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陪讀媽媽的三年校園見聞錄

2020-08-30 ALSOLIFE特殊教育

三年,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轉瞬即逝;三年,對於一個ASD孩子的陪讀媽媽來說,箇中有苦有甜。


湖南南南坨媽媽是一個ASD孩子的媽媽,三年的陪讀生涯,用「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來形容南南坨媽媽毫不為過。


三年的日子裡,有苦、有甜、有酸也有辣。南南坨媽媽把三年的陪讀心路歷程分享給大家,希望給更多家長以信心。


口述 | 南南坨媽


轉眼又要到開學季,又將有孩子邁入學校的大門。作為過來人,我非常清楚在這個時期裡新家長的焦慮和不安。分享將從六個方面展開,希望可以讓大家對校園生活有所預見,更加坦然地面對。


1

自理常規、未雨綢繆


生活自理

一個具有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能在集體生活中擁有更多的自信和自由。生活自理上,從如廁吃飯兩個方面來重點入手。


如廁

從三個方面培養和訓練。

  • 接受不同場所不同形式的公共廁所。上學之前,上廁所這個技能上要進行環境場所的泛化,避免孩子在校園裡不願意去公共衛生間而出現尿褲子的狀況。
  • 能獨立上廁所。如果孩子能力比較弱,有陪讀,我們努力讓他做到在家長或老師陪同下到廁所外面,孩子能夠從廁所外獨自進入廁所如廁,並順利完成清潔工作;如果是能力強一些的孩子,無論有沒有陪讀,都要能在入學前掌握獨立去往廁所,並獨立完成上廁所的整個流程後回到教室。
  • 上廁所排隊。公共廁所難免會出現扎堆的情況,孩子要能在等待上廁所的過程中保持平靜,並能夠在等待他人如廁時在恰當的位置進行等待。


吃飯

小學後,孩子們都是獨立用餐,老師們不會像幼兒園那樣再給孩子一口口餵飯,因此孩子要能在學校獨立用餐。


課堂常規

基礎能力——安坐能力,集體環境下的動作模仿能力。主要用於體育、音樂、美術等科目,文化課裡也會用到這些技能。


高階能力——舉手答問的能力,觀察同伴行為並跟隨的能力。


邊看邊讀、邊聽邊寫、邊寫邊說、邊看邊聽邊寫邊說的能力,這是比較高階的要求。根據自身孩子能力決定是否有必要設置這個能力在學前進行強化訓練。


視覺提示和輔助的服從性技能很重要。陪讀家長或老師在輔助孩子時,如果孩子足夠配合,那麼孩子就能更快更好地在集體環境中習得更多技能。


給孩子建立良好的代幣體系也非常重要。一旦用好代幣系統,家長就可以嫻熟地在課後使用後備強化物,而不需要擔心在課堂上使用實物強化物,被老師或同學另眼看待。


內務整理方面,孩子要能獨立或在家長輔助下保持自己課桌在恰當的位置,課桌內和桌面上,課堂上通過做自己的事保持安靜的能力。如果孩子能力不足,課堂的跟隨有困難,但是他能夠保持安靜做自己的事,也是一個恰當並且容易被老師接受的行為。


在學校融合課堂上,最基本的要求是孩子能坐得下,然後才是坐多久,最後才是坐得好。同時,課堂上能做到不擾人。



2

校園日常、有序有綱

校園生活豐富多彩,集體環境要求多多。剛入學時,孩子和家長難免會應接不暇,但總的來說,校園生活涉及的方面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到校

我們要幫孩子努力做到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準時到校,在校門口家長輔助或者孩子獨立與認識的老師同學打招呼.


如果學校沒有設置早餐時間,到校就要開始早讀,那麼要輔助孩子在進校門之前在家或者在早餐店用完早餐,避免車上用餐弄髒衣服、書包或者是帶早餐進入校園影響早讀或是班級評分。


紅領巾的佩戴

一年級上學期會有一批孩子加入少先隊,如果孩子沒有在第一批加入少先隊,需要幫助他接受有些人可以戴紅領巾,有些人不戴紅領巾的事實。


在孩子加入少先隊後,每天佩戴紅領巾上學,並在學校考核紅領巾佩戴情況的時間裡保持好紅領巾的佩戴。


書包的放置

按照老師的要求放在固定的位置,並保持書包內物品整齊有序。到教室後,第一時間將全部的家庭作業交給對的人、小組長或者老師。如果孩子的作業有進行特殊調整,就要跟收作業的同學進行溝通。


