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孩子二年級上半學期的學習即將告一段落。後續孩子即將面對的就是期末考試。一年級是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孩子經歷一年級從幼兒園到小學生的轉變。現在再經過二年級上半學期的學習,孩子的學習生活算是正式開始了。期末數學考試,是檢驗孩子前一階段數學學習的一個考量標準,讓孩子學會數學考前複習會對孩子以後的數學或是其他科目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二年級數學複習方法:
小學、中學、大學數學學習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對孩子來說,學習語文、英語,即使課堂沒跟上,課後努力複習就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對數學的學習,由於知識點的內在相關聯性很強,孩子一個知識點沒理解勢必會影響另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所以數學學習重在系統化。請教多年數學教學經驗的老師後,收穫不少,特分享出來。
翻開孩子的二年級上冊數學課本,截至到今天,孩子共學習了6個單元內容: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減法、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
長度單位:除了基本的單位記憶,因為二年級孩子長度單位的應用場景比較少。所以這一單元內容重在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長度單位。我們家長怎麼讓孩子感受呢?二年級孩子的一個拇指寬度大約1釐米,可以讓孩子用拇指量出文具盒、滑鼠、電器遙控器的寬度;桌子的高度一般是一米,可以讓孩子根據桌子高度估算出書櫃、臥室門的高度。凡此類推,讓孩子直觀感受釐米,米的長度。釐米,一般用來量比較短或矮的物體;米,一般用來量比較長或高的物體。最終讓孩子能夠靈活運用長度單位判斷選擇,比如,書櫃的高度是2釐米,還是2米呢?
家長了解了這些,平時就多問問孩子,筷子的長度大概是多少?床的長度用什麼單位?書的長度用什麼單位?書的長度用什麼單位?鉛筆的長度用什麼單位?
100以內的加減法:
這部分內容主要就是多做各種練習,數學老師給的建議是平時在家,父母可以利用晚上空餘時間,和孩子一起做練習、一起競賽。這個經過多個家長實踐效果很好。
角的初步認識:
主要是讓孩子理解角的基本概念: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圍成角的端點叫頂點;圍成角的射線叫角的邊;角分銳角、直角、鈍角。度數為90°的角是直角;小於90°的角是銳角;大於90°而小於180°的角是鈍角;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角的兩條邊成一條直線,這樣的角叫平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個周角等於360°。可以和孩子觀察家裡、戶外,桌角,室外的樓房的角等。
表內乘法:
乘法口訣一定要熟悉,正著背、倒著背,都可以,而且要求速度越來越快。數學老師認為,這個重點可以從三個方面輔導孩子:乘法口訣記牢沒有、列豎式計算是否熟練、計算是否粗心大意。
孩子在學校上課,老師不可能讓每一個孩子在她面前一道道口算。所以,在家練習口算是十分必要的,和練習加減法一樣,父母其中一人出題,另一個人和孩子比賽乘除法。
我們常說,溫故而知新。期末階段,數學老師在學校會對孩子的數學知識進行系統複習,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孩子查漏補缺。孩子回家當天晚上,需要把當天所學的數學知識給家長講述一遍!這樣可以讓知識強化到孩子的腦子裡。
時常提醒孩子認真書寫,讀題認真,會審題,看題自信,會檢查。基本做到這些,會讓孩子對二年級上學期所學數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梳理,水平測試也會顯示出孩子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這樣就能為孩子下一階段學習提出很好的建議。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