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媽說:
前幾天有媽媽給我講了件讓她崩潰的事。
端午節趁娃不在,她把娃好久不玩的幾個玩具偷偷送人了,自以為瞞天過海,結果娃一回家就發現了,大哭大鬧不依不饒……
我把這個事兒發在朋友圈,大家討論度非常高,很多媽媽都提到自己有過「偷偷扔娃玩具」的經歷。
@口袋:趁她睡覺扔了,結果娃啥時候想起來啥時候哭……迫不得已又重新買一遍。
@肖珺:被發現,我就用苦肉計……
說送給弟弟了,娃就不找了。是個有愛心的小寶寶哦!
也有媽媽旗幟鮮明地反對這種做法,認為還是要尊重孩子,給他處理自己物品的權利。
也有聰明的媽媽,把這當做「教孩子收納整理+斷舍離」的好機會!
看到媽媽們跟娃鬥智鬥勇,我特別能理解。有娃的家庭,什麼最多?除了繪本就是玩具了。
繪本是知識的海洋扔了太可惜,玩具那麼多家裡都堆不下了,況且很多是娃幾個月都不臨幸的。扔吧?娃不同意。不扔?太佔地方了。
01
太驚喜
土根意外「挖」到爸爸小時候的玩具
其實啊,咱們先不說偷偷扔玩具對不對。說實話,娃小時候的玩具,如果能夠完整地保存到他成年,絕對是一份非常美好的回憶。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Cindy曾經分享過一件特神奇的事兒。
那時候,土根正值T2階段,在義大利的家裡整天「上天入地」各種作。有一天,他在盥洗臺後面的發現一個牆洞。
趁Cindy不留神,土根就把手伸進洞口各種掏,結果翻出來一個有點斑駁的木製玩具。土根覺得很好玩,玩了一天。
等土根爸回家後卻大吃一驚——這竟然是土根爸小時候最愛的「小兔子」。
當年還是小娃的土根爸或許是偷偷藏起來的,或許是玩耍中無意間遺落的。如今已為人父的他,再次看到這個玩具,既驚喜又感慨。
那個牆洞像是一個「時空穿梭隧道」,猛然間把土根照進了父親的童年,這種時空交錯感,讓一家人感慨不已。
不知道是不是基因裡自帶偏愛,土根翻出來那個玩具之後,還特別喜歡玩。
土根爸看到此景,提起讓他非常後悔的事。說自己在結婚前,因為要收拾房子,扔掉了很多自己小時候玩的「士兵」玩具。土根本來就很喜歡刀槍啊、打仗類的玩具,如果當時能夠保存下來,一定也會是土根的最愛。
▼土根爸小時候的2個玩偶
現在土根在國內,外公外婆竟然也保留了許多Cindy小時候的玩具、繪本拿給土根。
▼這本Cindy小時候最愛的《三毛從軍記》,也是最近剛被翻出來,打算給土根講講呢!別說Cindy了,就連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滿滿的兒時回憶,瞬間襲來!
所以,如果家裡條件允許,娃小時候的玩具真的可以打包保留下來。或者像這位聰明媽媽,先搬到奶奶家或放回老家。
等娃成年後,當做一份成年禮送給他,相信一定特別有意義!當年邁的我們看著娃小時候啃過、咬過、抱著睡過的玩具時,恐怕會唏噓,曾經的小小人兒如今已經這麼大了。
02
不管需不需要,娃只想「我全都要」
你有沒有發現,家裡玩具一大堆,平時也不見娃多愛玩,可一旦你要是扔了,他馬上就「戲精上身」,非說那是我「最愛的」玩具。
就好像有天晚上我在床邊寫稿子,不小心打翻咖啡,撒到床單上。剛要換床單,瓜瓜就喊「媽媽~這是我最愛的床單了,我不要換!」
還有,我給瓜瓜養了幾條小魚。有天我突發奇想,放一隻小龍蝦進魚缸會怎麼樣?
