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眾籌」建景區,什邡的這個村火了!

2020-12-20 澎湃新聞

村民「眾籌」建景區,什邡的這個村火了!

2020-07-02 0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產業如何發展?

群眾積極性如何調動?

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

各地大顯身手、「百花齊放」

近年來

什邡不斷探索拓寬

集體經濟發展思路

當地鎣華鎮石門村

探索試行「眾籌」模式

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

發展特色產業

鋪就了基層治理

發展集體經濟新路子

「眾籌」打造景區

村民成了股東並在家門口就業

隨著夏季的來臨,什邡山區鎣華鎮開始熱鬧起來。上山避暑、玩水的遊客逐漸增多。不少都是前去當地神瀑溝景區遊玩的。

「從5月開始,神瀑溝景區遊客呈現爆發式增長,不得不限流。」神瀑溝景區劉姓負責人說,近兩個月時間,實現400多萬的營業額收入,這是之前沒有預料到的。

神瀑溝景區人氣爆棚

2015年,抓住當地準備在鎣華鎮石門洞一帶打造旅遊、康養產業的機遇,石門洞村引導村民「眾籌」打造神瀑溝景區,將山裡的瀑布、森林美景轉換成發展的資源。

石門村黨支部書記李德明說,當地打造康養產業能解決部分村民的就業、收入,而村裡的老人、貧困戶、殘疾人等群體的收入來源仍是問題。

作為土生土長的石門村人,看到山裡的瀑布、森林等資源,萌生了眾籌打造神瀑溝景區的想法,這樣既可以解決貧困戶等的收入問題,村民也有穩定的收益,還可以壯大集體經濟。這一想法也得到政府部門支持。

石門村藉助當地優勢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

石門村有700多戶村民。最初,有100多戶村民眾籌200多萬,同時村民投勞,打造神瀑溝景區。景區在2016年開門營業,一年實現收入300多萬。初步嘗到甜頭的當地村民,將分紅所得繼續轉換成股份投入景區建設,同時帶動更多村民入股。

目前,已有254戶村民參與眾籌,景區累計投入資金3500餘萬元,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風景旅遊勝地,直接解決務工200人,帶動1000餘人增收,帶動80餘家經營場所增收。

景區反哺產業

盤「活」農村集體經濟

產業興旺讓村民有了穩定收入,石門村「兩委」也更有信心,確定了發展三大特色產業,制定了神瀑溝產業園、3000畝的竹筍扶貧產業園以及擴建獼猴桃種植基地的新發展規劃,確保渠道多樣化、增收多元化。

李德明說,當地適宜野生植物生長,山林中有竹筍、野生獼猴桃、雪芽菜等幾十種純天然無公害可食用野菜。過去村民自行採摘、加工、銷售的弊端多,2017年,該村以「村民眾籌+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竹筍扶貧產業園,種植百家竹、早竹等3000餘畝,以土地入股佔股份30%,村民現金入股佔股份30%,貧困戶申請政策貸款入股佔股份30%,村集體現金入股佔股份10%方式進行統一運作,利潤分紅。

2019年,該產業園年產鮮竹筍達6萬餘斤,純利潤約10萬餘元,村集體收益達4萬元,實現了農民增收和村集體發展壯大雙贏。

村民對採摘的野竹筍進行統一包裝

為將全村野菜從原來村民的「各自為政」統一進行加工銷售,同時達到輻射面覆蓋鎣華鎮其他幾個山區村,調劑淡旺季市場需求,減少生產與銷售過程中的經濟損耗,去年,石門村還啟動了山野菜加工展覽銷售點建設,用於集中銷售農副旅遊產品。預計能為村集體增加收入約5萬元,同時還能實現企業全年生產運行,增加村民務工收入約30萬元。目前山野菜加工展覽銷售點還在建設中。

2019年,石門村成立了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合作聯合社,該合作社以185.34萬元資產入股什邡市鎣石旅遊管理有限公司,以「公司+聯合社+產業園+涉旅涉農企業+合作社+農戶」六位一體發展模式,進行統一運行管理,每年收取利潤分紅。

李德明說,石門村還建立起集體收益「4321」分配機制:提取村集體公司或專合社年純收入的40%用於全體股民按股分紅;30%用於農村公益事業,即改善水、電、路等村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20%作為集體經濟發展基金,投向有發展潛力的產業;10%用於扶危助殘濟困。通過幾年的發展,石門村為當地村民分紅近100萬元,大大的增強了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從村民「眾籌」引深山美景出「深閨」,到帶「活」農村集體經濟,什邡鎣華鎮石門村實現群眾增收多元化、渠道多樣化,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創新、創效,鋪就了一條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新路子」。

