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悉招考政策
一定要熟悉招考政策,至少要把想報考地方的招錄公告通讀一遍,把職位表中的要求看一下,然後把自己的報考條件先弄清楚,比如學歷、學位、政治面貌、基層工作經驗等等。
國考一般大部分職位都不會限戶籍,但是有的省份省考會限制戶籍。所以考生決定要報考哪個地區的職位一定要符合這些省份的招考政策,不然肯定會連資格初審都不會通過,浪費時間。
如果想了解這些,可以私我諮詢
二、考慮地域因素
考生要充分考慮地域因素,報名時不能看見一個不錯的職位,或者說很適合自己的崗位就直接報考,其他的一些信息全都不在意。
比如家鄉在遼寧,結果報了一個廣西的職位。有些考生說機會難得,不報可惜了。建議這類考生理性思考一下,兩省相距甚遠,考上公務員後一個人遠離家鄉生活不容易。有些考生已經成家,在報考時就更要考慮地域因素。不要等到考上以後,工作以後又想放棄錄用或辭職再考。
如果想了解公考信息,可以私我諮詢
如果感興趣【轉發+評論+私信回復「了解公考」】找我領取公考基礎禮包
三、結合自身實際
每年公務員報名開始後,總有不少人考生向我們詢問在職公務員能不能再次報考。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不適合在職的這份工作。
比如有些職位招考時要求考生文筆佳,從事文秘崗,但考上以後發現自己不喜歡從事文字工作,厭煩寫公文。又或者有些職位要求考生吃苦耐勞,從事基層工作,但考生考上以後發現工作既瑣碎又繁重,覺得吃不消,不想幹。因此,考生在選擇報考職位時至少要粗略了解一下職位工作內容,另外還要了解報考職位工作地的地理人文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不要什麼也不管,覺得什麼事等到考上後再說。
不要等考上公務員後再後悔,好不容易考上了公務員卻是自己不喜歡的職位。即使下定決心重新報考,考上的機率有多大呢?而且有些崗位規定了最低服務期限,未滿服務期內考生就不得再次報考公務員考試。
如果想了解公考信息,可以私我諮詢
如果感興趣【轉發+評論+私信回復「了解公考」】找我領取公考基礎禮包
四、結合報名人數,避開熱門崗位(重中之重)
試想一下如果有兩個職位,職位有著同等要求,只有報名人數不同,一個已經有兩百多人報考,一個只有幾十個人報考,那麼你會報考哪個職位?很顯然是報考人數少的這個職位。因此建議考生在報考前可以先註冊帳號,在觀察幾天職位的報名情況後決定報考職位。
這一方法也不是百試百靈,有些職位前期報考人數少,後期會出現「井噴式」增長,這就需要多關注一下報名情況了,在報名尾聲時,如果報名中不公布報名人數,建議大家挑限制條件較多的崗位,避開熱門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