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真實的社會面貌:犯人像狗一樣被牽著,官員妻妾成群生活滋潤

2020-12-16 詩珊涵義

多年來,清宮戲可謂是一炮打響,戲中演繹的宮牆高聳,宅院院落裡的各種愛情故事,讓無數觀眾感動落淚,可是,清朝的生活畫面當真如此唯美嗎?自然而然,電視劇遠比現實生活浪漫而唯美,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組照片來看看清王朝民眾的真實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照片裡,母親和幾個孩子在一起,孩子的父親不知道該到哪兒去了,但是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家庭生活十分貧困,孩子們衣衫襤褸,面容憔悴,儘管年紀還小,但臉上卻沒有絲毫的童真,每個人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憂鬱的神情,還有幾個孩子連鞋子都沒穿

事實上,清宮戲也有過平民生活的場景,即使演員在戲中努力表演,但至少他們的衣著厚實,多數情況下是吃不上飯的,即使吃不上飯,他們也不能體現出清宮戲的面黃肌瘦,可見清宮戲還是美化了許多。

照片中的小孩正在吃晚飯,雖然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他穿的衣服也不算華貴,但至少比衣著華麗多了,面對鏡頭,他顯得十分淡定。事實上,這是一位富家少爺,他可以端著大碗坐在門口吃晚飯,已是很幸福了,因為許多窮苦人家連一天三餐都不能保證,就算是煮粥,鍋裡的水也少得可憐。外邊擺了個攤子,外邊擺了一大堆東西,看起來雜亂無章,零零碎碎的堆積如山,雖然他們一夜之間賺到了錢,但生意卻並不好,至少和他們比起來,現在的我們並不幸福,因為電視劇裡的那種商品琳琅滿目,來賓絡繹不絕的現象很少發生。

清末有一個囚犯,他旁邊站著兩個衙役,但看上去瘦骨嶙峋,給人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那囚犯用鐵鏈拴住,像狗一樣趴在地上,沒有尊嚴,更沒有人權。看到鏡頭上出現了兇光,他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那就是晚清雞毛房,所謂雞毛房,顧名思義,就是鋪滿雞毛的房子,其實雞毛房存在了很長時間,並非晚清時代的產物,清朝乾隆時期的詩人蔣士銓就曾寫過有關雞毛房的詩。雞毛屋多出現在城市的邊緣,比較偏僻,住在裡面的多是窮人和乞丐。

但是他們也只有冬天才能住進去,因為他們沒有能力為寒冷提供禦寒的衣服和物品,只能蝸居在雞毛房裡過夜,不過雞毛房也不是免費的公共場所,每晚要付三文錢,雖然寒酸,卻是底層窮苦人民度過寒冬的唯一希望。

從官家的大合照中可以看出,這個官家妻妾成群,有很多孩子,而且照片中的人衣著得體,光看神態就知道他們生活幸福,日子過得很滋潤,和眾多底層百姓的艱苦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因此從這些老照片中就可以看出,現實遠比電視劇殘酷。

