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蠍》裡面,沃爾特等天才嘗試冥想,結果鬱悶:人的思考怎能停止?該人物確有其人。因此,難壞天才的冥想到底是怎麼回事?
佛家歷史上有這麼一則趣聞:禪宗五祖選繼承人,讓所有人題詩一首,其中大弟子題: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六祖慧能,當時還只是一火頭僧,將其詩改了一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後,五祖傳法慧能。
冥想就是要求能達到本來無一物,智慧平地生。但慧能是天縱之才,平常人如何能達到?其實,佛家也有另一種簡化版的冥想法:心不動,任念頭如潮起潮落。但即使如此,依舊很少人能做到。而我之新練氣術,又再作簡化,只需靜心即可。
何謂心靜?心如止水?這個還真是為難人了,要心如止水也不是隨便能做到的,那是需要長期努力的。當然,我取巧了點,以氣催動可達到心境的高點。普通人大概可學儒家的這句:知止而後有定,定然後能靜……
心如止水
一般來說,能達知止之靜也足夠練氣要求之靜了。在我的練氣早期,大概連這點也無法做到的,直至今年早些時候,我才寫道:喜樂安寧是一種心境,更是一種修為。也就是說,我在氣的輔助下能保持一種喜樂安寧的心境。
那這麼說,對於練氣來說心境也就不是很重要了?我只能說,好的心境可以加快練氣的速度,維持氣的周天運行。古人都講一個心靜,無論儒釋道,還是中醫。可見,心境是很重要的。它或許不會直接決定成敗,但可以影響你的速度和決定你的高度,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所以,修心也還是需要的,即使你不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