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生態環境微信號消息:2020年12月1日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報導了六安市北郊支渠沿途生活汙水通過排澇閘直排淠河問題。按照《安徽省環境違法案件掛牌督辦管理辦法》,現對六安市北郊支渠沿途生活汙水通過排澇閘直排淠河問題實施掛牌督辦。
存在的問題
根據12月1日晚《焦點訪談》報導,主要涉及4個方面問題:一是六安市北郊支渠沿途生活汙水直排,導致水體發黑髮臭;二是北郊支渠沿岸由大禹公司建設的5個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汙水進、汙水出;三是淠河沿岸生活汙水通過排澇閘直排,多個排澇閘有大量黑臭水體排出,其中北郊支渠排入淠河的水體中化學需氧量115毫克/升、氨氮24.3毫克/升、總磷4.39毫克/升,分別是地表水Ⅲ類標準的5.75倍、24.3倍和22倍,已遠超重度黑臭水體標準;四是六安市生活汙水處理能力不足,每天數萬噸汙水直排,導致六安城區下遊淠河水質無法穩定達標。
經現場核查,雖然近年來六安市大力推進城區水汙染防治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北郊支渠流域尚未做到雨汙分流,源頭治理不到位;末端截汙成效不穩定,在連續強降雨天氣條件下仍然存在汙水溢流和北郊支渠水體返黑返臭的風險。另外,六安市城區每天約8萬噸生活汙水通過蔣家溝曝氣氧化塘等3個應急設施處置,汙水處置能力不足的問題需待城北汙水處理廠二期正式建成投運後方能緩解。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 要求
(一)針對存在的問題,督促有關部門,認真分析問題根源,科學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目標任務,逐條逐項細化整改措施,確定整改標準、時限,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全面整改、標本兼治。於2020年12月底前將整改方案報省廳備案。
(二)舉一反三,全面梳理排查城區黑臭水體、雨汙分流改造和城市管網錯接、漏接及破損情況,建立問題、任務、標準、責任「四項清單」,系統推進問題整改,確保改徹底、改到位。
(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及配套辦法等環保法律法規,依法對相關企業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立案查處;對企業不正常運行汙染防治設施的行為進一步調查,若存在符合《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規定情形的,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按照《安徽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認真開展調查核實,如存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依法依規依紀移交市紀檢監察部門立案處理。
(四)按照《安徽省環境違法案件掛牌督辦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定期向省廳報送整改落實情況、立案查處情況、移送移交情況及查處結果等,確保按期完成掛牌督辦整改事項。同時,及時將整改落實情況在市生態環境局門戶網站公開。
(五)在掛牌督辦期間,暫緩受理北郊支渠所屬的六安市金安區涉水汙染物排放的新、改、擴建項目(民生工程、生態環境保護項目除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申請。
(六)問題整改完成後,按照《安徽省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驗收銷號管理辦法》申請驗收銷號,並將解除掛牌督辦書面申請及相關材料報送省廳。
督辦期限
2021年6月底前完成掛牌督辦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