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是以牛奶為原料,經過巴氏殺菌後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發酵劑),經發酵後,再冷卻灌裝的一種牛奶製品。目前市場上酸奶製品多以凝固型、攪拌型和添加各種果汁果醬等輔料的果味型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優點,而且某些方面經加工過程還揚長避短,成為更加適合於人類的營養保健。——百度百科
上面所給出的酸奶概念僅供參考,因為其中存在部分錯誤。例如,酸奶消毒殺菌的方法不只有巴氏殺菌;酸奶由牛奶為原料進行再加工,那麼肯定有利有弊,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所有優點否認客觀規律,揚長避短刻意引導消費。但我們今天主要是討論自製酸奶的利弊,這個問題日後再談。之所以附上這段百科定義,是想讓大家先對酸奶有個大概概念。
自製酸奶是指用純牛奶、酸奶發酵劑等材料自己製作的酸奶。用料和做法簡單,營養豐富,含蛋白質、乳酸菌、鈣等營養物質。——百度百科
上面給出的是自製酸奶的定義。雖然也很不嚴謹,但至少算是個參考。接下來,我們就對應這個定義,來解析自製酸奶的利弊。
我相信,大多數萌發自製酸奶念頭的朋友,恐怕都是源於這三點考慮或其中一部分:1.市面上賣的酸奶含有添加劑之類的東西,不安全;2.市面上賣的酸奶加工過程看不見,不放心,害怕不衛生;3.市面上賣的酸奶,太貴了。
而這三點考慮,其實可以歸結為兩點:質量和價位。
1.作為一名接受了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教育的食品人,我先來跟大家談談質量。食品添加劑在按照規定添加的情況下,對人體無害而且可以提供產品質量。國家對於食品安全的把控標準與力度,也遠遠超出大家的想像。正規企業的加工過程,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嚴謹衛生。
有人可能會提到前幾年的一些食品安全問題,那我在此就要說了。首先,大家所知道的很多食品安全問題純屬謠言;其次國內的食品企業及產品真的很多,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絕對的事情,我們只能減少惡性事件發生的概率。有個例很正常,這並不能代表我國食品不安全。當然,我們還是會為了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來竭盡全力。
自製酸奶是指用純牛奶、酸奶發酵劑等材料自己製作的酸奶。其實不止純牛奶,用奶粉衝出來的復原乳也是可以的。但又不是每個人家裡都養了一頭奶牛,這個奶不要去市面買嗎?奶粉更得去市面上買了。那些覺得市面上酸奶不安全的,買來的純牛奶或奶粉就安全了嗎?這不是掩耳盜鈴嗎?
而這個菌種(酸奶發酵劑)……人家企業有研發工程師,有實踐經驗,你的菌種就比人家的好?要是你的菌種真的好到你以為的包治百病、延年益壽(比如之前的網紅,雪蓮菌),為什麼沒有相應的正規產品?人家企業都是傻子嗎?而且,自己發酵菌種給自己吃是很不安全的。第一,你的菌種可能就對人體有害(還是剛才那個雪蓮菌,網傳北京農學院某教授曾對其做過詳細研究而得出的這個結論);第二,家裡發酵無法做到工廠發酵的衛生條件,特別容易引入雜菌。
還有,好多人做完酸奶後還要往裡邊加一些調料吧,像糖了什麼的。如果你覺得食品添加劑一定有害的話,你就不能加這些東西。因為啊,我們平時所吃的調味品,包括油鹽醬醋,都是屬於食品添加劑的。
最後,用料和做法簡單,營養豐富,含蛋白質、乳酸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你具備一定的微生物學或食品科學基礎,那這些可能是適用的。可對於一般人而言,想吃到安全的自製酸奶,用料和做法已經很麻煩了。而想讓自製酸奶具備比市面酸奶平均水平更高的營養成分,難度就更大了。
2.至於價位……現在的純牛奶、奶粉都也不便宜啊。再加上還要找到合適的菌種,不僅沒比直接買便宜多少,還費事。
最後來總結一下。對於一般人來講,是不推薦自製酸奶來喝的。第一時間成本精力成本太高,第二質量和安全都沒有保障。如果實在想自己做酸奶來喝,那也要先掌握相關的微生物和食品科學基礎。注意,是掌握不是了解。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畢竟是自己吃的東西,要對自己負責。
簡潔有趣的科普,為你帶來深刻嚴肅的思索。這裡是質子移動力,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