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豐年村街道黨工委堅決落實黨中央和市委、區委各項決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堅決扛起屬地責任,以「二三四五」工作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有力維護全街疫情防控良好局面。
二個「超前」,加強謀劃部署
(一)「超前」謀劃部署。1月21日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制定出臺《豐年村街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成立豐年村街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環境整治、物資儲備、緊急處置等7個專項組,建立分工明確、規範有序、運轉高效的防控指揮體系,強化各社區、各科室間協作配合,全面壓實疫情防控責任。
(二)「超前」籌備物質。1月22日物資保障組火速著手準備,做到兩個「確保」:提早為街道和社區購買消殺噴霧器和10箱消毒液,購置6000個醫用一次性口罩,確保街道機關、黨群服務中心辦公區域病毒消殺和辦公人員安全防護到位;提早購置5個紅外線體溫測試儀和20個水銀體溫計,確保及時對機關、社區工作人員和外來辦事人員進行體溫監控。立即讓食堂採購蔬菜、糧油等物資,為大年初三全員上崗提供堅實保障。
三個「創新舉措」,提供有力保障
(一)實行「雙組長」制,堅持以上率下。由街道黨工委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共同擔任指揮長,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指揮。自臘月二十七至今堅持雙人在崗,推動各項任務舉措一律落到底、一律清單化、一律馬上辦、一律求實效,有力推動各項防控任務落細落實。
(二)實行「一區一策」,嚴格閉環管控。結合各社區實際情況,在實行「車證、人證」兩證基礎上,創新實行「一區一策」工作舉措。針對老舊小區「無物業、無圍牆、出入口多、管理難度大」的特點,在重點小區出入口加裝鐵門、圍擋,對出入口進行封堵,其中豐年裡社區將5個小區的20個出入口整合成2個出入口,麗新裡社區6個小區的15個出入口整合為2個出入口。針對樓棟少、居民少的小區,充分利用「地緣熟、人緣熟」的優勢,和機關幹部共同做好「人、車」識別。對於有臨時菜市場的小區,做到固定時間、固定攤位、固定管理人員,保證蔬菜、水果、米麵糧油等基本物資供應。對於有臨街商鋪的小區,強化網格員和執法隊責任,對街域內192家商鋪及菜市場 「一日雙巡」,確保登記到位、檢查到位。
(三)建立「夜查」機制,強化責任落實。從大年初三開始將夜崗時間延長至晚21:00並確保24小時防控。建立領導幹部「夜查」機制,街道12名處級幹部輪班,於每晚19:00-21:00到街域內4個社區16個值守點位進行檢查指導,發現問題現場糾正解決。同時,街道紀工委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對街道和社區落實疫情防控部署、履行防控責任、黨員幹部作風等方面開展監督檢查,助力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紮實開展。
四級「包聯體系」,層層壓實責任
建立「處級幹部—機關幹部—社區書記—網格員」四級包聯責任體系。一是兩個「一把手」作為指揮長全面領導指揮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紀工委負責同志牽頭監督檢查疫情防控落實情況,其他9位處級幹部對包聯社區負總責,做到每天到社區一線研判工作、指導檢查、協調推動。二是機關幹部下沉防控一線把守「卡口」,做好「詢問、登記、測溫、消毒」四項工作,尤其是對外地返津人員做好詳細盤問;三是4個社區書記履行社區屬地責任,做好重點人群隔離觀察「一人一檔」;四是社區網格員包幹到戶,做好信息排查登記、重點人員管理服務、防控宣傳等工作。形成每項工作都有領導負責、每個風險點都有人防控的責任閉環。
五股「戰『疫』力量」,凝聚強大合力
統籌整合市區街機關下派幹部、共駐共建黨員、志願者、物業保安和街道企業五股「戰『疫』力量」,組成近300人的社區疫情防控隊,堅持24小時門崗值守。下派幹部從早7:00到晚21:00分布在全街16個值守陣地上,物業自有38名保安和街道新聘用22名保安24小時全天候在崗。市區街機關值守幹部採取值守陣地「承包製」,93名街道機關工作人員和13名選調生全部下沉到一線上崗值守。共駐共建單位區紀委監委黨員加入幫扶社區值守隊伍。80多名志願者堅持每天在崗,30多名志願者根據個人情況聽從社區黨組織安排。壹零伍智慧社區服務中心免費提供早餐車作為防疫執勤點,天津萬陸騰達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捐贈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質,普瑞坤檢測有限公司免費為7個小區進行消殺作業,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來源:東麗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