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 美食小吃 十大特產 全部地理標誌 嘉義旅遊景點 嘉義十大景點 嘉義地名網 嘉義名人 [移動版]
阿里山高山茶地理標誌產品
行於阿里山山區的大小公路,放眼望去都是遍野油綠的茶園風光,近十多年來,茶已成為阿里山地區最大宗的經濟作物。茶種以烏龍、金萱為主。阿里山高山茶平均生長在1000公尺以上的中海拔低溫山坡地,常年雲霧繚繞,水氣充沛,日照豐富,水質澄淨優良,再加上精進的制茶技術,可說是「地靈人傑」;其茶不僅質地香純,入口甘甜潤醇且耐泡,可謂茶中上品。當地的茶農能掌握阿里山茶的特色,以半發酵的清茶來發揮其高山茶的特性,使其普遍受到茶界的青睞。阿里山高山茶又以石卓的珠露茶及瑞裡的龍珠茶最負盛名。珠露茶茶湯呈澄澈金黃色,氣味清香,入口甘甜純潤,極受好評;龍珠茶除了擁有高山茶精純的品質,並以精良的制茶技術與成功的產銷管道,成……[詳細]
柳橙
柳橙屬芸香常綠果樹,原產印度和中國華南一帶,臺灣柳橙栽培的歷史始自300多年前由廣東引進,因柳橙的糖度高、酸度低、風味佳,深受民眾喜愛,栽培面積逐年增加,是目前柑桔果實中栽培面積最多的品種。目前柳橙栽培主要鄉鎮有:嘉義縣竹崎鄉、梅山鄉及雲林縣等地區,其次有臺南縣白、東山鄉、南化鄉、南投縣中寮鄉、水裡鄉以及彰化縣二林鎮等地區。臺灣柳橙的盛產期從每年12月-翌年2月,而南部氣溫較高,成熟較早且酸含量較低,中部成熟稍遲且酸度較高。目前市面上的臺灣柳橙主要是甜柳橙,又名印子柑。其主要特點:樹形、樹體性狀與新會橙相似;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較小,單果重110克左右,果頂圓,……[詳細]
長鬃山羊
臺灣長鬃山羊(英文名Formosan Serow),又稱臺灣野山羊、臺灣羚羊、臺灣氈鹿,是臺灣特有種的動物,也是臺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由低海拔200公尺的小山,一直到高海拔之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等高山附近,都可以找到臺灣長鬃山羊的足跡。目前在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牠們的出現機會比較高。臺灣長鬃山羊的分類 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牛科之羊亞科(Capainae)的動物,除了我們比較熟知的山羊和綿羊以外,還有髭羚屬(Naemorhedus)、臆羚屬(Rupicapra)、巖羊屬(Pseudois)、麝牛屬(Ovibo)和羚牛屬(Budorcas)等,牠們和山羊以及綿羊在……[詳細]
臺灣牡蠣