結果小龍蝦一點兒沒含糊,剛進魚缸就抓了條小魚開吃。
等瓜瓜發現少了一條魚的時候,就開始大哭,「媽媽,那是我最愛的小魚!你賠我!」
我問他,「那你說說,你最愛的那條小魚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樣子的?」瓜瓜瞬間噎住~哈哈~
哈哈,你看,其實是不是「最愛」不知道,重要的其實是「娃不能接受失去」。不管需不需要,他只想「我全都要」。
所以,如果娃的舊玩具一定處理,我非常贊同那位媽媽的說法「把這當成一次教娃收納整理+斷舍離的機會」。
03
「斷舍離」
讓娃了解自己,學會選擇
還有更多好處……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就很強調培養孩子收納整理的秩序感。我以前寫過怎麼教娃收納整理,戳這裡回顧:《媽媽群裡因為一張照片炸鍋了!整理收納原來可以這麼來!》
我也是隔段時間就會跟瓜瓜一起,整理他的玩具。下圖是去年冬天,我跟瓜瓜一起「斷舍離」的時候▼
「斷舍離」是近幾年在成年人世界裡比較火的一個概念,倡導人們扔掉很久不穿的舊衣服,取消沒有意義的聚會,控制無節制的欲望擴張。
這看似跟小娃沒什麼關聯,其實「斷舍離」在孩子們的世界裡,依然有很積極的意義。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了解自己,學會選擇。「你有這麼多玩具,到底哪個是最需要的,哪個是已經玩夠了的?」如果媽媽不提問,娃自己可能根本不會去想。
人生就是要面臨一個又一個的選擇題。在娃已經有主觀意識的時候,咱們要給孩子充分的選擇權,讓他們自己去為自己做主,哪些玩具留下來,哪些處理掉。
處理的方式,也可以多種多樣。
最近很流行「擺地攤」,如果小區物業允許,可以一起打包舊玩具到樓下擺地攤,順道還能培養娃的財商。
或者拿舊玩具跟鄰居小朋友交換。自己小時候玩的舊玩具,說不定是別人的「心頭好」,交換的過程也是鍛鍊社交、懂得分享的成長過程。(PS:關於交換,我建議大家在自己熟悉的鄰居或朋友範圍內進行。安全起見,儘量不要在網絡上進行陌生的二手交易;而且現在在疫情期間,娃的衛生安全還是非常關鍵的。)
男孩子小時候都喜歡挖土機,瓜瓜1歲多的時候我給他買過一個,但隨著年齡增長他現在已經幾乎不玩了。幾次斷舍離整理,他都捨不得扔。每次我問他,還要不要玩?他都是說「要玩的」。結果,又是積灰塵。
有次鄰居帶1歲半的小娃來串門,看到那個挖土機就超愛,臨走都不肯撒手,我就跟瓜瓜商量,「你看小弟弟這麼喜歡這玩具,你借給他玩幾天好不好?」
瓜瓜有點猶豫,我繼續說,「你放家裡很久都沒玩了呀,如果能借給弟弟玩幾天,他一定非常開心!」
最後,瓜瓜答應「借給他玩兩天」。
結果拿走一個禮拜了,瓜瓜也沒想起來。我故意提醒瓜瓜,「要不要去小弟弟家拿回你的挖土機啊?」
瓜瓜很豪爽地說,「不用啦!我不愛玩那個挖土機了,送給弟弟吧!」
收到挖土機的小弟弟從此成了瓜瓜的迷弟,見到瓜瓜就是走到哪跟到哪……因為一個舊玩具,收穫一個好朋友,真是太划算了!
這個事情發生過以後,我感覺到瓜瓜明顯對玩具的「戀舊心」弱了。遇到自己很久不玩的玩具,會主動想「可以送給誰」。
懂了「斷舍離」之後,瓜瓜再問我要新玩具的時候,我有時候會讓他自己先挑一個舊玩具送走,才可以買新的。這樣,家裡的玩具就能保持一個動態平衡啦。
最後,上面我提到的處理方式以外,家裡的閒置物品還可通過一些二手回收平臺處理掉。這些app還會給一些回報,雖然不多,但能讓閒置的東西變得更有價值,還清理了家裡的空間,如果大家想看我下次可以單獨寫一篇。
瓜媽最後說:
經常有媽媽留言問我說,娃不愛收拾玩具怎麼辦?
甚至有媽媽為了警示娃,看到他玩具亂扔、不收拾,就給他把這些玩具扔掉。搞得娃崩潰大哭不說,下次還是「不長腦子」不收拾。
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小孩子的共性。人都是有惰性的嘛,整理家打掃衛生這些家務活,我們大人也會有「明知道需要做,但就是懶得做」的時候。
我讓瓜瓜玩完了要收拾玩具的時候,他大多時候會跟我說「媽媽跟我一起收!」那我就跟他一起,邊收拾邊教他怎麼歸類怎麼整理。
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孩子自主收納的習慣,用「扔掉他玩具」的方式,除了增加他對父母的對抗情緒並沒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有用,記得給我點「在看」、「點讚」雙連擊!大家也都來留言區聊聊你家的舊玩具都是怎麼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