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很多錢買地下車位,划得來嗎?老司機說了利與弊,你同意嗎?
在有發展潛力的小區,交通又比較方便的城市,汽車可以不買,但是車位必須要買,這可以說是投資的理念。
現在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都是出於快速增長的階段,在結婚成家立業以後還不買車位的家庭少至又少,這麼車位就成了硬性的需求,車位和汽車本身相比,更是一個好的投資。
而且的車位交易租賃都是非常方便的,如果目前手裡有閒錢,交通又很方便,不需要買車,買一個增值的車位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這裡車位又分兩種,一類是人防車位,就是不屬於開放商的這種車位,另一種則是屬於開發商的這種車位,像這種人防車位就是不值得購買的了,也談不上什麼投資的價值了。
總之,現在車位越來越緊張,很多人買不起車位,只能靠租車位,可以說是買了一個好車位,單單靠租車位也差不多能回本,而且車位的購買數量也沒有限制,以個人的認識來說,車位是可以做投資的。
車位劃不划算從經濟上是很好算的,但是從租車位的那種找車位的時間成本和對沒車位停沒車位租的提心弔膽的心理成本就很多人就不會算了,很多買車的人都算過一筆帳,買一輛車,一年的油費、保險、保養和車的損耗貶值這些加起來遠超過打車成本了,但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買車,還不就是圖個方便,能隨時說走就走,其實結果一年也走不了幾次。
車位也是一樣的道理,我有個切生感受,這幾年車真的增長太快了,我一個親戚家租的車位,兩年前我去他家當時地下二層差不多還有一半的車位都是空的,他們也不擔心沒位置,基本每次回來都能停到電梯口的一個固定車位,但是現在別說電梯口車位沒了,每次回來真的就得找車位了,租金也是水漲船高。
所以,能買還是買一個吧,我買房的時候車位沒強制買,但是買車位房價優惠2%,雖然沒車,還是下手買了。
最近正好在考慮買車位的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就比方說我們小區的情況,如果有錢我直接就買了。我們小區入住率非常高,應該達到了90%以上,而且炒房的情況相對來說較少一些(一般都拿來自住,不遠處的萬科炒房的比較多一些,畢竟炒房買萬科這種大開發商的樓盤相對穩定並且收益高一些)。我的一位住同一個小區的同事強烈建議我買車位,據他所說,老區的車位非常緊張(我們小區總共有200棟,一套別墅也是算一棟,並且避諱4和7,老區和新區隔了一條馬路),地下車位的月租金已經漲到500元每月並且一位難求。住老區的人經過剛買房的經濟緊張期慢慢好轉過來,有些閒錢會在我們新區買車位(因為有些人也是開始思想沒有轉過來,覺得租車位就行,有些人是剛買房經濟緊張所以沒買,等想買的時候自己樓下的車位已經賣完了),有些有錢人直接買兩三個車位拿來自己停車或者出租,反正他們付全款,等車位漲價還可以賣出去(雖然車位漲幅不大,但是放在那裡也是固定資產)。我現在的情況就是買了車位就不能買車,買了車就不能買車位。從長遠考慮,在這個小區定居的話還是建議買一個,畢竟颳風下雨大太陽的停在地上停車場很不方便。而有地下車位直接下車就可以坐電梯上樓,方便太多了。我們小區外的馬路經常有警察叔叔抄牌,小區周圍基本上沒有太多空間給停車。所以在我看來未來停車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我寧願先買車位再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