產地:中國臺灣彰化、雲林、嘉義。風俗:臺灣的飲食風俗與廣東、福建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在吃牡蠣方面,卻是各領風騷。在臺北市 萬華龍山寺前,各種風味食攤星羅棋布,其中「蚵仔煎」常以獨特的風味,引得食客紛至沓 來。別看這些小攤土裡土氣,但選料講究,做工精細、巧妙,頗有特色,其味道之清香,令 人垂涎。「蚵仔炸」確是形美、色豔、味佳,不論是外來的觀光客,還是外出求學的青年人, 只要一站在這小攤前,一定要來一盤「蚵仔炸」,雖不解饞,卻能使你領略到無盡的鄉土風 情,使你久久不能忘懷。概況:牡蠣雖然鮮嫩味美,令人垂涎,但在五至八月的牡蠣不宜吃。從每年五月起,牡蠣的生殖巢 即進入成熟期,至八月份產卵。在這四個月內……[詳細]
東石·布袋海鮮
同屬沙岸地形的東石、布袋,是嘉義縣僅有的兩個濱海鄉鎮,兩地無論在地形、地景、氣候、漁產等各方面,皆有相同的背景,其產業同樣以漁業、養殖、養蚵為主;其中東石漁業以雙拖網方式作業,漁獲以沿海魚為主,而布袋以單網作業、漁獲則以蝦為大宗,漁塭養殖面積、種類皆大同小異,其中東石的蚵仔養殖居全省之冠,而布袋則擁有臺灣最大的鹽田。東石鄉以蚵仔漁場養殖聞名全臺,境內擁有數千公頃的魚場,及全臺最大的外海蚵棚養殖,為名副其實的蚵鄉。有蚵港之稱的東石港,則是嘉義主要的漁港之一,蚵仔全年皆可採收,尤以中秋節前採收量最大,因此港口常見一艘艘漁船,滿載肥美牡蠣的豐收景觀。除了牡蠣外,其近海漁撈亦十分發達,一年四季都有當令……[詳細]
阿里山愛玉子
梅山鄉的瑞裡、瑞峰及阿里山一帶是全臺主要的愛玉栽培區,產量亦居冠。愛玉為桑科榕屬的植物,生長於海拔1000~1800公尺間的原始森林裡,以大藤本形態攀附於成熟的大樹之上;一般愛玉除天然的以外,還分為野生、人工栽培二種,野生是利用人工將愛玉移至樹木裁培,而所謂的人工栽培是將野生的愛玉扦插在水泥椿上,產量以後者最大。愛玉雖為高經濟作物,但栽種不易,且一年僅一收,儘管如此,梅山目前仍是全臺最大的愛玉產區;然就品質來說,阿里山一帶因地勢及氣候等天然條件極佳,因此所產的野生愛玉子最好。愛玉所結的「果寶」是隱花果,由花託膨大而變成,真正的果實(即愛玉籽)則藏在隱花果內,採摘季約從10月到翌年3月。值得一提……[詳細]
奮起湖火車便當
奮起湖火車便當聞名幾十年,但二、三年十年前搭乘阿里山火車,所購買的鐵路便當和現今的菜色已然不同。由於年代久遠,目前便當的經營多半已經轉手到第二代,因為競爭,便當菜色也愈做愈豐富,充滿企業理念。譬如奮起湖大飯店提供了三種便當,有鐵盒、檜木盒和木片三種。前兩種價錢當然較高,但吃完時,盒子可以帶回家做紀念。維持傳統的木片便當盒(或在餐廳內吃,提供鐵飯盒),每盒一百元。而以雅山莊和登山食堂為例,其所賣的便當,裡頭至少都有七樣菜。其中一定會有奮起湖的特產大碗豆(或龍鬚菜)。此外,固定都有滷雞腿(或滷排骨)、滷肉、滷蛋、滷油豆府、酸菜、紅枝和黃蘿蔔 (或酸梅)等,價格公道,而且一定會附湯。有些鐵盒或木……[詳細]
阿里山珠露茶
阿里山珠露茶產於臺灣嘉義竹崎鄉石棹地區,外形緊結整齊,鮮豔墨綠帶麗色。茶湯澄清蜜綠,清香撲鼻飄而不膩,入口生津富活性,為頂級制茶工藝的結晶。竹崎鄉位於嘉義縣東方,是臺灣新興的高山茶產區,同時盛產珠露茶及金萱茶兩種茗茶。此地終年雲霧繚繞,土壤屬於紅土,非常適合茶葉生長。所生產的珠露茶因特別的種植環境及優良的氣候條件,所以風味獨特,輔以完全手採嫩菁及獨到的焙制技術,使阿里山珠露茶廣受好評。竹崎鄉石棹地區,是最頂級珠露茶的故鄉,當地產的珠露茶入口即有一股高山茶特有的幽雅香氣,與清純甘潤的滋味,是不可多得的臺灣好茶。石棹茶區農友淳樸忠厚,大都為世襲農林為本,大面積種茶始於1980年,目前面積有80餘公……[詳細]
