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所雙一流大學的6次更名潮,最多改10次,4所改名又復原

2021-01-12 騰訊網

一、高校更名的6次浪潮

1.1903年,「洋務運動」後,學堂改高等學府,比如天津大學;

2.1920年,高等師範改為大學,比如武漢師範更名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

3.1937年,在抗日風烽煙中合併成立,比如清華、北平大、南開合併為西南聯大;

4.1949年,解放後接受改造舊的國立大學,比如國立中央大學更名南京大學;

5.1995年,推行211大學評比,促進大學的大洗牌,比如復旦合併上海醫科大學;

6.2000至今,更名主要模式為地域改大、改變性質「高專-學院-大學」,引用流行詞。

西南聯大

二、42所雙一流高校更名次數:

1.更名10次:北京師範大學、湖南大學;

2.更名9次:東南大學;

3.更名8次:南京大學、山東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4.更名7次:武漢大學、蘭州大學;

5.更名6次: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四川大學;

6.更名5次:中山大學、新疆大學;

北師大

7.更名4次:清華大學、上交大、西安交大、南開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雲南大學;

8.更名3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重慶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9.更名2次: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10.更名1次: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11.更名0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南大學、鄭州大學 。

東南大學

三、改名後又「回歸初心」的4所高校

1.東北大學(1923開始,歷經70年後改回)

2.四川大學(1950開始,歷經48年後改回)

3.南開大學(1919年開始,歷經30年後改回)

4.華東師範大學(1951開始,歷經29年後改回)