相關焦點

  •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圖二洋人坐龍椅,圖四大戶人家妻妾成群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圖二洋人坐龍椅,圖四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真實的清朝護衛,看起來有點瘦,都沒什麼精神。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和電視上真不一樣 清朝弓箭手,跟電視上演的真不一樣。
  • 清朝全家福老照片: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美麗驚豔的原配和小妾!
    圖為一組晚清1870年上流社會的全家福老照片,通過這些時隔百年的黑白影像,可以讓我們一窺晚清年間人生生活的模樣。這是晚清年間京城裡一對滿族夫妻,晚清年間的滿族家庭跟其普通家庭不一樣,滿族旗人女子不但無需講究三從四德的陳年舊規,而且地位較高的旗人女子大部分都主導著家庭生活。
  • 晚清老照片:官宦之家辦婚禮,男人戴枷板像狗一樣被拴牆上
    晚清的歷史是立體的歷史,不僅有豐富的文字記載,還有照相機記錄下的影像。二者互相配合,建構了形象鮮明的歷史畫卷。今天我們通過一組罕見的晚清老照片,來呈現100多年前的社會風貌。父子讀書的場景。在一個經濟條件優渥的家庭,年齡稍長的孩子端坐看書,更小的孩子依偎在父親身旁,整個畫面很暖心。廳堂上掛著一副對聯:「燈火夜深書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 」顯然這是一個書香門第。
  • 《妻妾成群》:對欲望的壓抑和女人的宿命,都寫在了一口井裡
    高門大院、四個女人與一個男人,正是一個控訴封建男權社會的最好題材,但蘇童不一樣。譬如《妻妾成群》,許多讀者把它讀成一個「舊時代女性故事」,或者「一夫多妻的故事」,但假如僅僅是這樣,我絕不會對這篇小說感到滿意的。是不是把它理解成一個關於「痛苦和恐懼」的故事呢?假如可以作出這樣的理解,那我對這篇小說就滿意多了。
  • 《妻妾成群》:性壓抑導致心理變態?她們不過是深宅大院的囚徒
    高門大院、四個女人與一個男人,正是一個控訴封建男權社會的最好題材,但蘇童不一樣。譬如《妻妾成群》,許多讀者把它讀成一個「舊時代女性故事」,或者「一夫多妻的故事」,但假如僅僅是這樣,我絕不會對這篇小說感到滿意的。
  • 真實的晚清生活照片,揭秘百年前的中國!和現代相差太大!
    01 身患麻風無可治上面這張圖片拍攝時間是晚清,拍攝地點和主要人物為西南地區民居的漢人。不去看那破敗的民居,單單只看圖片中的人物。從左往右數的第四位是一個頭髮凌亂且蓬鬆的年輕人,整體無甚異樣,除了其左臉依稀有一些像是潰瘡一樣的東西。
  • 他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卻妻妾成群
    而在近代中國,有一個人是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度的,但卻妻妾成群飽受爭議。縱觀歷史,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夫多妻制,從皇帝到官員或者經濟實力較強的平民男子,妻妾成群並不鮮見。不過自近代以來,大批國人接觸到了西方文明,有一些先見人士則提出了中國應該同那些發達西方國家一樣施行一夫一妻制,而康有為就是倡導者之一。
  • 老照片:晚清日常生活場景,電視上看不到的真實歷史畫面
    我們通過一組老照片,再現晚清社會生活。從達官貴人到市井小民,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他們的真實形象。大家和電視劇呈現出來的人物比一比,兩者有多大的區別?一個官員與家人合影。拍照時人物的站位經過了精心安排,男主人站在最突出的位置,形象特別高大。他的妻子、子女在後面,處於從屬的地位。
  • 《妻妾成群》為何男人都喜新厭舊?感情最忌諱不是婚外情,是貪婪
    女人到底算個什麼東西,就像狗、像貓、像金魚、像老鼠,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上面這句話出自《妻妾成群》,作者蘇童是中國新時期極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尤其擅長描寫女性,甚至有文學界的「紅粉殺手」的名號。故事主人公是女大學生頌蓮,因家中貧困,自願嫁給年過半百的富戶陳佐千當小妾,原本出淤泥而不染的青春少女並沒有對封建淫威奮起反抗,相反,令人感到諷刺,她極好地適應了深宅大院裡的勾心鬥角,在妻妾爭寵中,絕對不是「一盞省油的燈」。這部《妻妾成群》,便是通過塑造封建社會走向衰退之際的一群女人和一個男人,來揭示赤裸裸的人的欲望。
  • 《妻妾成群》:19歲四姨太的情和欲,揭開了男權社會的遮羞布
    《妻妾成群》是蘇童創作於80年代的中篇小說,講述了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學生頌蓮為了榮華富貴,自願嫁給了50歲的商人陳佐千。頌蓮進了封建思想氣息濃厚的陳府後,在妻妾成群的明爭暗鬥中,逐漸因為種種壓迫而走向精神失常的故事。蘇童由頌蓮進陳府引出了一群女人的殘酷鬥爭,小說控訴了封建禮教對女性的迫害。