阿里山野菜
農特產豐富的阿里山,四季除了各式竹筍、高山茶、水果及高冷蔬菜外,隨處可見昭和草、白鳳菜、白豬母乳,和連豆菜、臺灣油點草、甜菜、山芹菜、龍葵、山地葉等營養可口的高山野菜,俱是桌上別有風味的佳餚。這些高山野菜有的是隨手可採擷的野生菜,有的則是山上菜農所種的山菜,山明水秀的環境所種出來的無汙染山菜,特別甘甜,自然風味不同凡響,是許多都會人難得一嘗的鄉土野味。想一啖新鮮野菜,在阿里山各風景點的農莊、餐廳或路旁小吃店,大多都有提供。野菜的作法不外乎是以現炒、川燙、煮湯為主,無論加上蔥、辣椒、肉絲、小魚乾大火快炒,或川燙沾醬,或加蛋煮湯的吃法,盤中青菜皆色澤青潤、香脆爽口,而新鮮與原味二大法則,正是吃野菜……[詳細]
番路柿子
秋天到嘉義縣番路鄉,到處可見累累的金黃柿子掛滿枝頭。柿子和文旦同是秋天最具代表性的水果,柿樹喜生於低海拔溫帶區,由於對土壤的選擇性不強,故栽種遍及全臺,其中海拔400公尺的番路鄉種植面積廣達259公頃,年產約1700公噸,高居全省之冠。柿子盛產於每年的9~11月,有甜柿、澀柿二種,澀柿又分為牛心柿(俗稱水柿、脆柿、硬柿)、四周柿(俗稱紅柿、軟柿)。島內所產以澀柿為主,澀柿果肉因含單寧成分,食用時易有澀味,故需脫澀。紅柿軟Q,水柿香脆,口感迥異,甜度卻相當,只是水柿市價為紅柿的2~3倍。選擇水柿,宜選果型碩大、果底圓尖、外觀完整、無果蠅叮咬、外皮與果肉俱呈金黃色者,尤以中秋節後一個月內產者甜度最……[詳細]
新港飴
新港飴創始時原名「老鼠仔糖」,又名「雙仁潤」,系清光緖十七年間(1891),民雄莊江厝店小販盧欺頭所創,原來盧老先生在民雄一帶兜售自製的「麥芽糖」及「土豆糖」為生,有一次因連日下雨不歇,無法外出做生意,靈機一動,將已潮溼溶化的土豆糖放入剛煮好的麥芽糖內,使花生仁與麥芽糖混合均勻後,在分開後做成頭小尾尖的小塊,形如小耗子狀,乃稱之為老鼠糖,因名字奇異,又是新花樣,頗為吸引顧客,從此盧欺頭就專做老鼠糖生意。後來因覺名字不雅而易名為雙仁潤(蓋取花生剝開內有雙仁之意)。光緒十七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新港媽袓廟大拜拜,盧先生挑了許多雙仁潤到新港做生意,因香客眾多,雙仁潤生意很好,且頗受好評,未幾乃遷居新港,……[詳細]
方塊酥
方塊酥為臺灣嘉義地區的特色美食,是以麵粉、奶油或豬油、芝麻及糖等原料製成的多層疊餅乾。早期的方塊酥是四四方方,像巴掌大小,厚實香脆的酥餅類點心;源起於嘉義的民國路,這條街上最多的就是麵食與饅頭,也被稱為「麵食街」。名產老店在嘉義本地較著名的店有:恩典:創始老店,以手工方塊酥著名。曾是國宴的指定點心。本鋪由民國路遷移至中山路。老楊:1979年創立於嘉義市民國路上,以研發多種口味與新式樣最為大家熟知,2004年獨家開發的「雙層滋心方塊酥」,外層麥纖,內層揉合阿里山櫻花果精緻烘焙,雙口味創新製作,為阿里山新道地名產。雪花:首先採用迷你方塊酥,皮薄味濃,顛覆方塊酥的傳統形狀。創立雪花方塊酥文化館。……[詳細]
嘉義香菇肉羹
嘉義香菇肉羹先用上等精肉、大白菜、韓國香菇,以及新鮮清甜的竹筍、金針菇熬煮而成,是老闆於1946年所創立,50多年來,他秉持食物不隔夜與物美價廉的原則,廣招食客;為了保持家傳風味,更堅持使用純釀醬油和糯米烏醋調味,使肉羹的美味益發誘人。( 嘉義)……[詳細]
