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發布。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以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
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涉及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文化教育、生態環境、對外開放等九個方面。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包括: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六個方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
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全會還在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動綠色發展、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方面指出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