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彩塘鎮工業汙染環保困局待解

2020-12-12 中國水網

潮州市潮安縣彩塘鎮,擁有「中國不鏽鋼製品之鄉」和「不鏽鋼王國」的美稱。

近日,記者來到彩塘鎮走訪,路邊四處可見各種不鏽鋼產品的廣告,各種機械的轟鳴聲不絕於耳,一條漂滿各種垃圾水質發黑的小河從鎮中心橫穿而過。

30年來,不鏽鋼產業逐漸在當地生根發芽,聚集規模位於全國同行前列,但就在這光鮮的稱號背後,是任意排放的廢氣和肆意橫流的汙水。

2011年,彩塘鎮不鏽鋼產業汙染問題被省環保廳掛牌督辦。隨後,當地各級政府開始了大力整治工作,但長期汙染積累並不容易改變,地方政府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環保困局之中。

遍地開花的作坊企業

不鏽鋼產業已經深入到了彩塘鎮的各個角落,數以千計的微小型不鏽鋼加工廠四處開花,其中包含大量家庭式作坊

記者在彩塘鎮宏安村看到,一條溪水幾乎黏稠到留不動的小溪裡,布滿了各種生活和工業垃圾,有塑膠袋,也有小的不鏽鋼廢料,小溪兩邊的排汙口裡不時有一些黃黃綠綠的汙水流出來。

在宏二村村委辦公室門口,記者找到了一個排汙口的入口,這個入口位於一家沒有名字的小型作坊背後,在圍牆底處幾個碗口大的出口正緩慢地留出一些黃綠色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這些液體通過一條水槽聚集,然後由一條在地下的暗道排向小溪。

據當地村民介紹,不鏽鋼衝壓成型後為了去油漬和增加亮度,會進行拋光處理,有些材質較差或太小的器件不能拋光,就用鹽酸或硫酸來清洗,這些黃綠色的液體正是清洗後排出的廢水。

在宏三村,一條小河已經完全被水葫蘆掩蓋,只有在一家不鏽鋼工廠的排水口處露出了一塊水面,水黑如墨汁,在附近打工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因為汙水裡有太多的酸,所以那一片水面連生命力頑強的水葫蘆都不長了。

長年的廢水排放,使得彩塘鎮的地下水已經被嚴重汙染。在宏二村,記者發現大部分水井已經荒廢,只有一條嚴重汙染的小溪邊的水井還在使用,正在打水洗拖把的一位阿婆告訴記者,這些水只能用來拖地。記者打了一盆井水,水還算清澈,但一股強烈的腥臭味撲鼻而來。

一名姓許的村民告訴記者,村民已經多年不用地下水了,「修房子時都不敢用,用了連牆都是黃色的」。

井水汙染了還能用自來水,但空氣汙染了就無處可逃了。

記者採訪當天,正值一場大風降溫過後,彩塘鎮上空,陽光透過灰色的霧霾若隱若現,即使這樣,街邊還是坐滿了曬太陽的老人和小孩,一位老人告訴記者,「這已經算是一年中最好的天氣了」。

這裡的空氣汙染到底有多嚴重?宏二村衛生站的許醫生向記者描述,「一碗稀飯,即使在室內,多放一會兒,就能在上面看到薄薄的一層灰」。

他向記者解釋,這些灰塵都是在不鏽鋼拋光過程中產生的,少數大工廠才安裝過濾設施,更多的家庭作坊都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與他一牆之隔的一個小作坊就是這樣,為了阻擋粉塵,他不得不架了幾塊石棉板牆邊,但效果並不明顯,「每天都得擦一遍桌椅」。

在衛生站後面的一個拋光廠,記者看到,工人們都戴著厚厚的、已經發灰變黑口罩,廠內到處都是厚厚的一層灰,空氣中瀰漫著嗆人的粉塵,工人們告訴記者像這樣的小廠,根本不可能裝有除塵設備。