真味珍香腸
真味珍之於嘉羲市,一如黑橋牌之於臺南府城,濃濃的故鄉味,孕藏著數說不盡的童年滋味。,以臺式、廣式為主,臺式又有原味、五香之分,廣式除原味外,尚有蒜味及黑胡椒等口味,由於不添加色素,呈黑色的五香香腸與紅色的臘腸十分易辨,口感上,前者鹹香、後者醇甜,食客可各取所好。( 嘉義)……[詳細]
梅山檳榔
梅山檳榔雖不如南投雙冬檳榔來得有名,產量亦非全省最高,但由於其檳榔樹多種植在氣候溫潤、海拔800公尺高的山區,果肉不僅色白細嫩,且無渣、多汁,十分可口而有嚼勁,品質不輸給雙冬,甚至更勝一籌,如今名氣扶搖直上,紅唇族更視為口中極品。小小梅山鄉不僅有綿延成片的檳榔園,每到檳榔採收季節,更可見家家戶戶圍坐自家門前加工做檳榔的盛大情景,形成一種特殊的產業風情。檳榔儼然已成為梅山鄉十分重要的產業。( 嘉義)……[詳細]
奮起湖茶葉鐵蛋
運用當地特產的高山茶融合獨特的中藥配方,以文火來來回回將蛋滷上7整天,再幾經冰箱、爐火冷熱鬆緊的「淬鍊」,生產出口感香Q、軟硬適中的茶葉鐵蛋。較諸一般鐵蛋,奮起湖鐵蛋少了一份死鹹,多了一分甘甜,秘決即在加了蜂蜜、麥牙調味,果然特( 嘉義)……[詳細]
鯝魚
鯝魚又名苦花,以青苔、浮遊生物維生,喜棲水溫約攝氏10度的高海拔溪域,一般在臺灣中高海拔的清澈溪流可見其身影,其中,尤以阿里山鄉的曾文溪上遊居多,而山美村的達娜伊谷更有「鯝魚的故鄉」之稱。鯝魚有兩種,即一般鯝魚和名列「國寶級」保育類的高身鯝魚,成魚約可長至25公分長。鯝魚背呈蒼黑色,身體與腹部為銀白色,嘴形呈橫裂鏟狀以利刮食石頭上的青苔,而在嘴巴鐕動時,其銀白色的腹部亦隨身體翻動,形成水中銀光粼粼的奇特景觀。欲分辨高身鯝魚與一般鯝魚的差異,可從其成「一」字橫裂的弧形嘴形和體型作判斷,前者嘴形略上揚且身體較寬,後者嘴形下彎而體形較瘦長;且前者多棲息於水深流急的溪域,十分稀有、珍貴。……[詳細]
民雄葫蘆
葫蘆,生嫩時稱蒲瓜,為食用瓜類的一種,可炒可煮:老了曬乾才叫葫蘆,可當酒壺。由於「葫」與「福」字諧音,民間常以其象徵吉祥,不少文人雅士喜在葫蘆上題字作畫作為裝飾,但以專業方式大量生產葫蘆作為藝品的,大概只有民雄鄉的「自然葫蘆」。「自然葫蘆」展售的葫蘆藝品形狀各異,深受遊客喜愛。吉祥葫蘆加上精美彩繪,令人愛不釋手。( 嘉義)……[詳細]
阿里山竹筒飯
遍地竹林的阿里山區,竹簡飯為其特色小吃,尤其廣為當地鄒族族人所運用;傳統的做法是以桂竹的竹筒內裝生糯米,再以高麗菜或山酥塞住筒口後炭烤,一會即可聞到濃濃的竹香,待烤熟後即撥開竹筒,長條的白飯外圍裹著一層透明的竹膜,桂竹的清香混合著飯香撲鼻而來,香Q可口。若配上阿里山特產哇沙米加醬油的沾醬,即是風味十足的鄒族美食。此外;亦有直接在竹筒內加上佐料的新做法,別具滋味。( 嘉義)……[詳細]
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數學英語電子課本預習視頻直播講解練習考試試題卷資料源庫
圖文:學習大平臺
公眾號: GD3883
排版: 微信編輯器
掃碼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