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開園10天累計接待遊客17.8萬人次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成「網紅」打卡點
國慶長假期間,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迎來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可租帳篷、扎帳篷的綠洲營地,更是成為新晉的遊客打卡地。 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僅僅開園10天,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就已經成為北京市的「網紅」打卡點。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天,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累計接待遊客17.8萬人次。東方廠址、上上碼頭、園藝驛站、24節氣環等成為市民爭相打卡的熱門景點。
經過一年零九個月的建設,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於9月29日正式運營。沒有試運營的緩衝期,公園一開園就迎來了中秋、國慶假期。假日期間,遊客從四面八方湧來。除了本市遊客,還有不少來自河北廊坊北三縣的居民。10月3日和10月6日,公園日接待量分別達到了2.3萬人次和2.28萬人次。
「我們準備了150輛腳踏式觀光車,每天一開園,很快就被搶空了。」工作人員介紹。在每天上午10點多的遊覽車租賃高峰期,租賃點空空蕩蕩一輛車也沒有,倒是等待租車的遊客排成了長隊。圍繞星型園路行駛的電動觀光車,同樣爆滿。
「從這幾天的運營情況來看,市民對公園的品質是認可的,特別是像東方廠址、運河故道、上上碼頭這些景點,去打卡的遊客特別多。帳篷營地、兒童運動休閒區也特別受歡迎。」北京綠心園林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那和利介紹。
熱門打卡點「東方廠址」是綠心三十六景之一,為原東方化工廠門區所在地。遊客所看到的門房、入口標識、麒麟雕塑等,都是原狀保留下來的。廠區原來升旗廣場的位置,設置了一處約9平方米大小的銅質沙盤,立體再現了原東方化工廠舊址上的建築布局。
「我以前就在那棟綜合樓裡上班,後邊那一片就是我們廠的烯烴生產區,看這些裝置,多氣派!」48歲的鮑鋒是東方化工廠20年的老職工,昨天他約了六七個同學一起逛綠心,進了園子第一站就奔「東方廠址」,重溫當年在廠區工作奮鬥的歲月。
和鮑鋒一樣,很多特地趕到東方廠址打卡的遊客都是在這片土地上工作或者居住過的。「留下這些東西挺好,是個念想。」看到保留下來的門房和麒麟雕塑,一名遊客和同伴說道。
作為運河故道一部分的「上上碼頭」景點,成為眾多遊客拍照熱門取景點。由12艘木船連接而成的浮橋、和歷史上漕船同尺寸大小的石舫,生動展現了大運河漕運碼頭的歷史文化底蘊。位於園區南門的紅磚廣場,是原東亞鋁業的廠區所在地,地面上的紅磚鋪裝映襯著保留下來的紅磚廠房、紅磚煙囪,有一種特別的懷舊氣息。因為場地開闊,又緊鄰市政路,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周邊居民跳廣場舞的「據點」。
坐落在「二十四節氣環」春分節氣林窗和清明節氣林窗之間的園藝驛站,成為最受遊客歡迎的休閒服務區。驛站內外遍地鮮花綠植,設計清雅的庭院內有通幽曲徑,有休閒廊亭。步入室內,又是一番天地,不僅有滿室花香,還有書香、茶香。逛累了的市民在這裡讀書、品茶、喝咖啡,或者和孩子玩互動遊戲,很是舒心愜意。
國慶長假期間,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迎來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可租帳篷、扎帳篷的綠洲營地,更是成為新晉的遊客打卡地。 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僅僅開園10天,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就已經成為北京市的「網紅」打卡點。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天,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累計接待遊客17.8萬人次。東方廠址、上上碼頭、園藝驛站、24節氣環等成為市民爭相打卡的熱門景點。
經過一年零九個月的建設,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於9月29日正式運營。沒有試運營的緩衝期,公園一開園就迎來了中秋、國慶假期。假日期間,遊客從四面八方湧來。除了本市遊客,還有不少來自河北廊坊北三縣的居民。10月3日和10月6日,公園日接待量分別達到了2.3萬人次和2.28萬人次。
「我們準備了150輛腳踏式觀光車,每天一開園,很快就被搶空了。」工作人員介紹。在每天上午10點多的遊覽車租賃高峰期,租賃點空空蕩蕩一輛車也沒有,倒是等待租車的遊客排成了長隊。圍繞星型園路行駛的電動觀光車,同樣爆滿。
「從這幾天的運營情況來看,市民對公園的品質是認可的,特別是像東方廠址、運河故道、上上碼頭這些景點,去打卡的遊客特別多。帳篷營地、兒童運動休閒區也特別受歡迎。」北京綠心園林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那和利介紹。
熱門打卡點「東方廠址」是綠心三十六景之一,為原東方化工廠門區所在地。遊客所看到的門房、入口標識、麒麟雕塑等,都是原狀保留下來的。廠區原來升旗廣場的位置,設置了一處約9平方米大小的銅質沙盤,立體再現了原東方化工廠舊址上的建築布局。
「我以前就在那棟綜合樓裡上班,後邊那一片就是我們廠的烯烴生產區,看這些裝置,多氣派!」48歲的鮑鋒是東方化工廠20年的老職工,昨天他約了六七個同學一起逛綠心,進了園子第一站就奔「東方廠址」,重溫當年在廠區工作奮鬥的歲月。
和鮑鋒一樣,很多特地趕到東方廠址打卡的遊客都是在這片土地上工作或者居住過的。「留下這些東西挺好,是個念想。」看到保留下來的門房和麒麟雕塑,一名遊客和同伴說道。
作為運河故道一部分的「上上碼頭」景點,成為眾多遊客拍照熱門取景點。由12艘木船連接而成的浮橋、和歷史上漕船同尺寸大小的石舫,生動展現了大運河漕運碼頭的歷史文化底蘊。位於園區南門的紅磚廣場,是原東亞鋁業的廠區所在地,地面上的紅磚鋪裝映襯著保留下來的紅磚廠房、紅磚煙囪,有一種特別的懷舊氣息。因為場地開闊,又緊鄰市政路,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周邊居民跳廣場舞的「據點」。
坐落在「二十四節氣環」春分節氣林窗和清明節氣林窗之間的園藝驛站,成為最受遊客歡迎的休閒服務區。驛站內外遍地鮮花綠植,設計清雅的庭院內有通幽曲徑,有休閒廊亭。步入室內,又是一番天地,不僅有滿室花香,還有書香、茶香。逛累了的市民在這裡讀書、品茶、喝咖啡,或者和孩子玩互動遊戲,很是舒心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