原標題:《村民「眾籌」建景區,什邡的這個村火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四川什邡石門村:推行「黨建+眾籌」鄉村基層治理模式
    以「黨建」為引領山區發展有了新方向鎣華鎮石門村距什邡城區40公裡,屬省級風景名勝區鎣華山前山區,森林覆蓋面積達90%以上,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如何將鄉村治理與旅遊資源相融合,發動群眾改變發展局面,成為該村黨組織面臨的首要課題。
  • 直達景區!什邡開行兩條鄉村振興客運專線,約起走!
    >以及沿路的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條件近年來,紅楓嶺和神瀑溝景區逐漸成為廣大遊客出行遊玩的「網紅」打卡地,但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一直以來都沒有直達景區的客運專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市於近期開通了什邡至景區神瀑溝、紅楓嶺兩條客運專線。什邡市交通運輸集團客運二公司經理姜超說:「每條專線每天6個班次,一是服務來旅遊的遊客,另外是為了方便沿途老百姓上下班的出行問題。」
  • 石門村"眾籌"造景區 帶富村民帶活集體經濟
    原標題:石門村「眾籌」造景區 帶富村民帶活集體經濟   從5月開始,什邡市鎣華鎮熱鬧非凡,前往當地神瀑溝景區避暑、玩水的遊客逐漸增多。7月6日,神瀑溝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個月來,景區實現400多萬元的營業收入。
  • 四川什邡:神瀑溝銀裝素裹 旅遊人氣爆棚
    四川德陽什邡市鎣華鎮石門村距什邡城區40公裡,屬省級風景名勝區,森林覆蓋面積達90%以上,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隨著冷空氣的襲來,半個月前,位於該村的神瀑溝景區就披上了皚皚白雪,瑞雪的到來,也讓當地村民對年底的收入更有了盼頭。
  • 想去什邡紅楓嶺、神瀑溝耍?現在有客運專線直達了
    (記者 張偉 通訊員 肖宇 張世浩) 日前,什邡開行兩條鄉村振興客運專線,分別從城區安順汽車站發車至當地鎣華鎮紅楓嶺、神瀑溝景區(圖),為遊客以及沿途村民提供出行便捷。近年來,紅楓嶺和神瀑溝景區逐漸成為廣大遊客出行的「打卡地」,但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沒有直達景區的客運專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當地近期開通了什邡城區至景區的兩條客運專線。「每條專線每天6個班次,一是服務遊客,二是方便沿途老百姓。」什邡市交通運輸集團客運二公司經理姜超說,截至目前,公司已投入19座中型商務客車8輛。
  • 西溪磐石大峽谷嘗到甜頭,眾籌打造又一鄉村旅遊景區
    4月12日,在瀏陽市田溪鄉村旅遊有限公司內,張坊鎮田溪村田村片區村民顏加友出資3000元,成了田村景區項目的「合伙人」。在當天舉行的田溪鄉村旅遊開發啟動暨公司成立儀式上,短短一上午就有30餘名村民現場入股。
  • 蹲點日記|即墨南裡村:省級「傳統村落」,要建「村民食堂」
    「當然有了,這些都是村民的家。」村民邢豔豔回答了記者的問題後說,幾乎每一個進村參觀的人都會問這個問題,「我們這個村本來就是古村落,很多房子都是祖上留下來的,前些年,有些村民修繕了房子。最近這些年,村裡開始保護,不讓村民翻建了。」
  • 新春走基層·駐村日記——「不盈利景區」的「致富經」
    2019年,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的「不倒翁小姐姐」行為藝術表演,一不小心就從抖音火到了全網。從開始的無人問津,到最火時遊客在寒風中排隊數小時,只為與「不倒翁小姐姐」握手,甚至很多人跳下網絡跳上飛機火車,專程趕到西安來看表演。這個不收門票的「景點」帶動了一座城市的旅遊,帶來了無法估計的經濟價值。
  • 四川「眾籌」景區走紅,203位村民集資2500萬建成,距成都95公裡
    說起我國的景區真是數不勝數,一到節假日人們總喜歡一些風水好的景區,賞景爬山。不過在我國各個地方的景區基本都是當地統一規劃建造的,當然也有一些是開發商建造的。不過最近在我國一個旅遊大省四川,有一個由村民捐錢一塊建造的景區爆紅,真的是讓人不可思議,這樣的事情真的是罕見,你們知道這個景區在哪嗎?一起來看看吧!
  • 年度美麗景區村:12.金華義烏市大陳鎮馬畈村
    2013年,由村民眾籌資金成立馬畈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致力於開發建設馬畈農業奇幻樂園。2015年5月1日,馬畈農業奇幻樂園正式營業,至今已接待遊客300多萬人,實現營業總收入4000多萬元。在這裡,有300畝花海、200畝水域、800畝山體,種植有大片的馬鞭草、金光菊、油菜花、波斯菊、格桑花、鬱金香等各類花草。
  • 「網紅村」景區大擴容 金華開發區湯溪鎮「越溪白鶴村」掛牌
