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從殺妻案到「恐男症」,誰在散播社會焦慮?

2020-08-06 澎湃新聞

澎湃特約評論員 陳禹潛

「這是要全社會恐男嗎?」

這句話是8月4日通報的南京失聯女生李某被男友殺害並埋屍案件中,相關新聞微博評論區最熱門的評論。此前,杭州失蹤女子丈夫許某某也向警方交代將其妻子殺害並分屍的行為,這條新聞同樣引起了大量微博女性網友的激烈討論,有些女性網友甚至覺得自己「已經日常恐男了」。

恐男症,一般來說指的是女性對男性或男性氣質的恐懼,也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種特異形式。通常來說,這應該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因某些心理刺激或生活經歷對與男性打交道感到恐懼和害怕,但是熱門新聞上的「恐男症」顯然不屬於這一種。

看到男性犯罪的新聞就開始對男性表示厭惡,明顯是將「恐男症」的概念泛化了。殺害伴侶的新聞無論如何駭人聽聞,到底是極端個案,不足以代表普遍的社會現象,推及個例到男性整體更是有著明顯的邏輯謬誤。但這樣相對極端觀點卻能得到數萬點讚和大量擁躉,足以見得這種類型的發言背後女性的焦慮市場已經成為社會現象。

從鼓勵中年女星再出道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到引發全民催女主離婚的熱播劇《三十而已》,這方面文藝作品的大受追捧其實已經反映了當前社會中一部分女性對現實偏見的不滿,而這樣的情緒甚至已經轉化成為了實實在在的消費市場。

從引發焦慮的直接原因來看,相當一部分女性的群體焦慮所反映的問題並非無病呻吟。平心而論,女性在社會、家庭方面確實比男性弱勢一些。而放眼身邊瑣事,女性面對大齡催婚、生育煩惱、職業困境等問題的概率也會更高。一些遇到問題的女性會將自己的經歷傳遞到網際網路上,這種焦慮就立刻從某個年齡段擴散到了全年齡段,喚起了大量有相似經歷女性的共情,通過共同想像構築了女性在網絡空間表達的的群體焦慮。

有這樣焦慮的不僅僅是女性,相對於「恐男」的微博和豆瓣,大量男性網民聚集的虎撲社區在一定程度上患有「厭女」症狀。彩禮、房子、車子等經濟因素造成的男性壓力,讓不尊重女性的言論在這裡大行其道,形成了與微博、豆瓣等社區主流觀點的鮮明對立。

由此看出,社交媒體的「圈子化」在社會焦慮散播的過程中也起到了「拱火」的作用。在多圈層的網絡空間,無論什麼樣的言論,在社交媒體中總能找到「臭味相投」的網友。現實生活中的鬱悶都能夠通過認同極端發言得到發洩,而且這些言論還能不斷通過「轉贊評」獲得更多的支持,這種現象構築了社群的「回音壁」。

泥沙俱下的極端言論,在自說自話的社群中形成話語的「深水漩渦」,通過情緒化發言不斷的捲入邊緣網民,滾雪球般的喚起共情,形成焦慮的情緒潮汐。最終就是,冷靜客觀的發言無人問津,標新立異的思想炙手可熱。

心理學上來說,人們本身就更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觀點,但要是不加思考的相信自己認為對的發言,那情緒就代替了思考,網上認同的「好姐妹」,遲早會變成要交的「智商稅」。

「恐男」也好,「厭女」也罷,破除偏見要的恰恰是互相理解與換位思考,而不是在自己的網絡圈子裡打轉,更不應該為了發洩製造對立和粗暴判斷。破除圈層成見,鼓勵相互理解,這仍然是當務之急。