隨後,記者走訪了彩塘鎮的彩塘村、金砂村和南方村等村莊,記者看到的每一家拋光作坊裡都是灰塵四起,記者經過的每一條小溪都黑如墨汁。

一位彩塘鎮的村民在當地的論壇裡寫到:「我無時無刻地想念小溪裡的小魚、小蝦和鮮嫩的水草,懷念那一泓甘甜的細膩和在溪水中嬉鬧的人們,但我只能在夢裡大口呼吸。」

_baidu_page_break_tag_

艱難摸索的「還債」之路

彩塘鎮針對投訴關停的拋光廠已經有100多家,但關停一處就會引來更多的麻煩,「關停一家,就是引爆一顆炸彈」

隨著環境逐步惡化,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搬離彩塘鎮,「稍微有點錢的都不住彩塘了,外出的也不回去了」,一位村民抱怨著。

走不了的村民無奈之下只得一次次到各級環保部門投訴,潮安縣環保局一年收到的投訴就超過百起。糟糕的環境也影響到了彩塘鎮的進一步經濟發展,2009年,潮安縣政府下發要求整治彩塘鎮不鏽鋼產業汙染的紅頭文件,開啟了為環境持續破壞的還債之路。

但這條路並不順暢。不鏽鋼產業每年為彩塘鎮帶來超過1.4億元的稅收,超過全鎮總稅收的70%,不能簡單地一刀切,否則將對彩塘鎮的經濟發展造成強烈衝擊。

經歷了整治初期的兩年探索,彩塘鎮汙染形勢並未取得明顯改善,2011年,彩塘鎮不鏽鋼產業汙染問題得到了省環保廳的關注,對其掛牌督辦。

同年,彩塘鎮出臺了整治不鏽鋼產業汙染的3年計劃,計劃設立4個集中拋光區,對成規模的拋光企業進行整改,要求增加治汙設備和設備改造,同時對學校、醫院和居民密集區周邊的拋光點進行全面調查處理,予以拆除。

但這些設想在實施地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遭遇現實困境。

進展最順利的是建立集中拋光區,彩塘鎮分管環保工作的副鎮長曾培崇介紹說,集中拋光區的設立是為了整合拋光產業,對其進行集中管理,統一處理汙染問題。

目前,兩個小的集中拋光區建設已經投產,另外兩個較大的集中拋光區尚在籌備中。

但對於集中拋光區的建立,在當地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4個集中拋光區的總投入超過7000萬元,且還不算其中的土地成本,對於彩塘鎮政府來說,將因此而背起沉重的經濟負擔,「這個債不知道多少年才能還清」。

在企業整改方面,雖然目前已經對部分成規模企業完成進了整改,但推進工作仍然不順暢。

這兩年,彩塘鎮的不鏽鋼製品企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大部分企業嚴重滯銷,小部分企業已經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部分企業經營者對整治工作並不積極,甚至出現了牴觸情緒,一直拖延至今。

即使是一些開始整治的企業,也採取應付的辦法,治汙設備要麼是不夠,要麼是不達標,就算全部配齊合格了,但在實際工作中也不使用,使得監管無處下手,並沒有真正達到整治的效果。

對此,彩塘鎮政府提出對整治企業進行補助措施,但是受限於財政困難,補助資金對於企業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促進的作用並不大。

最困難的莫過於關停重點區域周邊的拋光廠和作坊式的拋光廠。

到目前為止,彩塘鎮針對投訴關停的拋光廠已經有100多家,但幾乎無一例外的是,關停一處就會引來更多的麻煩,被關停的廠家時不時地圍堵鎮政府,要求賠償。「關停一家,就是引爆一顆炸彈」,曾培崇這樣比喻。

去年9月,一家在學校旁邊的拋光廠因為汙染嚴重被強制關停,廠房業主帶著租金跑路,於是廠家每天帶著一大群工人去圍堵鎮政府,一連數日,最後迫於無奈鎮政府只得墊資45萬元才得以解圍,而這筆資金至今尚未收回。

當地政府官員形容這次處置為「失敗的成功」,雖然成功地解決了問題,但是用了一種失敗的模式,以後的關停工作將會更加困難。

對於作坊式的拋光廠,環保部門也大為頭痛。潮安縣環保局副局長金橋告訴記者,作坊式的拋光廠成本極低,所以關停了一家,換個地點又開起來了,難以徹底解決。

金橋還表示,這種作坊式拋光廠到處「躲貓貓」,環保部門的執法成本很高。關停一家拋光廠,從調查到最後關停,差不多需要8個月的時間,當工作人員走完所有程序後,拋光廠很快又在另外的地方建起來了,「前年年中我們處理的一個拋光廠,現在都還在等法院宣判」。

