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符拉迪沃斯託克2月4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安德烈·科索夫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中國創新發展理念為世界經濟發展樹立了榜樣。
科索夫注意到,中共十八大將「創新驅動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後又在去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進一步明確「堅持創新發展」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對中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思路、方向和著力點進行了規劃。在五大理念中,創新地位首要。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將創新置於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科索夫說,創新發展是習近平主席治國理政在經濟領域的生動體現。在這一理念引導下,中國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改革,由過去依靠投資和生產轉向依靠消費和服務業的發展。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是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能夠保證中國經濟更健康、穩定地發展。
中國正在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努力調動億萬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實施「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計劃,壯大新的發展動能,提升傳統發展動能。
科索夫指出,以創新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動中國工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進一步提高「中國製造」的競爭力。同時,國家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也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活力和動力。
科索夫說,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勢下,中國經濟保持穩步發展非常難得,這得益于堅持創新發展。它為中國經濟在「十三五」期間繼續穩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也將為世界經濟的復甦作出更大的貢獻。
「隨著全球化深入發展,中國經濟發展動向已經影響世界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2015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依然保持在世界前列,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四分之一左右。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創新發展,未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引領作用會越來越大。」
科索夫說,受地緣政治和油價下跌影響,很多國家正在經歷經濟發展困難時期。這表明舊的經濟發展模式已不適應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需求,其他國家應學習中國的創新發展理念,大力改革經濟發展模式,幫助世界經濟擺脫當前發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