責任編輯:李勤餘

相關焦點

  • 從殺妻案到「恐男症」,誰在散播社會焦慮?
    恐男症,一般來說指的是女性對男性或男性氣質的恐懼,也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種特異形式。通常來說,這應該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因某些心理刺激或生活經歷對與男性打交道感到恐懼和害怕,但是熱門新聞上的「恐男症」顯然不屬於這一種。看到男性犯罪的新聞就開始對男性表示厭惡,明顯是將「恐男症」的概念泛化了。
  • 杭州殺妻案後續:從許某某殺妻碎屍案看現在社會家庭的維繫
    杭州殺妻碎屍案主犯許某某鬧得沸沸揚揚的杭州許某某殺妻碎屍案,隨著案件的告破落下了帷幕男女自相認到結合成一個家庭,必須要經過一個情感階段。沒有結婚之前,是戀愛階段,戀愛階段產生的多是愛情。儘管有的男女結合不一定都是愛情,但是,在權衡利弊之後,能夠結婚,也會勉強各自有一點需求。而男女結婚之後,建立了家庭,愛情隨即便升華為感情。如果不能馬上升華為感情,家庭就會有隨時解體的危險。有的暫時維繫下去,也只能是名存實亡。二是家庭生活。夫妻結婚之後,馬上就進入了家庭生活。
  • 如何克服「恐男症」?
    恐男症(androphobia)指的是對男性或男性氣質的恐懼,也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種特異形式。
  • 一周三起殺妻案,全網「恐男」:遠離男性,女人就安全了嗎?
    又是藍色的警情通報,又一名妻子慘遭殺害上下滑動查看,圖源安嶽縣公安局此起彼伏的殺妻、殺女友案件,讓女性網友的情緒從「恐藍」逐漸滑向「恐男」。「中華男子魅力時間」「中國女子死亡圖鑑」圖源豆瓣不光是姑娘們恐,捎帶著部分男性也開始恐。圖源微博「恐男症」,怎麼就成了一種社會病呢?當我們說「恐男」時,恐的到底是什麼?
  • 被杭州殺妻案帶跑的節奏
    杭州「殺妻案」並沒有因警方主動回應關切,在案件尚未完全偵結的情況下披露重要信息,而使輿論焦慮緩解。「化糞池警告」的黃牌子成為調侃戲謔的爛梗,「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自莫憑欄」的老段子也翻出來了,都在助推「恐婚症」,連枕邊人都靠不住,還結婚幹嘛?天天想著黃牌子,日子也就沒法過下去。
  • 杭州「殺妻碎屍」案,四川「殺妻埋屍」案後:我決定結婚
    畢竟,杭州「殺妻碎屍」案,還未平息,四川「殺妻埋屍」案又起,似乎在向廣達女士宣誓著什麼一般,不少女士也會因此而被嚇到了吧。不過,了解了這兩起「殺妻」案之後,我決定結婚,因為之前的我是個恐慌主義者。但是,你個嫁進去的人,又覺得自己生活模式是自己喜歡的,要改那也是別人改,而不是自己改,可是,人的生活模式,哪裡是誰想改就能改的了的呢,又有多少人願意為了別人改變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自己改變呢。由於生活模式不同,思想層次不同,又缺乏溝通,也無法溝通的好,又彼此都看不慣彼此的一些生活習慣,因此,做兒媳婦的跟婆家人的關係,只會越來越差,很難越來越好。
  • 繼杭州殺妻案後又一起蓄意謀殺案
    7月9日早上十點,南京女大學生李某月離開家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家,這是小區監控最後一次拍到的她的身影。這起蓄意謀殺案不由得又讓小編想起了前段時間杭州發生的殺妻碎屍案,都是受害人的伴侶主導的一切李某月的表哥說,「也正是因為洪某沒有去過雲南,所以我們就沒有懷疑到他身上,也就沒有懷疑這是一個謀殺案,他的行為已經完全誤導了我們的方向。」洪某雖然才24歲,但心機卻深的可怕,殺人動機官方還並未通報,我們目前不得而知,但策劃實施這場謀殺案,很多細節不得不讓人細思極恐!
  • 杭州殺妻男曾家暴前妻,殺妻嫌犯事後買創可貼洗潔精
    一場牽動全國人民視線和輿論焦點的杭州女子失蹤遇害案有了重要進展,其實大家從一開始就已經把嫌疑人給確定了,畢竟自己家人失蹤了那麼多,還能那麼淡定的面對採訪和警方詢問,要說沒鬼誰都不信。當這個許國利被警方認定為「杭州女子失蹤案」重要嫌疑人後,另一樁懸案被提起:許國利前妻的閨蜜劉女士,其16歲的女兒樓某潔,在2002年於家中被殺,一直未找到兇手。
  • 孩子是否得了「恐學症」,您了解嗎?
    經心理專家分析,這類孩子實際上是得了「恐學症」。  恐學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兒童心理疾病,多見於7~12歲的小學生。由於學生害怕上學,害怕學習,具有恐懼心理,也稱為學校恐怖症。「恐學症」有三個特徵 1.害怕上學,甚至公開表示拒絕上學。2.發病期間,如果父母勉強孩子去上學,會使其焦慮加重,倘若父母同意暫時不去上學,則孩子焦慮馬上緩解。3.焦慮的症狀表現為:心神不定、惶惶不安、面色蒼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嘔吐、腹痛、尿頻、便急等。
  • 從杭州殺妻碎屍案,看3個隱藏在婚姻裡「細思極恐」的真相