集體活動

學校會常規進行課間操,在星期一天氣允許情況下舉行升旗儀式。要輔助孩子在不同天氣情況下跟隨大家部分或者全程參加課間操升旗儀式,活動中儘量保持安靜。


如果孩子不能全程跟隨集體參加這些活動也沒關係,作為陪讀的家長或者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循序漸進設置幹預目標,幫助孩子融入這些活動。


午餐時間

午餐時排隊打飯或是領餐獨立用餐,適時適地倒餐。也許孩子一開始並不能很好的按照要求排隊適應,逐漸訓練步入正軌就好。


午睡

學校的午睡是孩子們在桌上趴桌午睡,午睡期間需要孩子保持安靜,如果孩子午睡困難,可以跟老師商量一個合適的安置方案。


放學

放學應遵守學校的規則,與同班級同學排隊從校門出去,完成一天的課業生活。


3

師生「衝突」、花樣百出

例如課堂上孩子沒有按老師的要求做課前準備,老師提醒或批評教育;孩子舉手回答問題,老師沒有點名讓孩子回答問題,或者沒有第一個點名回答問題;課堂上臨時發放作業本需要一些同學幫忙,老師沒有把作業本給孩子;老師聽寫的速度孩子跟不上等等。


以上所列舉的孩子與老師之間的「衝突」只是冰山一角,還有非常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因此我們在課堂上陪讀的時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關注孩子的行為。



4

同伴「衝突」、出其不意

相比與老師的相處,孩子與同伴相處的時間會更長,所在的環境也會更多樣,可謂是隨時隨地、出其不意。


比如

——課堂上

同伴要協助我們的孩子坐好,但是孩子不配合;

同伴協助我們的孩子翻書,提醒聽課,孩子不配合;

孩子的文具掉在地上,被同伴撿走,沒有及時交給他;

孩子向同伴借文具被拒絕;

同伴向孩子借文具,邊說邊拿,還沒有完全獲得孩子同意的時候,就把文具給拿走了。


——同伴交流時

孩子說到某個話題或者措辭的時候,引起同伴的鬨笑;

孩子看到某個同伴的不恰當行為,大聲向老師舉報;

同伴唆使孩子做不文明的行為、說不文明話語;

同伴向孩子丟紙條或讓孩子傳遞紙條。


——課間遊戲

同伴拒絕孩子加入遊戲的要求,孩子強行加入遊戲或拿走遊戲使用的物品;

同伴提出某個遊戲規則,孩子不遵守,或者刻意不遵守;

同伴與孩子不小心產生了肢體衝突,孩子瞬間反擊;

同伴故意通過肢體動作或語言來撩撥孩子,導致情緒爆發。


在與同伴的相處過程中,陪讀家長一定要眼疾手快。孩子在學校能走多遠,能獲得怎樣的環境支持,與家長和學校的溝通狀況密不可分,家長能做到愛心澆灌、潤物無聲,就能幫孩子更好地搭建融合環境。


老師和學校是孩子校園環境中最重要的部分,老師和學校的支持會引領同伴對孩子的接納程度,也決定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能獲得怎樣的表現機會,獲得老師和學校的支持重要性可見一斑。


5

家校融合、潤物無聲


回望三年的陪讀時光——

從最初在校園裡的孤單憂慮,到遇到瓶頸時老師們幫我出謀劃策;

從孩子們一開始對我稱呼某某同學的媽媽,到稱呼我陳老師;

從班上家長對我陪讀的不解和疑惑,到教師節班委會送老師鮮花和禮物,也會為我準備一份;

從校長以前建議最好儘快地放手,到後來校長坦然地跟我說,什麼時候放手,什麼程度放手,由你們自己來決定,畢竟你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南南坨小學期間的融合路,我知道現在是完全走通了,如果要問我這條路是怎麼走通的,主要還是有賴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尊重相識相遇的師長。


良好的關係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下,陪讀家長作為需要爭取老師理解接納的一方,要不遺餘力地主動出擊,充分尊重老師和學校。


從陪讀的第一天開始,就要有非常清晰的定位,無論是哪樣的老師都要用真誠感化他,也許付出不一定有你想要的結果,但是真誠對待才有可能得到真誠的回應。


遇上了老師困惑鬱悶的時候,共情安慰,那是人之常情,無需刻意,真誠就好。班級事務繁多,照顧自家孩子之餘,在老師能接受的範圍內施以援手。又或者老師置身於教學中,有些事宜急需處理,無法分身,這時候我們能分擔一二也是好的。


第二,團結可以團結的人員。


每個班級裡總有那麼幾個特別熱情有愛的家長,能夠積極地看待陪讀,看到我們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他們樂意與我們同行,樂意讓他們的孩子從小成長在有愛善良的氛圍裡,這些家很能接納我們孩子的不足。


