二小(疊滘小學)、桂江三小(疊滘二小),未來新增學位4000個。8月28日和29日,這5所學校分別舉行了揭幕儀式。
三所新校亮相
彌補片區教育資源
其中,位於桂城映月新城片區的南海實驗中學新校區(小學部)於8月28日正式落成。據介紹,該新校區將於9月投入使用,規模40個班,新增學位1200個。
南海實驗中學新校區(小學部)延續了原南海實驗小學和南海實驗中學紅磚灰瓦的國際範,校內各種場室、教學設備設施均按廣東省內一級學校標準配置。
「我們將繼續以『寬教育』的理念統領『一校兩區』。」該校校長周漢雲介紹,學校將圍繞「寬教育」辦學理念,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學科育人價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另一所新投入使用的怡海五小是全日制公辦小學,位於桂城街道原桂城水廠半島路地段,規模48個班,可提供約2200個學位。怡海五小負責人表示,今年第一年招收一年級5個班,面向保利和悅濱江、金域藍灣、尖東社區三大社區招生。該校將以科創和信息化為特色,將普惠性教育帶到社區。
此外,怡海五小引駐一流教育資源,籤約華師(上海)教育投資有限公司,通過管理注入、特色課程設計、文化共育、課程共享等先進模式,共同攜手打造一站式精英教育,彌補了整個桂城片區優質教育資源匱乏的空白。
同樣即將投入使用的平洲中心小學投資1.8億元,學校規模48個班,提供2200個學位。平洲中心小學校長盧淑儀表示,目前學校人數為1600多人,今年進行整體搬遷,今年仍按照上一年劃分地段,明年會根據教育部門再安排。在特色教育方面,盧淑儀表示,新校園配備體育館、籃球場、武術館,將提供更多機會給學生發展特長。
改造提升兩校 未來繼續加碼
此外,完成改造提升的桂江二小和桂江三小也相繼揭幕。桂江二小坐落在禪城、桂城的交界疊南東風村,桂城街道去年投入700多萬元修建新標準的運動場(7人制足球場、250米環形跑道、籃球場、桌球場、排球場等)。今年暑假,學校投入100萬元更換所有教室的教學平臺。
桂城街道辦事處於2019年投入1300多萬元提升改造桂江三小,全校整體建築進行外牆噴塗、教學樓及體育館樓頂補漏、運動場改造(含足球場、200米新國標環形跑道、籃球場、桌球場、體育館等)。目前學校設施設備完善,標準課室,新國標跑道、足球場、籃球場、體育館、遊泳池、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等一應俱全。
未來,桂城將繼續加碼學校建設,明年9月,燈湖中學、怡海小學將投入使用。此外,改造提升的文翰二小、文翰四小、映月四小也將完成。2022年,桂城將會有一批學校改造提升完成,包括映月五小、怡海三小、燈湖四小、平洲二中、桂江二中等。
桂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岑灼雄表示:「教育是桂城非常重要的城市配套,城市發展關鍵靠人才的集聚,要吸引人才就要解決他們在城市發展的後顧之憂。」他表示,桂城把教育發展作為最大的民生,努力做到均衡、優質、多元。
記者觀察:
教育賦能 桂城展現強大城市吸附力
記者連續兩日走訪新學校發現,最大的感受是這些學校校園的高大上,強化了運動、藝術、信息科技等學科的場地以及學科建設,足見學校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三所新學校的建設投入資金達到2億元左右,建設的標準高、起點高。另外兩所改建的學校都是村小,通過改建後,村小換新顏,漂亮的足球場、籃球場,功能齊全的體育館,如果不是周圍的村莊,誰也看不出來這是村小。就如在桂城三小工作了10多年的大隊輔導員李利娟說:「我們從來沒覺得我們的學校是村小,不管是學校建設還是師資力量,我們跟城市學校沒有差別。」
李老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底氣?這跟桂城重視教育投入、重視教育城鄉均衡發展不無關係。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1年,桂城將陸續完成40所學校的新改擴建任務,總投入61.27億元。今年新學期,桂城5所「新」學校投入使用,只是桂城在深化教育城市化行動中的一個小縮影。
桂城作為佛山的中心城區,一直將教育擺在城市建設的重要位置上。本次5所學校投入使用,增加了4000個學位,可以有效緩解映月新城、怡海片區、疊滘片區極速增長的入學需求。眾所周知,小學生數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生動地反映出其父母(青壯年人口)湧入城市的現狀,從而側面展現城市發展對人才的吸引力。無疑,桂城教育這塊金字招牌,為桂城乃至佛山的城市吸引力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