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首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2021-01-09 碧輝騰樂

1月15日,教育部宣布我國將推出首批入選課程以本科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為重點的「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創新創業課以及思想政治課程,入選的課程從整體上代表了當前我國在線開放課程的最高水平。490門課程中,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為主建設的344門課程入選,佔比70.2%。目前中國慕課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在我國廣大的高校中,每個學校都有各自主打的優勢學科,也有赫赫有名的專家,即便是不少非「雙一流」高校,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科領跑全國,甚至全世界。然而一直一來,這些優勢學科、豐富知識一般都只對本專業的學生開放,對外的開放程度並不大,間接造成了優質的教學資源未能得到良好推廣的局面,對知識傳播、學科提升、學術交流並無益處。

而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可以說是大勢所趨,通過整合各大高校的優勢資源,以網際網路為橋梁、媒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最優質、最先進的思想理論薰陶,足不出戶便能學習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知識。

據悉,教育部還計劃,一直到2020年,以國家名義推出30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1000個「示範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進一步提升國民教育水平,實現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最大化運用。

然而,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得到有效推廣的同時,也不能盲目樂觀,畢竟這個課程成效究竟多大、輻射範圍究竟多廣、公眾的認可度究竟多高,還需要時間來佐證、實踐來打磨。現如今便有兩個問題函待解決了。

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與傳統課堂教育不同,網際網路教育缺少課堂學習氛圍和老師監督,無法掌握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學到並掌握的知識情況,常見的考核形式幾乎行不通,這就要求學生發揮好主觀能動性,積極學習渴求的知識,否則成效很難保證。同樣的,傳統高等教育專業導向明確,該學什麼課程、該做什麼實踐都有固定的要求,不被學生的興趣左右,但線上教育很容易受學習興趣的引導,造成「偏科」嚴重、系統性不強。

另一個是「教學端」的問題。網上教學,自然也會面臨知識更新、理論完善的過程,這也對課程資源的維護提出更高要求,如果知識點始終停留在原有層次,得不到及時豐富提升,反而對教育發展不利。同時,進行「傳道受業」,自然就有「解惑」需要,而1個名師很可能對應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個學生,這樣的師生互動開展起來要求何其高?對教師而言,首先要保證的應該是傳統教學的效果不打折扣,這就對教師的工作強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此可見,如何讓「精品開放課」辦得好、辦得優、辦得群眾滿意,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值得高興的是,490門課程的上線,已然打通了教學資源覆蓋全國的「任督二脈」,也為下一步各項服務性、保障性工作的開展夯實了基礎,更是對我國的人才強國戰略、追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可以期待,不久的將來,教育教學資源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必會更加深入,線上的學習體驗也必能更加優越,我國的整體學術、科研氛圍也必將大幅提升。社會各界一定要珍視「精品開放課」的有益實踐,用努力學習、積極實踐來回應、支持國家送上的「知識紅利」,不斷提高知識深度、思想維度、能力水平,為發展和進步積蓄磅礴之力。

首批課程堅持「學生受益第一、開放共享為先」的基本理念,重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重構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強化線上與線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跨區域、跨學校推動東中西部高校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在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有12門在國際著名平臺上線的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將推動更多高水平大學的優質課程上線國際平臺,參與國際競爭。