團結這樣的家長,就會在校外多了一股融合的力量。放學後周末假期裡與這些同學的小聚,或是與這樣的幾個家長形成小的圈子,小圈裡同伴的生日甚至家長的生日都可以成為相聚的充足理由。這些能給孩子多帶來很多小範圍的社交練習機會。


第三,保持需要保持的距離。


作為陪讀的家長與老師班上其他家長的關係再好,也需要保持充分的界限。在學校不吐槽同班家長的不足,與家長不吐槽老師的缺點,凡事不搬弄是非,保持本心,適當沉默,才能成為老師家長都願意靠近的可信賴的人。


第四,藉助可以匹及的力量。


班級裡哪個孩子水杯打不開,文具找不到了,跟同學鬧不愉快,向老師告狀,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或者有誰摔了磕了碰了,或有人擔心考試沒考好,被家長責罵等等。同學們都會或多或少地來尋求幫助。這時候,我們可以做他們的傾聽者,給他們支持和幫助,做他們的朋友。


我曾希望尋找懂事的孩子,讓他們給予南南坨及時的輔助,或者在他有不恰當行為時及時給予阻止。但後來發現,畢竟都是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他們常常拿捏不好,往往到最後彼此都很不開心,而讓他們反饋孩子的情況,最後很容易演變成各種投訴,告狀,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負面。


因此,調整了策略只讓同伴在他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做他們願意且擅長的事,適時提醒我的孩子。如此一來同伴們容易獲得成就感,也很容易得到強化。



6

堅持練習、水滴石穿


孩子上學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不斷地重複練習,只要在學校裡他不能獨立流暢完成了,我們就需要回家拆分練習,也可以設置為互動的小遊戲來進行練習和訓練。


熟練技能關鍵在于堅持,才能水滴石穿。例如書包的整理,每個上學日服裝、紅領巾等準備都可以在家進行單獨的練習。


融合最重要的目標不是學業,但學業卻是一個良好的推動,是孩子認知理解、社交能力、規則意識等多方面能力提升的載體。


因此,孩子能做的儘量讓孩子按老師的要求做,實在是難度太有挑戰的,我們要幫孩子減壓,與老師進行溝通,幫助孩子進行學業難度的調整。


孩子的諸多技能需要在家堅持練習,這個過程最好能夠可視化、結構化,行事曆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工具,所有技能的掌握貴在堅持,唯有堅持得永恆。


每個地區每個學校政策不同,接納度也不同,孩子的融合度無法複製。孩子們的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陪讀要做的事情就是未雨綢繆和見招拆招,我只是一個家長,我的觀點僅供將要開啟陪讀之路的家長和老師參考。