    文/安若兮用溫暖的文字 點亮孤獨的靈魂杭州殺妻碎屍案,牽動了全國上下將近一個月的持續關注,隨著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我們忍不住唏噓感慨人性之惡的同時,那些隱藏在婚姻背後的「扎心'現實,似乎更加令人細思極恐。
  • 小學生謹防「恐學症」,做好3點消除上學恐懼症
    他從周一到周五,一起床就噁心,有時還會哇哇大哭,說自己一想到上學就頭疼、胃疼,一到學校就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沒辦法法堅持上學。有時孩子自己也很想來學校學習,可是一走近學校校門口就心裡難受,噁心想嘔吐。不過,這孩子一到雙休日,就什麼事都沒有了,該吃就吃,該玩就玩。小林爸爸說,我帶他到醫院檢查過了,醫生說孩子什麼毛病也沒有。」
  • 杭州殺妻案 | 成為「妻子」有多危險?
    可誰知道丈夫的賭債就像是一個永遠填不滿的黑洞,當王寧拒絕幫丈夫再還500萬賭債的要求後。懷孕三個月的她,被丈夫推下了懸崖。還有轟動全國的「上海殺妻案」。被害女性楊某某,是個漂亮、乖巧、職業良好的女孩。杭州殺妻案告破之後,米粒媽明顯感覺到,女性對婚姻的恐懼度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沒結婚的,看了這些新聞,已經完全不敢結婚了。結了婚的,現在都在小心翼翼地想:「我平時對丈夫會不會太兇了,我是不是應該對他好一點,有沒有什麼地方得罪了他,他不會突然對我起殺心吧?」
  • 杭州殺妻碎屍案細節曝光:身上沾著這個字的人,請務必遠離
    1震驚全國的杭州殺妻碎屍案,終於落下帷幕。來女士失蹤20天後,警方終於在化糞池找到突破口,經過十八個日夜的奮戰,揭示了其愛人許某殺妻並且碎屍的真相。在被捕的前一天,許某曾出入公共場所,兩次看向化糞池,細思極恐。
  • 這些真實案件,比杭州殺妻案更讓人恐懼
    掀起全民探案熱潮的杭州女子失蹤案,終於水落石出,原來是來女士的丈夫許某殺妻碎屍,被捕入獄,甚至牽連出早年的舊案。這是許鞍華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同樣改編自真實社會事件。>在杭州殺妻案告破幾天後,其他城市陸續出現殺妻案。
  • 杭州殺妻碎屍案,小女兒由誰撫養?
    杭州殺妻碎屍案,案情曲折離奇,真相殘酷,案件真兇抓住,來女士也算得到一絲安慰。現在最可憐的是年僅11歲的女兒,母親悲慘離世,身為惡魔殺手的父親恐怕餘生都不能再獲自由。 小女孩由誰監護撫養,未來生活如何繼續,是目前最應解決的問題。咱們首先來分析在法律上,誰具有監護權。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第一順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兄,姐,第三順序: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 世界大案要案紀實:上海殺妻藏屍案
    楊儷萍生前與丈夫的合照8月3日虹口殺妻藏屍冰櫃案犯罪嫌疑人朱冬朱冬馬上回答,倆人打算慶祝領證一周年,要出去玩幾天。「你老爸2月1號過生日你有空來嗎?」楊儷萍的母親有點生氣,初五做壽,所有家人都要到,女兒馬上回復「當然」。不過,打二人電話都關機。楊儷萍的表哥幫他們手機充值,以為是月初扣款手機裡沒錢了,還是聯繫不上。「是不是在睡懶覺?」
  • 大案紀實:上海殺妻藏屍案
    殺妻後,他用妻子的信用卡花掉將近20萬,用她的身份證與其他女性多次出入酒店。還向外界營造妻子仍活著的跡像。105天之後,他丈人生日,一個又一個電話催促他帶楊儷萍去參加生日宴,實在遮掩不住,才到派出所自首。
  • 馬上評|牛奶兌水了,可真的奶被誰喝了?
    馬上評|牛奶兌水了,可真的奶被誰喝了?之後,雲南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官方微博「大理旅遊度假區」發布調查情況通報稱,園方總部已辭退了該幼兒園園長,並立即組織全園幼兒到大理市婦幼保健醫院進行體檢。牛奶兌水看似「微不足道」,然而,一杯兌過水的牛奶卻毀壞了人心、觸碰了底線。牛奶裡多加一瓢水,少加一瓢水,一般人也很難看出來,喝兌水奶的又是幼兒園的孩子,根本不會質疑投訴。
  • 從偏執症到妄想狂,精神問題如何「製造」殺妻惡魔?
    7月份杭州許國利殺妻分屍案 案件告破前兇手還淡定地面對鏡頭接受採訪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因人挑唆而產生猜忌的案例在現實中也不難找到,2013年的「4.25南京富二代殺妻案」,源起於妻子懷孕期間富二代吉星鵬聽到的一些風言風語,導致他一直認為女兒不是自己親生的。然而當妻子家要求做親子鑑定時,他又臨時退縮拒絕前往醫院抽血。
  • 那麼可能是患上一種叫做「恐犬症」的病
    注意:「恐犬症」不是「恐狂症」,恐狂症是怕被感染狂犬病,而恐犬症是害怕一切狗,不論大狗小狗。恐犬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社交生活,尤其是在對狗狗比較包容的城市與社區。他們會如下圖所示,無限放大狗的攻擊行為,與造成的壞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