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日出臺的進一步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措施備受關注。針對市民關注的如何領取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相關問題,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今天回應,申領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前提是「生活困難」,申請救助前,須始終處於無工作狀態且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
近日,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全市社會救助相關工作作出進一步安排。根據相關規定,對生活困難的未參保的城鄉失業人員、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且連續3個月無收入的京籍和持有居住證的非京籍務工人員,經本人申請,由戶籍地和居住地所在區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
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申請一次性臨時救助金並不是只要連續3個月無收入就可以領取,還要看是否「生活困難」。比如,白領小張在疫情發生後賦閒在家,已連續3個月沒有工作,這種情況就不符合申領條件。
再比如,小李在北京一家餐廳打工,疫情發生後餐廳未開門營業,因此一直上不了班,目前連續3個月以上沒有收入,這種情況下,還要看小李是否符合民政部門認定的「生活困難」條件。
具體說來,本市戶籍申請人員,家庭經濟狀況須符合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認定標準;持有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申請人員,須為戶籍所在地低收入或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
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申請人須始終處於無工作狀態且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申請時,可直接向居住地所在街道(鄉鎮)提出申請,根據街鎮的要求準備相關救助申請材料。
此外,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救助額度根據申請人家庭和個人困難程度確定,一般不超過3個月低保標準。申請受理後,審核確認程序一般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
領取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您符合條件嗎?
問:小李在北京一家餐廳打工,疫情發生後餐廳未開門營業,小李因此一直上不了班,目前連續3個月以上沒有收入,是否可以領取一次性臨時救助金?
答: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救助對象主要包括兩大類,即生活困難的未參保的城鄉失業人員和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且連續3個月無收入的京籍和持有居住證的非京籍務工人員。申領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前提條件是生活困難。是否符合生活困難條件,由民政部門認定。同時,申請救助前須始終處於無工作狀態且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
問:本市戶籍申請人員與持有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申請人員,在認定標準上有何異同?
答:本市戶籍申請人員,家庭經濟狀況須符合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認定標準;持有居住證非本市戶籍申請人員,須為戶籍所在地低收入或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
問: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答:申請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可向居住地所在街道(鄉鎮)提出申請,根據街鎮的要求準備相關救助申請材料。
申領一次性臨時救助金還需經過相關審核程序。本人提交齊全申請和相關材料後,受理審核部門對申請人的家庭和個人經濟狀況以及失業未參保、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等情況,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進行核查,符合條件的方可救助。
具體辦理事宜,可以到戶籍所在地或居住所在地的街道(鄉鎮)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窗口諮詢,提前做好申請材料準備。
問:申請一次性臨時救助金,辦理周期是多久?
答:申請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在申請受理後,審核確認程序一般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
問: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救助額度是如何規定的?
答:救助額度根據申請人家庭和個人困難程度確定,一般不超過3個月低保標準。
此前報導:
北京:受疫情影響連續三個月無收入可申領臨時救助金
為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北京市近日出臺措施,加大對困難群眾的臨時救助力度。對生活困難的未參保的城鄉失業人員、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且連續三個月無收入的京籍和持有居住證的非京籍務工人員,可由戶籍地或居住地所在區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
日前,市民政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將符合條件的各類困難群眾納入救助範圍,切實兜住、兜牢、兜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
為嚴格落實各項救助政策和改革措施,本市將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救助範圍。對因無法外出務工、經營、就業,導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城鄉居民,凡符合低保條件的,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人員,按照低保標準的35%發放生活補貼。加強特困人員照料服務管理,調整完善特困人員認定條件,將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從16周歲延長到18周歲。
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困難群眾面臨的生活壓力和救助需求,本市還將進一步強化臨時救助的「救急難」作用,加大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力度。通知要求,要嚴格按照疫情期間實施臨時救助的特殊政策和措施,運用好先行救助、街鄉審批、一事一議等方式,及時有效解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發揮街道(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小、快、靈」的優勢,做到發現困難立即救助,有條件的地方可委託社區(村)直接實施臨時救助。
通知還要求堅持「凡困必幫」。對生活困難的未參保的城鄉失業人員、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且連續三個月無收入的京籍和持有居住證的非京籍務工人員,經本人申請,由戶籍地或居住地所在區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標準由各區根據實際情況把握。
為進一步提高救助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本市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辦理程序。疫情防控期間,暫停社會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定期覆審。凡通過本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和信息共享能夠獲取的信息,不得再要求申請人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對申請社會救助家庭的調查審核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為主,入戶調查可採用電話、視頻等非接觸方式進行。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琪鵬
編輯:孟紫薇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