願每一位陪讀的家長、老師都有好的狀態,

用最堅韌的心態和最堅定的行為,

帶著孩子乘風破浪。

-END-


整理 | 玻璃洋蔥 編輯、排版 | Grace


相關焦點

  • 一個陪讀媽媽的三年校園見聞錄
    三年,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轉瞬即逝;三年,對於一個ASD孩子的陪讀媽媽來說,箇中有苦有甜。
  • 陪讀媽媽的勇敢自述:陪孩子讀書三年畢業了,而我的心也變了……
    正文陪讀是近幾年的一個熱點名詞,也能看得出是這個年代家長對孩子的特殊照顧,到底是學習壓力變化了還是家長溺愛了。80後90後的小夥伴或許回想起自己上學的時候都不會這麼嬌氣,那個年代什麼事都要靠自己比較多,上初中高中,生活上基本上也達到獨立的情況了,自己會洗衣服做飯了,貌似現在年紀的孩子似乎金貴了許多,嬌氣了許多……曉燕(化名)是一位全職的陪讀媽媽,為了照顧孩子三年的初中學業,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陪著孩子到城鎮裡生活,與丈夫分居兩地,丈夫為了家裡的生活開支毅然奔走遠方打工
  • 胡先煦繼青春校園後,這部《陪讀媽媽》遭遇了新的「慘痛經歷」
    電視劇《陪讀媽媽》作為一部家庭教育題材劇,在不知不覺中已於愛奇藝和浙江衛視開播。該劇除了梅婷、許亞軍、鄔君梅、曾黎等一批老戲骨外,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劇中的胡先煦了!從以往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胡先煦憑藉桀驁不馴、風格獨立的「小爺」豪爽氣勢成功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人物角色。
  • 兩個全職陪讀媽媽的經歷說明:陪讀,不僅僅是陪伴
    媽媽們全職陪讀的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學習,有的是為了陪伴,有的兼而有之,當然也可能是別的原因。第一個媽媽,陪讀孩子高二、高三兩年。小輝的媽媽決定放下工作全職陪讀。她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和兒子一人一間臥室。陪讀期間,小輝會趁媽媽睡著後悄悄溜出去上網,那段時間,輝媽半夜都不能放鬆警惕。
  • 毛坦廠中學「陪讀媽媽」發現學校的商機,靠陪讀業務,年賺百萬
    作為全國聞名的重點高中——毛坦廠中學,也有很多「陪讀」媽媽。能考進這所高中的學生都非常優秀,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全身心學習,「陪讀」媽媽三年堅持陪在孩子身邊,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很多「陪讀」媽媽更是不遠千裡,放棄了事業,三年如一日,每天不算辛苦,但是也需要想一些營養搭配等事情,一直都是任勞任怨。
  • 曉楓 :一個高中陪讀媽媽的心路歷程
    三年了,高中的學習生活把那個脆弱要強的小姑娘打磨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鋼鐵戰士,無論驕陽似火還是暴風驟雨,她都似乎看得雲淡風輕了,至少表面上看是的。作為母親的我,什麼忙也幫不上,嘴裡心裡也都念著:趕緊高考吧,考啥樣算啥樣。可是我發現,只要是她考試,我保證鼻子裡起大泡。說不上火是假的,說無所求也是假的。辛苦三年,誰不希望有個好收成?
  • 開學上高中,家長要不要陪讀?陪讀媽媽:根據3點做決定
    如果有條件,也確實需要陪讀,我覺得陪一陪也無妨……暑假過半,距離新高一開學也就一個月時間了,最近家長們最忙的就是租房子陪讀。看來陪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力財力等各方面花費都挺大的。可是如果不陪讀吧,又有一種對不起孩子的感覺,畢竟大多數學生都有家長在陪讀。如果不陪讀萬一三年後孩子考得不好,家長必將萬分自責。那到底要不要陪讀呢,家長們需要考慮哪些事情呢?開學上高中,家長要不要陪讀?陪讀媽媽:根據3點做決定!
  • 陪讀之陪讀媽媽
    「陪讀」是應試教育中的另類風景,外外高中在島外,陪讀的家長也不少。 陪讀的家庭大多數租住在學校的邊上,要麼前門,要麼後門。媽媽們是陪讀的主力軍,大家的娃都在同一學校,有些還同班,慢慢地陪讀的媽媽就自然而然認識了,自然而然就會有各種茶話會。 一次聚會認識了另外兩個陪讀媽媽,他們的娃都在實驗班。聚會聊天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他們有那麼點高傲,對我們這種平行班的娃父母很不屑。
  • 陪讀媽媽的分享
    我是一位辭職了三年選擇陪讀的媽媽,當時第一由於工作壓力太大心情糟糕到崩潰,常言說,壓死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我終於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了。以前我對這句話是沒有想法的,因為沒有體驗過,所以感覺不痛不癢不明不白。
  • 開學在即,家長面臨的難題:是否要辭職,成為一名「陪讀媽媽」?
