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我的個人微信,如需進一步溝通,請加微信。 下面是我的公眾號「Openstack私有雲」,如有興趣,請關注。
如果稍微關注過Openstack的人都知道,Openstack體系太龐大了,裡面涉及到的組件也太多了,簡直不知道怎麼下手,特別是對於Linux方面知識不是特別了解的人,要搭出一套Openstack環境或者決定在實際生產環境使用,簡直是不可能的。難道沒有更簡單的方法,不用非要將Openstack的基礎組件都一一學習了解,再緩慢的、蝸牛爬似的去安裝測試使用?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使用前輩趟過坑測試使用過後提供的ISO安裝鏡像。詳細的安裝鏡像說明詳見「openstack 之 kolla安裝鏡像」
其實我就是這樣過來的,從剛開始的聽說過Openstack被吸引,然後想實際生產系統嘗試使用,上官網看資料,根據官網的資料一步步的做實驗,遇到無數個坑,發現社區裡面其實很多資料多多少少都有些問題,如果不是自己親自做實驗去驗證,真的沒辦法放心。因為說到底,社區是不會為你最後落地的軟體運行負責的,如果有錯誤有bug,最多後面有人發現了,然後將這個bug修復然後說一聲sorry,這個bug到現在才發現,哦,錯了,連sorry都不會說 。當你滿懷激情去測試更多的高級功能,比如資料庫組件trove、大數據sahara組件、HA功能等等的時候,發現總是有一些問題攔住你,最後去看,可能就是你當時使用的版本就是有bug,所以,了解一些社區動態還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哪些組件是經過驗證的,有多少實際生產案例在使用,有多少開發力量在維護。
我好像又有點偏題了。話說回來,如果有更快更簡單的安裝Openstack的方法,那就是直接使用前輩經過驗證的穩定可靠的ISO鏡像鏡像安裝,這裡說的經過驗證表示經過驗證可以安裝成功,穩定可靠說的是安裝出來的Openstack的相關組件是穩定可靠的。下面說說這種安裝方式為什麼是最簡單的:
1、安裝鏡像就和VMWare產品的安裝鏡像一樣,直接下載到本地,然後安裝一個節點,就像VMWare通過安裝鏡像安裝一個ESXI節點一樣;
2、你只需要下載一個安裝的ISO鏡像,當你部署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節點的時候,直接通過這個ISO鏡像安裝的第一個節點就能完成(內含cobbler及安裝源);相當與你只要安裝第一個節點後,你的第一個節點就是一個安裝伺服器了,裡面包含了所有Openstack組件的安裝源以及其他節點作業系統的安裝源;
3、你不需要聯網,只需要這個安裝ISO鏡像。是的,沒有搞錯,你需要聯網去下載沒完沒了的各類yum安裝包,下載沒完沒了的pip安裝包,下載沒完沒了的docker容器鏡像,等等等等,因為這個安裝鏡像將需要的所有安裝包都全部打包在裡面了;
4、通過靈活的配置可以滿足不同的Openstack私有雲需要。你可以只安裝一個節點的物理宿主機,也可以多個;你可以選擇不需要HA高可用,也可以使用高可用;你可以使用分布式存儲ceph,也可以不使用;你可以選擇特定的Openstack組件,比如只需要用計算nova、塊存儲cinder、網絡neutron這幾個組件搭一個基礎的虛擬化平臺,也可以選擇sahara大數據、ironic裸金屬等其他一些高級功能;
最後補充一點,我提供的安裝ISO鏡像是採用現在社區推薦使用的kolla安裝方式。
好了,如果動心,就找一臺伺服器作為實驗環境實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