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問題是很多家長心目中的頭等大事,都希望把孩子送到重點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有的家長「病急亂投醫」誤以為花錢就能辦事,利用所謂的關係操作一下就能把孩子送到心儀的學校,不曾想錢被騙走,孩子也面臨無學可上的尷尬局面。
近期,在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起入學詐騙案中,多達14名家長上當受騙,涉案金額10多萬元,謊稱有關係能幫助入學的張文強最終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
跨學區上學 意欲花錢託關係
劉明明的孩子在一家普通小學就讀。為了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劉明明一直想著讓孩子跨學區轉學到重點小學。朋友王志鵬向劉明明介紹了朋友張文強,並說張文強和教育局相關領導熟識,並和城區多所中小學校領導、教師有著很好的關係,在教育系統有著諸多人脈,告訴王志鵬如果需要託關係上學可以找張文強。
王志鵬和張文強原本就是老鄉,之前王志鵬也聽過張文強的成功操作案例,幫助農村大哥家孩子順利就讀城區學校。當時張文強幫著找的該學校的校長,事前就曾許諾不用擔心,好學校上不了,普通學校肯定能上,不會讓孩子沒學上。
劉明明和王志鵬為了孩子轉學的事兒專程跑來請張文強吃飯,飯桌上表示託關係幫忙聯繫孩子轉學的事兒,不用在乎花錢,觥籌交錯間這事兒算是定下來了。
第二天,王志鵬接到張文強電話說要先拿8000塊錢疏通一下關係,錢很快便通過微信轉帳過去。此時,劉明明和王志鵬身邊一些親戚朋友也想讓孩子跨學區上學,倆人便多次去找到張文強看是否能一起託關係幫忙轉學。張文強答應說他可以從中找關係,如果還有親戚朋友願意花錢讓孩子上理想學校的都可以找他幫忙,找完關係剩下的錢他與王志鵬、劉明明三人一起平分。
王志鵬和劉明明二人看張文強說的非常厲害便越加信任,想著這個人肯定沒有問題。在王志鵬和劉明明二人聯繫了10多個生源,錢也通過現金或轉帳的方式陸續給了張文強。
一紙公文成空 學生面臨無學可上
入學時間臨近,劉明明和家長們遲遲沒收到通知,心裡開始著急,多次打電話詢問張文強辦理進度,問事情辦得怎麼樣了。張文強堅稱每個孩子都可以上到理想學校。事情就這麼一直拖著,直到8月31號學生要分班,張文強通知大家到學校門口等著去辦理入學,但到了學校張文強突然說聯繫不上學校領導了,便讓大家回家等通知。這讓劉明明開始有點懷疑了,正常辦理入學的時間卻無法落實,劉明明給張文強打電話說如果不能辦,就抓緊時間退錢,不要拖大家時間,耽誤孩子上學。
張文強這時依舊聲稱讓大家等等,都能確保大家正常入學。在劉明明多次催促下,張文強拿來了一份教育局下發的通知,說是要等教育局統一派位,通知上面蓋有教育局的公章,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問題。等了幾天後,劉明明覺得事情有點蹊蹺,便和朋友拿著文件去教育局核實,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告知沒有下發過這種通知,新生安排工作也已結束,並建議劉明明去公安機關報案。
一語驚醒夢中人,劉明明這才真正意識到上當受騙了。這時,張文強還在狡辯讓大家再等等,自己不能出事兒,不然新生上學都得泡湯。
劉明明等人等到學校正式開學還是沒有等來消息,錢也沒見退回來,最後選擇了報警。
錢財早已揮霍一空 萬惡皆因貪念起
疑問1
張文強有關係讓學生轉學嗎?張文強到案後很快交待了犯罪事實,最終露出了真面目。
其實張文強只是一家畫廊的工作人員,和教育局、學校領導並不認識,其中一位校長也只是在一次朋友聚會上一起喝過咖啡;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一些學校的普通老師,但並沒有深入的交往,也沒有找過他們辦過事。
疑問2
張文強成功案例怎麼運作的?原來是通過正常的程序,依靠「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積分入學」,又幫著跑了其它手續讓孩子得以順利入學,並沒有所謂的通過關係私下運作,只是後來向別人吹噓說自己認識某某學校的校長,這話也就傳到了劉明明和王志鵬那裡,錯以為張文強有所謂的關係。
疑問3
張文強教育局通知從何而來?那是張文強面對劉明明、王志鵬兩人提出辦不成就必須退錢的壓力,自己偽造了這一份「公文」。
張文強說還有補錄的機會,實際上是想拖延時間,利用時間籌錢看看能否還上一部分。劉明明發現通知是假的要求張文強退錢,也只是得到其中了一部分,剩餘的張文強已無力償還。
疑問4
張文強騙取的錢去向何處?吃喝揮霍!張文強騙取的錢款自始至終沒有拿去為孩子上學疏通關係,這些錢早已被張文強用以償還之前欠下的債務,還有一部分自己吃喝揮霍掉了。
在張文強供述中,其坦承自己當時缺錢需要應急,在接到大筆「擇校費」時自己財迷心竅了,本來想應急渡過眼前困難,到最後卻發現自己已經無力償還。
難逃法網 終被判刑
2019年6月任城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依法對張文強提起公訴,認為張文強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共計14萬餘元,數額巨大,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辦案檢察官當庭出示了書證,證人證言,微信聊天記錄,轉帳記錄等證據。
經法院審理依法判決張文強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五萬元。(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