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英語,現在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硬核的教育需求了。7歲前的孩子數理邏輯思維尚未開發完全,可他們的語言思維卻基本健全。在很多家長看來,這個階段給孩子學英語,就等於給孩子以後學語文、數學省時間。
然而市面上的少兒英語類課程繁多,很難說哪家比哪家好。
作為一個資深的教育課程測評師,一個幫數百位孩子選過課的超級奶爸,我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少兒英語到底該怎麼選!
·選課時我要注意些什麼?
·挑機構還是挑老師?
·如何做到選課時心中有數?
·春華總結
一、適合別人的課,一定適合我嗎?
你是不是也經常聽朋友說:「我家孩子在XXX上課,效果可好了,你要不要把你孩子送來一起啊!」
嗯,沒錯,你的朋友一定沒有騙你!作為新手家長,他們也不具備調研、分析一些教育機構優劣勢的能力,能做的無非是聽朋友推薦,看機構品牌。
可問題是,適合別人的課,一定適合你家孩子嗎?
去年杭州學而思有個明星班,緊俏的不得了,報名要排隊,據說黃牛那兒拿個號好幾千。我的一個朋友花費千辛萬苦求爺爺告奶奶的,給自己閨女搶了個名額。
老師是好老師,課程是好課程,可他閨女一去上課,蒙了。
人家給每個孩子都準備了兩個位置,一個孩子坐,一個家長坐。孩子上課聽課,家長幫忙做筆記,課程結束以後,家長回家還要再給孩子講一遍。
班上的同學,幾乎各個都是年級前十,所以老師課講得飛快。而她在班裡只是中遊,別說跟上老師的思路,連筆記都來不及記。
這樣的課,不能說它不好。但對於成績不是拔尖的孩子來說,白花錢、浪費時間、且會毀掉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所以,教育類課程是個非標產品。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你。5000塊的手機一定優於3000塊的手機,但5000塊的課程未必好得過3000塊的課程。實力上,我能給這些機構分出個一二三來;可課程上,沒有最好的課程,只有最適合自己孩子的課程。
二、挑機構,還是挑老師?
機構起的是什麼作用?家長和老師當中的中間商麼?
對於有些小機構來說,確實是的。這樣的機構裡,家長們挑的確實只是一個老師。
可對於一些大機構來說就不是這樣了。
家長可以把學而思、新東方、VIPKID這些機構想像成一個中央廚房,它規定了每個菜的樣式、用料,每個老師就相當於分店的廚師,決定最終的掌勺。
廚師重要嗎?當然重要!
但是家長要明白一個道理,再垃圾的機構,也能找出好老師;再好的機構,也有人濫竽充數。挑老師雖然累,但辛苦點兒,總能一勞永逸;但挑老師之前,更重要的是這家機構是否適合。
它在用什麼教材?
它適合走體制外路線的孩子還是體制內升學的孩子?
它的課程進度是偏快的還是偏慢的?
它需不需要家長課外大量陪同?
......
這些遠不是老師能決定的,而這些卻是家長真真切切要考慮到,且確實能影響到孩子學習效率的一點!
所以,挑對了機構,你總能在裡面找一個好老師;而挑錯了機構,就很難有後悔的機會了。
三、選課,為學習規劃服務!
每個加我微信諮詢我選課的家長,或多或少我都會問他們對孩子的學習規劃。大多數走到哪兒算哪兒。
都是上過班的。有規劃的工作和沒規劃的工作,用力差不多,效率卻差很大。
孩子的學習也一樣。我的家長群裡的一個家長就是有規劃的典型。他孩子今年三年級,三歲的時候他就為他定下了小升初的規劃。她計劃讓孩子考取上海JH初中,那意味著孩子要在五年級達到劍橋五級中PET(第二級)水平。
同理反推,孩子三年級要爭取考過劍五的KET,一二年級要刷劍少starter、mover的盾...
再反推,輔助這些,課外學習要走什麼方向,哪套教材,平時每天需要做多少練習等等...
有了這些規劃,再選補習班,心裡能沒數嗎?
我說這些,不是要讓每個家長都去攀比自家的娃,但家長心裡至少要清楚,你希望讓孩子成為牛娃,還是Top of the class,或者是跟上班裡的平均水平?要達到這個水平,我需要在課外學習中輔助些什麼?
盲目地選課,才最容易掉進機構的營銷陷阱。
四、春華總結
當家長們理清了上面三個大概念以後,我要在什麼階段,給孩子選什麼樣的課程,大致都會有數。
有人說:「春華老師,選個課怎麼這麼麻煩。」當然麻煩!選課不光是買一個商品,家長買這個商品的核心願望是搞定孩子的學習。而實現這個願望,從來就不簡單。
上面說的三條是宏觀的,還有諸如:
各家機構都有哪些慣用銷售套路?
如何在試聽課的過程中挑選最契合孩子的老師?
選歐美外教還是菲教?小班課還是1對1?
輕課和非輕課怎樣搭配才最省錢效果最好?
該怎樣最大化的薅機構的羊毛?
......
這些我都會在後續的文章中跟大家解讀。
我是春華,家長身邊的課程測評師!你的朋友圈需要一個像我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