_baidu_page_break_tag_

處境尷尬的鎮級環保

人員編制和執法權缺失造成鎮政府在處理轄區內汙染問題時捉襟見肘,對企業監管不到位、環保工作人員疲於奔命

彩塘鎮當前的環保困難,一方面是欠帳太多,另一方面也是一個鎮級政府環保的尷尬位置造成的。

據記者了解,潮安縣一級環保局的一個股需要應對潮州市環保局的三四個科室,省環保廳的七八個處室,而到了彩塘鎮則只有一個專職環保員吳桂斌,再加上一個分管副鎮長曾培崇,且環保也只是曾培崇眾多分管工作中的一個而已。

根據198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規定,縣一級環保局才有執法權,鎮一級只能配合上級環保部門的工作。

對於擁有10萬人口、兩萬多外來人口、有上千家工廠和完整產業鏈的彩塘鎮來說,環保人員編制和執法權的缺失造成了彩塘鎮政府在處理轄區內汙染問題時的捉襟見肘,對企業監管不到位、環保工作人員疲於奔命。

吳桂斌告訴記者,「這兩年投訴又非常多,基本上工作時間內都是在處理投訴,而一些基本的巡查工作和檢查工作就做得很少了」。

到了投訴現場,吳桂斌又得面臨更頭疼的問題,因為沒有現場處置的權力,所以他去現場只是做一些簡單的調解和調查工作,最多就是做停水停電的處理,經常會遭受來自投訴人和被投訴人兩方面的不滿,兩頭不討好。

金橋表示,他們非常希望能夠將執法權下放,改變以往「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的局面,讓「看得見的管得著」,做實屬地管理,「但是這個權力下放的決定權並不在我們手裡」。

另外,治理汙染的資金問題也是鎮一級政府的難點,雖然是經濟強鎮、財力收入雄厚,但是財權和環保的執法權一樣並未下放,而其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事務責任不斷擴大,彩塘鎮這兩年投入治理汙染資金有數千萬元之多,上級部門承擔了一些,但是對於一個鎮政府來說,壓力依然很大。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建汙水處理廠的計劃,後來一看需要的資金很大,就尷尬地默默地放棄了。」曾培崇說。

記者觀察

經濟鎮環保困境背後是鎮街事權改革缺失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鄉鎮和街道擁有了超過一個縣的經濟實力,面臨的汙染問題也超出了想像,但是與彩塘鎮一樣,這些鄉鎮和街道往往都會遇到尷尬的環保執法權和財權缺失的問題,在環保執法權缺失的背景下,勢必會造成責任不清、效率低下、推諉扯皮和執法擾民等問題,而究其背後則是鎮街事權改革的缺失。

2010年6月,《廣東省關於簡政強鎮事權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正式頒布,提出擴大鎮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做到權責一致。《意見》提出,要深化行政審批、行政許可和行政執法制度改革,下放給鎮與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行政許可、行政執法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權。

就環保執法而言,中山市環境保護局已將「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拒報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汙染物排放申報事項的」,「造成環境汙染事故的」等多項行政執法權下放鎮一級;中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5萬元以上的行政處罰保留外,其他行政處罰全部下放到鎮一級。

可以說,中山市已經走到了鎮街環保改革的前列。同樣,在江蘇、山東和安徽等地也有了類似的鎮街環保改革,安徽省肥西縣就在鎮街一級設立環保站,延伸環保執法範圍,下放執法權力。

第一個螃蟹已經有人吃過了,廣東其他各地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打破固有陳舊的管理機制,讓制度改革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當然,這些改革的權力並不在環保部門手中,這需要更多的人和部門參與和配合。

在另外一個層面上,就彩塘鎮的汙染問題而言,也不應該只由環保部門來負責,作為一個擁有30年歷史的完整產業鏈的「不鏽鋼王國」,至今仍然是做一些低端的加工工作,還存在大量的作坊式工廠,即使有規模的工廠也只是在做貼牌生產,這確實不應該。

著名環保組織「自然大學」的調研員陳立雯表示:「簡單的打擊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往往會陷入貓捉老鼠的循環中,河北省文安縣的廢舊塑料回收產業就曾走過這樣的彎路。」