相關焦點

  • 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深度解讀
    1月15日,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導,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主辦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推進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正式公布了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此次認定為世界範圍內首次國家層面認定舉措。
  • 教育部推首批四百九十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教育部推首批四百九十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2018-01-16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報北京1月15日訊(記者 焦以璇 柴葳)教育部今天召開2018年首場新聞發布會
  • 我校5門課程立項為首批四川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我校5門課程立項為首批四川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為順應「網際網路+」國家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應用共享,切實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四川省教育廳2016年11月正式啟動「十三五」高等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計劃2016-2020年期間評審認定600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專業課程(含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
  • 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情況介紹
    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情況介紹 2018-01-15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一、推出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背景   2012年以來,作為網際網路和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迅速在世界範圍興起,這種新型課程及教學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時空界限、學校的圍牆,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
  • 北京大學21門慕課獲評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寫好高等教育「奮進之筆」,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改革,示範帶動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深入發展,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推進會在京舉行,全面總結近年來我國在線開放課程的成績和經驗,對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出席會議並講話。
  • 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名家名師領銜課程...
    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名家名師領銜課程佔70% 2018-01-15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孫競) 教育部今天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
  • 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在渝高校8門課程入選
    重慶日報訊 (記者李星婷)1月1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全國在校學生均可在線選修學習,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其中,在渝高校共有8門課程入選。
  •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特色與優勢
    教育部於2018年1月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了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線開放課程也被稱為慕課,首批入選的490門課程包括468門本科教育課程和22門專科高等職業教育課程,以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為重點,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創新創業課以及思想政治課等。
  • 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公布 名單實行動態更新
    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公布 名單實行動態更新 2018-01-15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5日消息(記者 沈靜文 見習記者 萬存靈)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
  •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學堂在線官網入口
    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快來充電!】昨天,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68門本科教育課程+22門專科高等職業教育課程,以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為重點,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創新創業課等。戳連結,聽院士、名師、長江學者講課啦→學堂在線-最大的中文慕課(MOOC)平臺分享!
  • 高教司吳巖司長在「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新聞發布會」上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吳巖  新年伊始,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這不僅在中國是第一次,在國際上也是第一次。同時,這也是為落實教育部提出的寫好教育「奮進之筆」要求,交出的一份高等教育「得意之作」。
  • 「首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公布 中國大學MOOC佔比近七成
    1月15日,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導,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主辦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推進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正式公布了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此次認定為世界範圍內首次國家層面認定舉措。
  • 14門川大慕課入選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這是世界範圍內首次對在線開放課程進行國家層面的認定。四川大學共有14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入選總數位列全國高校第8。
  • 我院《數值天氣預報》課程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示了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我院《數值天氣預報》課程入選,這是教育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計劃實施以來,我校大氣科學專業首批立項建設的在線課程。《數值天氣預報》在線開放課程由陳海山教授牽頭,與閔錦忠教授、邵海燕博士、段明鏗副教授、施寧副教授、陳耀登教授、馬旭林副教授、俞淼教授、劉鵬副教授和王祥博士共同錄製。
  • 教育部推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北大清華課程入選
    打破高校「圍牆」,在線也能聽清華北大精品課程。1月15日,上遊新聞記者從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信獲悉,教育部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清華、北大等一流大學建設的344門課程入選,佔比70.2%。教育部認定的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哪些?
  • 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北京科技大學「形勢與政策」在線開放課程第六季來襲
    本課程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學和愛課程網聯合推出,自2016年上線中國大學MOOC以來,共發布26個專題內容,累計八萬五千餘人選課學習。北京科技大學「形勢與政策」MOOC在三年的探索中總結經驗、資源共享、乘勢而上,認真貫徹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時代要求,深入惠及了全國各大高校、職業院校,極大滿足其對優質課程的需求。
  • 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新華網北京1月15日電 教育部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關情況。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背景和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關情況。2016年9月,印發了《關於推進高等教育學分認定和轉換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將學生有組織學習在線開放課程納入學分管理。2017年,啟動了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  據了解,我國的慕課建設從起步開始就體現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明確了四條推進思路。首先是要促進高校的教學改革。其次是要多模式建設與應用。第三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相結合。
  •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工作網官網地址:想學大學精品課來這裡
    教育部昨天(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了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在線開放課程也被稱為慕課,首批入選的490門課程包括468門本科教育課程和22門專科高等職業教育課程,以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為重點,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創新創業課以及思想政治課等。
  • 重慶高校這8門課程斬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公布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決定認定重慶大學「數學實驗」等801門課程為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重慶高校入選了8門,本科課程5門,高職(專科)課程3門。
  •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推進會舉行 學堂在線成精品慕課行業典範
    林蕙青指出,近年來,教育部大力推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高校主動作為、社會各方踴躍參與,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蓬勃發展,已經建成了10多個全國性的慕課平臺,以跨區域、跨校、跨專業等各種形式組建的慕課聯盟覆蓋面逐步擴大,管理制度和推進措施逐步完善,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深刻影響,促進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大範圍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