    最近,朋友便因為孩子的事情輾轉難眠:她,今年37歲,在三四線城市,普通的雙工家庭,大女兒今年高二,小兒子今年正式升入小學一年級,考慮到兩個孩子都是學習的關鍵時期,她在考慮要不要辭職,成為一位「陪讀媽媽」?
  • 讓媽媽失去理智的壓迫,不是二胎也非貧窮,而是陪讀媽媽的「苦」
    為什麼說陪讀媽媽難?1、陪讀媽媽的累,在於身心交瘁的由內而外陪讀媽媽實際上和全職媽媽是一個意思,但陪讀媽媽的身上多了輔導孩子上學,培養孩子成才成器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壓力,陪讀媽媽對孩子的期盼有多高、自己的壓力就有多大,和那些提前讓孩子學習下學期知識、安排各種輔導班的陪讀媽媽相比,那些只需要照顧寶寶日常起居的全職媽媽實在是幸福很多,別看孩子上學陪讀媽媽可以掙脫雙手輕輕鬆鬆
  • 加拿大一位陪讀媽媽的訪談
    多倫多邦德學校兩位留學生的媽媽。隨著大女兒的畢業,焦女士作為陪讀媽媽的旅程也要告一段落了。從「萌新」變成「資深」陪讀家長,焦女士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呢?所幸的是,焦女士所在的科研工作單位允許員工申請三年假期,這給了焦女士能夠陪讀的條件和機會。大方向決定後,焦女士便著手挑選合適的學校。慎重考慮的過程中,她也請了在多倫多生活的老同學幫忙推薦學校,條件是學校需要擁有小學部和中學部,這樣兩個女兒在同一所學校學習,生活各方面都會方便很多。經過重重篩選,焦女士鎖定了邦德多倫多國際學院。
  • 疫情下的陪讀媽媽圖鑑
    ——海外陪讀媽媽。一個媽媽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決定帶著孩子返回國內讀書,一個媽媽因為疫情期間學校的網課質量堪憂,決定轉校,還有個媽媽選擇給娃在家上網絡學校,而跟小文平日裡關係最最親密一個媽媽則被政策耽擱,遲遲無法入境。頃刻間,熱熱鬧鬧的群就好像散了一般。雖然那些媽媽都說,還在一個城市,以後還是可以常見面啊。可小文知道,除去了學校這個載體,媽媽們要聚在一起談何容易?
  • 一個陪讀媽媽的出發與歸來……
    他感謝溫哥華六年學業中媽媽的陪伴,感謝女友讓他收穫了愛情。鏡頭外的舞臺在我的視線裡開始模糊,掌聲中孩子笑靨如花,我淚如雨下……六年前當我帶著個頭才及我耳垂的他從北京出發時,我並不曾想到過此時此刻的場景。那時候,我只是清楚地知道,這將是一場為期六年的艱難遠行。帶著一個12歲的懵懂少年和他的美好嚮往,我們在11個小時的飛行之後來到溫哥華這片陌生的土地。
  • 妻子給兒子陪讀三年,一條信息暴露了妻子的背叛,丈夫卻自責不已
    為了孩子的未來,夫妻開始了分居模式周明有一個兒子,在讀初中之前一直都在家附近的鄉鎮小學就讀,周明自己在附近的機械廠當焊工,妻子在服裝廠做女工,一家人過得平淡而又幸福,當兒子面臨小升初的時候,身邊的人紛紛把孩子送往縣城去讀書,同時為了給孩子做好後勤工作,奶奶、外婆和媽媽之類的長輩都去城裡面給孩子陪讀。
  • 陪讀媽媽,你的陪讀姿勢正確嗎?
    不要讓陪讀媽媽變了味現在有很多的媽媽因為孩子不能專心學習而精神焦慮,壓力重重。叮叮,一條「我抑鬱,焦慮了,晚上都睡不著」的微信映入眼帘。這是閨蜜發來的,全職寶媽,兒子今年剛剛一年級。焦慮的媽媽,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媽媽們最後都將壓力,焦慮傾瀉於孩子身上。但,重壓下的孩子,該如何救贖呢?我曾遇到一個初一的女生,看起來很文靜。每天放學後,都是坐在自己的座位要麼學習,要麼就是發呆。經過了解,媽媽告訴我們,女兒話不多,寫作業慢,學習成績中下。
  • 俞敏洪:陪讀,會傷害孩子一輩子!高中生住校、陪讀,有何利弊?
    公辦學校的高中生,是住校,還是去租房自住,還是家長陪讀好呢?我兒子高中三年,高一住校,高二自己租房住,高三我陪讀,這三年的成績是有變化的,有什麼變化,在文章的最後說吧。我先根據所見、親歷說一下三者的利弊。
  • 新加坡留學|陪讀媽媽對新加坡教育的感想
    那麼在此目的下,新加坡的校園生活又是怎樣的呢?甜媽就小學階段,語言、課程設置、陪讀、分支升學制、課外活動這五個方面,一一跟各位分享下。1語 言新加坡屬於大英國協國家,以英語為教學語言。3陪 讀新加坡有一個特殊的政策,允許母親、祖母或外祖母到新加坡陪讀。媽媽可以陪讀,不用擔心生活和學習。陪讀一年後可申請全職工作,收入完全可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不需在新加坡住的媽媽,可隨意進出新加坡,探望孩子非常方便。
  • 赴美陪讀家庭生變 海外「陪讀媽媽」們過得還好嗎?
    中國僑網3月1日電 題:赴美陪讀四年丈夫卻與別人生子 海外「陪讀媽媽」們過得還好嗎?  近日,一則「女子『假離婚』出國給兒子陪讀,回國後發現丈夫已與別人生子」的新聞火爆了社交網絡,海外「陪讀媽媽」群體再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 陪讀媽媽3句話,聽哭了孩子!
    我班上有個男生最近一個多月成績一直在進步。他已經由二模時的班級40名(我班上一共56個人),進步都第26名了。在我們班這個名次,只要高考時正常發揮上一本不會有問題的。高三考生和家長們都明白,越到最後想提升成績越難。他在一個月內能將成績提高這麼多,確實讓我很驚訝。我專門找他談話問他是如何提高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