陳立雯認為,彩塘鎮治理汙染的工作重點,除了由環保部門牽頭治理之外,更應該上升到產業層面的升級換代和政府經濟工作的戰略調整,整合相關產能,調整生產關係,逐步消滅作坊式工廠,這樣有利於政府的監管工作,減少環保部門的工作壓力,真正做到從源頭上解決汙染問題。

編輯:朱麗娜

相關焦點

  • 潮州市潮安區彩塘鎮要確保不鏽鋼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 黃福明 聶金秀 記者羅勉 2月20日,潮州市委常委、潮安區委書記林小群率領區開發區、國土局、環保局的負責人到彩塘鎮召開鎮村綜合治理現場會議。  林小群聽取了彩塘鎮不鏽鋼產業汙染綜合整治的相關工作匯報。
  • 嚴厲打擊汙染環境違法犯罪!廣東警方破獲多宗汙染環境案件
    嫌疑人在未採取任何環保措施的情況下,直接在沙場內將廢水非法傾倒及將廢渣非法填埋,造成環境汙染。非法電解加工鞋帶並違法排汙今年7月根據前期掌握線索潮州分局治安大隊、彩塘派出所聯合區環境保護局執法人員發現位於彩塘鎮一電鍍加工場
  • 潮州:科技創新為千年陶土塗上迷人釉彩
    在「中國瓷都」潮州,千百年的窯火延綿不斷,越燒越旺。數據顯示,2018年,潮州全市規模以上陶瓷工業企業達35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60.34億元。來自潮州的日用陶瓷、陳設藝術陶瓷、建築衛生陶瓷年產銷量分別佔全國的25%、25%、40%,出口量佔全球的30%、40%、55%,均居全國首位,產品暢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好評。
  • 淮南田家庵:曠日持久「毒水坑」汙染死結待解
    工業垃圾亂傾胡倒,已侵佔到機耕道。上為隨意傾倒廢料的車輛近景。  毒水坑成了不少企業傾倒廢料的垃圾場,坑邊工業廢料堆積如山。  繼本網報導淮化集團排汙淮河飲水源保護區後,l月3日,有淮南市田家庵區不具名村民向中國日報網中國環保來電反映,在淮化集團西003鄉道邊,一個近3畝大水坑積滿酸性汙水,坑內汙水為企業多年前排放,一直無人治理。  據村民來電描述,汙水坑位處廖家灣、小高莊附近,水坑不僅散發難聞氣味,而且漫水村民農田,致沿坑冬小麥死種少苗,疑地下水也被汙染。
  • 環保稅法:說說汙染當量、汙染當量值及汙染當量數
    環保稅法:說說汙染當量、汙染當量值及汙染當量數學習《環保稅法》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可能就是理解所謂的環保專有名詞
  • 11月四川「12369」街道環保舉報958件 工業噪聲汙染是重點
    央廣網成都12月19日消息(記者劉濤)四川省生態環境廳今天通報,11月四川全省「12369環保舉報聯網管理平臺」共接到環保舉報958件,環比上升40.7%,同比上升10.7%。其中,已受理483件,因舉報線索不詳或不屬於生態環境部門職責範圍而未受理475件。
  • 廣東大唐潮州發電公司價格違法遭罰 多收環保電價款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9日訊 11月5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粵市監價競處〔2020〕7號)顯示,經查,廣東大唐國際潮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大唐潮州發電公司」)存在如下價格違法事實:依據廣東省環境保護部門提供的燃煤發電機組環保設施運行情況,以及電網企業提供的燃煤發電機組電量,經核算,大唐潮州發電公司於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間
  • 「人車矛盾」凸顯 大學校園交通安全困局待解
    「人車矛盾」凸顯 事故發生頻繁大學校園交通安全困局待解 在武漢文華學院的一棟女寢樓下出現一塊「手錶」狀的斑馬線,原來這是該校一學生社團針對部分車流量大的路段進行的創意手繪。困局待解 為保障校園秩序和環境,在高校雲集的武漢,自2011年年底以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體育學院等眾多高校紛紛加入「門禁大軍」;有的對外收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學校則採取對外來車輛單門進出。但是,這一做法也引來了一些爭議。
  • 廣東環保風暴:佛山關停企業793家、江門關停企業18家、潮州多家被...
    潮州、佛山、江門等地是廣東省較大的陶瓷衛浴產區,因此本次環保督察對環保不合格的企業影響巨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9日,廣東省各地已對586家企業責令整改,立案處罰企業587家,包括各行各業的企業,擬處罰金額2025.3萬元。其中,公安機關立案偵查31宗,行政拘留22人,刑事拘留16人,約談157人,問責50人。
  • 含氟廢水處理的困局及方法
    隨著工業的快速的發展,生產過程中產生越來越多的廢水,其中含氟廢水的排放呈遞增的趨勢,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日益加劇,也導致飲水水源汙染。含氟廢水主要來源於冶金、玻璃、塑料、水泥、鋼鐵、鋁電解、磷肥等工業生產。按照國家國家汙水綜合排放標準,氟離子濃度應小於10mg/L。
  • 節能環保 吹響綠色工業集結號-節能 工業節能 節能環保 匯樂 綠色...
