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多省
公務員考試申論中出現了作答對象抽象化,材料命題複雜化的趨勢。為更好的給各位考生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找點方向,
中公教育提出了如下的方法。
申論寫作一直是考生們比較頭疼的問題,文章內容要麼平淡無奇,要麼不知從何下筆。其實,適當給文章增加一些名言警句,會讓文章增添不少亮點。那麼,我們可以引用哪些名言警句呢?在此,中公教育專家整理出一些最常見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學習參考及積累,希望同學們可以物盡其用。
1、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清·黃宗羲)
釋: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亂,不在於一家的興盛或衰亡,而是在於廣大人民群眾的憂愁或歡樂。
2、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宋·胡宏)
釋:水因為有源頭,所以其流才沒有窮盡;樹木因為有根,所以生長才沒有窮盡。
3、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漢·王符)
釋:大鵬的衝霄飛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輕捷;駿馬的疾速馳騁,不是靠一隻腿腳的力量。
4、明堂所賴者唯一柱,然眾材附止乃立;大勳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謀濟之乃成。(宋·石介)
釋:房屋廳堂賴以支撐的是柱子,但是這柱子要有其他很多材料附上才能立住;大的功勳只給予一個人,但功勳要靠群眾的謀劃和努力才能建立。
5、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唐·李世民)
釋:水能夠託載著船航行,但也能夠把船打翻弄沉。
6、為政,通下情為急。 (明·薛渲)
釋:為官從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況是最為急迫的。
7、足寒傷心,民寒傷國。 (漢·荀悅)
釋:腳受了寒就會傷害心臟,民眾寒了心就會傷害到國家。
8、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宋·張端義)
釋:天下是屬於天下人的,不是一兩個人的天下。
9、從來治國者,寧不忘漁樵。 (明·謝榛)
釋:從來治理國家的人,都不能忘記最普通的老百姓。
10、塊土不能阻狂瀾,匹夫不能正頹俗。(宋·林逋)
釋:一塊土不能阻擋住洶湧的狂瀾,個人不能糾正衰敗惡劣的風俗。
11、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後。(三國·諸葛亮)
釋:仰面向高處看,向高處走的不要忽視下面,往前看的不要忽視後邊。
12、舉大事,動眾情,必協眾心而後濟。不能盡協者,須以誠意格之,懇言入之,如不格不入,須委曲以求濟事。(明·呂坤)
釋:幹大事情,動大人眾,必須協調一致、團結一心才能行動。如果不能協調,必須以誠意要求,以懇切的語言打動;如果還不行,就必須暫時委曲求全,以成大事。
13、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種人上加意念,一個字上做工夫。一種人是哪個?曰民。一個字是什麼?曰安。(明·呂坤)
釋:奪取天下,守衛天下,只需要在一種人身上打主意,在一個字上下功夫。這一種人是誰,回答是:「人民百姓」,這個字是什麼?回答是「安定」。
14、治國之道,富民為始。 (漢·司馬遷)
釋:治理國家的道理,應從讓人民富裕開始。
15、安得萬裡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唐·白居易)
釋:哪裡能得到萬裡大的皮衣,把天下四方都蓋起來,使人們溫暖都能和我一樣,天下就沒有受寒冷的人了。
16、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清·鄭燮)
釋:臥在府衙聽著竹子被風吹的蕭蕭作響的聲音,我象是聽到民間的疾苦聲。我這小小的州縣官吏,對民間一枝一葉都是有感情的。
17、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清·龔自珍)
釋:拉糧船的一根纜繩要十個縴夫,細算起來每天有千艘糧船渡過運河。我也曾在京城作官,消耗過國家的俸米,今夜間聽到縴夫的呼號,忍不住淚如雨下。(邪許:縴夫勞動的呼號聲)
18、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
釋:要使政事有所建樹,關鍵在於順從民心,政事所以廢馳,關鍵在於沒有順著民心。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