東北大學

相關焦點

  • 42所雙一流大學改名史,究竟哪些大學改的名字次數最多?
    在第一輪雙一流評估以後,原39所 985高校全部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中湖南大學、東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被降格為世界一流大學B類高校,而鄭州大學、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則升級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B類高校,其他985則全部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
  • 大學改名就好招生?這所雙一流大學改名後錄取分數線不及二本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名單,截止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不含港澳臺)。其中,794所高校在1981年後至少改過一次名字,改了兩次、三次名的學校也不在少數,而剩下的學校裡,還有324所是在1981年後才成立的。這意味著,從1981年到2017年,僅有125所大學的校名傳承至今。42所雙一流高校沒改過名的僅三所。
  • 這所大學,建校124年,17次更名,最終進入「211」、「雙一流」
    我們在高考填志願時,很多人習慣從學校校名來判斷一所學校的實力。所以,我們的很多大學都熱衷於改名,都希望改一個「高大上」的名字,有的甚至多次改名。說到大學更名,這所大學不得不提。它創辦於1896年,至今已有124年的歷史;發展歷程中,因為種種原因,被迫多次遷址辦學;前後歷經17次更名,被網友戲稱我國大學「改名王」;雖然發展非常艱難,但是,這所大學一直非常注重學科能力建設,最後,成功入選「211工程」、「985平臺」、「雙一流」建設高校,這所大學就是——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大學愛改名?有高校改名18次「換個校長換個名」
    中國高校有多愛改名?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名單,截止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不含港澳臺)。
  • 經歷6次「改頭換面」,這所老牌高校,終於躋身「雙一流」大學
    歷史上6次更名,終成「雙一流」高校創辦前身:1924年8月,私立青島大學創辦。可惜由於國內軍閥混戰不斷,校長被逼離職,學校的運行也變得十分艱難,最終只好停辦。第一次更名:1930年4月,國民政府教育部籌辦的國立青島大學正式成立,而校址就選擇在原來的私立青島大學。此時的大學內有文理兩大院系。
  • 42所世界一流大學和137所大學雙一流學科名單
    雙一流大學建設包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重在大學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重在大學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名單可知,首批國家雙一流大學名單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這95所只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當然前面42所世界一流大學也都是有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
  • 江蘇新增一所「師範類大學」,前後經歷四次改名,選址不在省會
    這所大學落戶於江蘇「常州」——江蘇職業技術師範學院,雖說看這個校名當地人民會覺得非常陌生,但其實這所大學早已存在,只是在改名後成為「江蘇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原名是我們熟知的「江蘇理工學院」。該校是一所公立大學,前後經歷過四次改名,前身是「常州職業師範學院」,1987年更名為「常州技術師範學院」,2002年命名為「江蘇技術師範學院」,2012年改為「江蘇理工學院」,如今改為「江蘇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已經是第五次改名。
  • 6所改名失敗的高校 其中5所211 網友:改回來吧!
    一個學校擁有好名字,無形中為自己帶來不少生源,但是如果是一個較為差勁的校名,結果就不好說了,比如這6所學校,因為改名字,而名氣大跌,5所都是211.2、東華大學這所學校在上海,是一所211,雙一流高校,這所學校的前身是1912年創辦的紡織染習所,學校是國內較早,效仿美國費城紡織的專科學校,這所學校是培養中國紡織人才的開端,學校曾用名:中國紡織染工業專科學校,中國紡織染工程學校、中國紡織工學院、中國紡織大學。在1999年改名為東華大學。
  • 湖南這所大學,歷經9次更名,現在剛升為一本,適合壓線一本撿漏
    大學改名是一件很稀鬆平常的事,我國絕大部分大學都有過改名的經歷,一般而言,大學改名也不是憑空說改就改,它需要達到一定的條件,經過主管部門的允許後方能改名。今天,筆者借著大學改名這個話題,跟同學們介紹一所湖南的好大學,她就是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簡稱「湖南財院,它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許多湖南人估計都不知道省會長沙還有這麼一所大學存在。這所大學在湖南的地位本來很不起眼,一直都是默默無聞,但近日卻突然聲名大噪,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2018年42所雙一流大學在校生人數排名,鄭州大學躍居第1!
    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興起的那次高校合併潮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很多高校通過那次合併才崛起來的,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四川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這些大學首先從規模上趕了上來,其實力自然就提升了。雖然小編不太認可這種大學建學模式,但大學得到的好處確實是實實在在的。一所大學在校生人數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的規模和實力,雖然並不是呈完全的正比,但這種優勢在大學排名的時候體現的最為明顯。
  • 這所大學歷經六次「更名」,每次更名都是蛻變,最終成為985
    這所大學歷經六次「更名」,每次更名都是蛻變,最終成為985到現在為止,我國共有3000多所高等教育學校,所以在高考結束以後,不管是哪個分數段的學生,都有許多大學可供選擇,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和喜好,選擇一所自己最心儀的大學。
  • 中國最好的大學:42所一流大學,95所一流學科大學,25所雙非院校
    2、雙一流B類大學6所所原先985大學中3所大學被降級,它們是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又增補了原先211大學中的3所大學,它們是雲南大學、鄭州大學和新疆大學,一共為6所大學。137所 包括42所雙一流大學和95所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 42所雙一流、39所985、116所211大學,在雲南的錄取分數線
    因為42所世界雙一流大學,是原先的39所985大學,加上雲南大學、新疆大學和鄭州大學。所以這裡,我們就列舉42所雙一流大學的錄取分,不單獨列舉985高校的錄取分了。42所雙一流大學在雲南的原始志願最低分 116所211大學在雲南的原始志願最低分 開瑞老師提醒大家原始志願最低分,不包含第2次徵集志願的錄取分最低分,也不等於專業錄取分!
  • 42所雙一流、39所985、116所211大學,在雲南的錄取分數線
    因為42所世界雙一流大學,是原先的39所985大學,加上雲南大學、新疆大學和鄭州大學。所以這裡,我們就列舉42所雙一流大學的錄取分,不單獨列舉985高校的錄取分了。42所雙一流大學在雲南的原始志願最低分
  • 四川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四川開放大學。國內高校誰是改名狂魔?
    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的通知》(教職成〔2020〕6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地方廣播電視大學更名工作的通知》(教發廳函〔2020〕50號),同意四川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四川開放大學,其主要職責為服務我省全民終身學習,推進我省開放教育體系建設,探索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融合發展。
  • 6所改名成功的大學
    一所學校的校名是很重要的,關乎考生對這所大學的第一印象,好的校名往往能吸引更多的考生報考,很多校名改得成功的大學,高考錄取分數直飈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6所改名十分成功的大學!                     6所改名成功的大學西南醫科大學的前身是位於四川瀘州的瀘州醫學院,是一所地級市的醫學院校。為了提高生源質量,瀘州醫學院先是改成了四川醫科大學。
  • 3所大學更名最值得反思,一所更名後又被迫改回去
    更名最成功的中國海洋大學由此,中國海洋大學迎來了最為輝煌的10年發展時期。如今的中國海洋大學也成功入選「雙一流」,成為熱門高校之一。其次,說一說更名失敗的東華大學,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國內還有這麼一所211工程大學。東華大學最初叫華東紡織工學院,後來有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最後更名為現在的「東華大學」。
  • 國內改名最失敗的6所大學,明明實力強勁,卻往往被誤認三流大學
    國內改名最失敗的6所大學,明明實力強勁,卻往往被誤認三流大學中北大學一提到中北大學,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一所什麼類型的高校。這所大學的前身是太原機械學院,曾經和南理工、北理工齊名。後來改名為華北工學院,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名字,至少還佔據著華北這一大片區域,名字也算是朗朗上口。但在高校改名潮之後卻選了中北大學這個名字,這就讓人看不懂了。不過改名後這所大學就銷聲匿跡了。中北大學依山傍水,學校的風景還是很不錯的,硬體設施非常齊全,其師資力量也非常強。
  • 國內第六所海洋大學即將誕生?這所要改名的高校很不簡單!
    另外三所海洋大學雖然沒有被納入「雙一流」建設,但都比較受考生歡迎,實力也比較受認可。這五所海洋大學都是「年輕」的高校。中國海洋大學的校名是2002年才正式啟用;廣東海洋大學最早為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中間改了好幾個校名,2005年更名為廣東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的前身為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的前身為大連水產學院,2010年才使用大連海洋大學的校名;浙江海洋大學原名舟山水產學院,2016年才開始使用現名。
  • 這三所高校經歷3次以上改名,有兩所大學從二本改成了211大學名
    縱觀國內院校的發展歷程,多數大學的名字經歷了改變的過程,比如雙一流大學之中的四川大學在初次院校調整中,由原來的四川大學和原來的成都科技大學合併而成,但是在大學的名字上並沒有保留原名,而是叫四川聯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