    原標題:節能環保吹響綠色工業集結號  專題:第18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據工博會官網報導:「節能」的概念正在所未有地影響著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 2016節能環保技術與設備展是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旗下的一個關於節能環保設備在工業領域運用主題的專業展會。
  • 潮州翁元被公訴、中山黃焯成被移送司法
    汕頭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翁元在擔任潮州市潮安縣(區)彩塘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潮安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巨大;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的名義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私分國有資產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 關於印發《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
    工業爐窯廣泛應用於鋼鐵、焦化、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機械製造等行業,對工業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同時,也是工業領域大氣汙染的主要排放源。相對於電站鍋爐和工業鍋爐,工業爐窯汙染治理明顯滯後,對環境空氣品質產生重要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源解析結果表明,細顆粒物(PM2.5)汙染來源中工業爐窯佔20%左右。
  • ...行動者(志願者篇⑦)丨丘美玲:關注企業汙染治理 傳播生態環保理念
    2020年六五環境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發布「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近期,我們對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的先進事跡逐一展示,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讚,向他們學習,同時能夠身體力行、擇善而從,參與生態環保志願服務,共建美麗中國。
  • 環保組織稱蔻馳等國際品牌供應鏈或存汙染問題
    然而,有中國民間環保組織卻認為,這兩家美國品牌在中國供應商的環境表現,違背了他們做出的綠色承諾。  2016年8月15日,民間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綠色江南」和「淮河衛士」聯合發布皮革產業汙染調研,其中涉及的一些汙染皮革企業或為國際知名品牌的供貨商。「我們希望國際品牌不要使用有環境違規記錄的企業作為他們的供應商。」
  • 美媒:中國全面迎戰環境汙染 環保意識覺醒
    日前,「國家煤電機組環保改造示範項目」國華三河電廠1號機組環保技改項目順利通過項目驗收並實現投產,成為京津冀首臺達到燃氣機組排放標準的「近零排放」燃煤機組。(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中國日報網9月16日電(遠達)面對嚴峻的空氣汙染問題,中國人對環境的焦慮感正在增加。《紐約時報》9月14日發表DANIEL K.
  • 瀛海工業大院變身溼地環保主題公園
    日前,記者來到即將開放的大興區瀛海鎮安南溼地環保主題公園。門口宣傳欄,兩張航拍圖記錄著這個公園的「前世今生」:第一張圖拍攝於2017年,畫面上密密麻麻的藍,是工業大院的彩鋼房頂,星星點點的綠,則是為數不多的植被;第二張圖拍攝於2020年,湖水和樹林構成了碧水繞林的大美圖景,大片的花海襯託出這裡的好生態。不一樣的「藍綠交響曲」,正是這處面積37.87公頃土地的喜人變化——從工業大院到溼地公園。
  • 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情況出爐 噪聲汙染投訴最多
    /a/20200630/09523c0010dc498d8bac079349722bcb.shtml   生態環境部日前公布了今年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聯網管理平臺
  • 9月全國環保舉報量同比降近三成 大氣汙染舉報最多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9日電 生態環境部微信號19日公布數據顯示,9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聯網管理平臺」(下稱聯網平臺)共接到環保舉報36414件,環比增長12%,同比下降29%。從各地區不同渠道舉報數量看,廣東、重慶、河南等地舉報總量居前。
  • 加拿大美國邊界五大湖所受工業汙染上升
    (2006年2月14日《人民日報》渥太華電 記者李文政報導)加拿大環保法律協會近日發布報告說,人們原來以為清潔的世界上最大淡水水體五大湖已經受到工業汙染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