  •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妻妾成群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妻妾成群。中午接到媳婦電話,大姐夫妻倆和二姐還有媽來了,我到家一看還有一群孩子,這臨近12點停水了,沒法做飯,下樓開車帶大家去吃大盤雞,一大份四個大人,五個小孩吃的很盡興。這個和我媽的診斷結構比較像,我媽的是確認骨折了,而且可以清晰的看到腓骨錯位,而媳婦的不細看看真發現不了,就是腓骨末端撕裂了一小片。大夫說打不打石膏看你們,不打也行回去不要讓左腳受力,吃點藥慢慢養,媳婦也猶豫不絕,得了,我看還是打吧,省得將來後遺症遭埋怨。
  • 晚清老照片縣太爺在大門口審犯人,青樓女子好漂亮!
    晚清老照片:縣太爺在大門口審犯人,青樓女子好漂亮!在清朝,出現案子就需要縣太爺來審理。圖中縣太爺在大門口審犯人,這跟電視劇中不太一樣。 晚清的青樓女子,她正靠著床上小憩。
  • 《妻妾成群》:妻妾四人的輪流點燈侍寢,燈、藤與井意象化的悲涼
    ——蘇童《妻妾成群》1991年上映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該片改編自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 百年前晚清罕見老照片,異常痛苦的街頭藝人,戴著厚重枷鎖的犯人
    晚清是清朝統治的晚期,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晚清社會積貧積弱,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晚清已經出現了攝影照相技術,接下來我們就從一組老照片中看看晚清時的眾生百態。
  • 慈禧統治下的清朝,真實面貌到底是怎樣?底層百姓生活得觸目驚心
    慈禧治下的晚清社會,沒有影視劇裡那般光鮮華麗。圖中的孩子一臉悽苦,這個眼神真的很心酸,看著揪心。 底層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一位男子竟然背著一頭豬去集市。那時候餵一頭豬都得兩三年,豬長得很慢,哪有今天幾個月就出欄的。
  • 他是最先提出一夫一妻制的人,自己卻妻妾成群,61歲時娶18歲嬌妻
    在中國古代那個封建時期,男尊女卑的社會,不僅皇帝有三宮六院,後宮佳麗三千,這普通的人家,也是三妻四妾,有的甚至是妻妾成群,在晚清時期,有一位政治家兼思想家,認為應當廢除古代三妻四妾的弊政,男女應該平等,他也最先提出一夫一妻制這個觀點的人,還提出交好之約,由此可見這個人的思想,還是很先進
  • 老照片中晚清人們的生活日常,有人衣著破爛,有人摟著美女抽大煙
    照相術是在道光年間從西方傳入中國的,得益於照相技術,我們現在才能從一些老照片中看到晚清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景。這張照片拍的是街頭理髮攤,理髮師看起來年紀不大,正赤裸著上身給客人刮臉毛。面對鏡頭,理髮師顯然有些不習慣。這張照片拍的是街頭的採耳攤。採耳師和客人衣著都比較破舊,採耳師看起來有一把年紀,此刻正聚精會神地給客人採耳,客人則是一副難以形容的表情。
  • 《妻妾成群》:從四位女性的明爭暗鬥解讀依附人生的悲慘命運
    ▼ 本文共3683字,閱讀大約需10分鐘《妻妾成群》是作家蘇童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講述了女學生頌蓮因為父親離世,繼母相逼而自願嫁入深牆高院的封建家族陳府,最終在後院明爭暗鬥中走向精神崩潰的悲慘命運。《妻妾成群》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2分,同時,該部小說也被改編成諸多影視作品,其中最出彩的便是陳藝謀導演,鞏俐、馬精武、何賽飛主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該部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5分,並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之一、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等諸多殊榮!
  •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 圖4讓人憤怒、圖6讓人驚訝、圖9可憐又可恨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圖為1900年6月,八國聯軍在天津大沽口登陸的情形。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圖為晚清在街頭進行賣藝表演的男子,正在表演吞劍,看起來非常痛苦。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圖為晚清的一個官員坐著轎子出行,三個光著膀子的轎夫吃力地抬著轎子,旁邊還跟著兩個隨從。
  • 為什麼好男人孤身一人,而壞男人卻是「妻妾成群」
    按照現在的標準絕對是好男人一枚,可通過聊天知道,雖然陸陸續續的相了很多次親,但都無疾而終,現在自己都準備放棄了,感嘆一句,為什麼好男人孤身一人,而壞男人卻妻妾成群。我說你心中哪些人是壞男人呢,他說陳冠希、王思聰啊,我說他們如果是壞男人的話,那個文章、吳秀波又是什麼呢?他說是渣男!這個我也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