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是公職類考試行測必考的知識點之一,考察的範圍也非常的廣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態,中華上下五千年也都會有所涉及。中公教育今天就帶大家共同學習下古代人之間的朋友關係,現在的朋友也分好多種,朋友、閨蜜、發小、死黨、兄弟、老鐵等等,不但能感受出其中的親密程度,還能從中體會到成為朋友的原因。
那麼在古代也是一樣的,我們從古代人對朋友關係的描述中也可以體會到他們成為朋友的原因以及親密程度。
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帶領大家就來共同探討下常見的七種古代人對朋友的稱謂:
布衣之交:通常表示普通老百姓之間交朋友;用來形容最為普通但非常真誠的友誼;出自:《戰國策·齊策三》:「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願君以此從衛君遊。」。
車笠之交:通常表示有錢人與沒錢人之間的友誼;經常用來形容與金錢、物質沒有關係的友誼;出自:《太平御覽》卷四0六引周處《風土記》:「越俗性率樸,意親好合,即脫頭上手巾,解腰間五尺以與之為交,拜親跪妻,定交有禮……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雖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
患難之交:通常表示逆境中形成的朋友;也是現在常用的表示共同經歷過磨難的朋友;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難之交,今日年兄為我們看他,異日我們也代年兄看他。」
總角之交:通常表示幼年時結交的朋友;現代人常說的髮小也表示相同的意思;出自:《禮記·內則》:「拂髻,總角。」鄭玄註:「總角,收髻結之。」《晉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莫逆之交:通常表示情投意合的朋友;用來形容志同道合非常要好的朋友,與現代人所說的死黨含義接近;出自:《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八拜之交:通常表示舊時結拜的兄弟姐妹;用來形容世代有交情的兩家謁見長輩時的禮節,也用來形容異性結交為兄弟,表示非常深厚的友誼,已經相當於兄弟姐妹;出自:邵伯溫《聞見前錄》:「公至北京,李稷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獲已,如數拜之。」
金蘭之交:通常表示朋友間的友情如金石般堅固;現代人常說的網絡用語中的老鐵與之含義接近;出自:《漢書·韓信傳》:「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
無論是古人還是當代人對朋友都是非常重視的,從稱謂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通過今天的學習,也發現其實現代人對朋友的稱謂,和古人還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希望大家都能夠珍惜自己的朋友,當然也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收穫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