    近年來,白鶴殿口村通過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尤其是打造厚大溪流域首個觀景長廊後,通過向村民眾籌方式,引進林間索道、卡丁車、水上遊樂這些項目,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不僅村集體增收20餘萬元,摘了「薄弱村」的帽子,還先後榮獲了省級美麗宜居村,省級鄉村休閒旅遊示範村、省級AAA級景區村莊、省級森林人家示範村、省級衛生村、全省基層低保規範化建設示範村、中國藍小記者實踐基地、新時代和美村、先進基層黨組織、五星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一舉成為金西區塊和我市鄉村旅遊業的一匹黑馬。
  • 湖北堯治河村:礦區變景區 村美群眾富
    □ 本報記者 王詩培沿著蜿蜒起伏的山路,記者來到大山深處的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堯治河村,只見這裡繞村小溪水流潺潺,磷礦博物館、農耕文化博物館依山而建,村在園中、人在景中,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 莆田新度鎮溝口村疑似建基站 引村民擔憂
    )昨日,有市民致電海都新聞熱線95060反映,在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溝口村,有人違規在村中建基站,距離附近居民樓過近,村民擔心基站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溝口村村幹部表示,基站建在村民的私人用地裡,曾試圖阻止,但阻止不了。記者聯繫中國鐵塔莆田分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多次撥打該人員提供的公司綜合部電話,均無人接聽。村民:基站離居民樓太近 擔心身體受影響昨日上午,記者走訪溝口村,在溝口村的天橋下看到了基站施工地,現場有多名正在休息的施工人員。
  • 經過20年的努力,這個景區火了|普者黑|景區|畢松雲|文化旅遊|丘北縣
    他的人生因此發生了改變,然而這個改變卻讓他兜了個圈子再次回到了普者黑。雲南普者黑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畢松云:「花了六千多塊錢,拿到了這個文憑之後呢,我就去參加縣裡邊的公務員考試,最後我考起了一個鄉鎮秘書的崗位。」正當他高興萬分等待分配時,趕上了丘北縣加強普者黑景區建設,全縣與旅遊相關的人員都陸續調往景區管委會。
  • 全椒縣黃慄樹村成立村民理事會 村民做主建家園
    2013年05月27日 04:55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分享到:   全椒縣石沛鎮黃慄樹村成立村民理事會,讓村民參與美好鄉村建設的決策、管理和監督。
  • 北京司馬臺長城景區旺季關停引發部分村民不滿(圖)
    本報記者朱嘉磊攝司馬臺長城景區關停一個月了。昔日,前來遊覽觀光的遊客讓緊鄰景區的司馬臺村熱鬧非凡。如今,這個有著500多戶人家的村子變得寂靜,昔日的飯館、民俗農家院空空蕩蕩,人們開始忙著找車搬家。景區停業的原因是司馬臺村要進行新農村改造,而且景區也要升級改造。如何補償、會不會毀了文物……人們心中充滿種種質疑。近日,記者走訪了司馬臺村,並就人們的質疑進行調查。
  • 網友搶著當「農場主」,松江這個村直播帶貨,火了!
    網友搶著當「農場主」,松江這個村直播帶貨,火了!日前,在小程序「羚裡間」直播室,一場名為「我在新浜有塊田」的眾籌直播正在進行,網友紛紛參與並留言。等待網友眾籌的是文華村的蓮稻共生稻田,此外參與直播帶貨的還有新浜有機大米、蓮花茶等農產品。「給我一份信任,還你十分健康。」「好吃不貴,眾籌入股不虧。」
  • 什邡馬祖村將農禪元素有機融合在村貌改造上——扮靚村落「顏值...
    沿著蜿蜒的村道來到什邡市馬祖鎮馬祖村,古寺老藤、黃門木窗、曲徑通幽……禪意十足的村落風貌讓人眼前一亮,獨具特色的禪食民宿院落依次散布在村道旁,房前屋後的格桑花點綴著整個村莊,按照「春耕、夏長、秋收、冬藏」四季變化打造的24節氣院落,彰顯出馬祖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也映襯了村民的生活。
  • 四川什邡「村霸」支書涉黑被判無期 一言不合就「斷電」
    什邡市公安局馬警官說,德陽、什邡兩級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聯合偵查此案。  1998年,年輕又能幹的電工李昌清,被選為松林村村主任。據廉潔四川消息,李昌清當選後,發現權力有點大。此後,便一心想成為村支部書記。2003年,又一次村兩委換屆選舉,李昌清此前安排的不正當手段,讓他順利當選松林村黨支部書記。  「當上村書記後,李昌清將原來的村幹部陸續清退。
  • 永康上壇村153位村民捐出30多萬建「門樓」
    永康上壇村153位村民捐出30多萬建「門樓」源稿: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20日 14:09:48 編輯:陳其欣記者 秦豔華16日,西溪鎮上壇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上壇村門樓落成典禮隆重舉行,舉辦了升旗儀式、門樓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