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
對總把單詞讀錯的美國總統喬治·布希來說,這可不算是好消息———一個語言權威部門稱,第一百萬個英語單詞即將誕生,英語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上詞彙量最豐富的語言。
第100萬個單詞預計今夏誕生
本報綜合報導
「全球語言監控中心」是一個世界性的語言研究機構,其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牙哥。
該中心在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到今年3月21日(即春分日)為止,英語的單詞量已經達到988968個。該中心稱,這個數字的誤差率極小,而且按照目前英語單詞量的增長速度,英語的第100萬個單詞將在今年夏天產生。「全球語言監控中心」的這一數據是如何得來的?該中心解釋說,他們首先把主要英語詞典中的詞彙作為基礎,然後再統計印刷品、電子媒體、電視、廣播等媒介中出現的新單詞,此後他們運用一個數學模型算出英語新單詞增加的速度。這裡英語的新單詞包括英語國家新創造出來的詞彙,以及被吸收進英語的外來語詞彙。
「全球語言監控中心」表示,其實沒有人懷疑英語的巨大詞彙量,因為英語是在日耳曼、斯堪地那維亞、拉丁三大語系影響下創立的語言,其詞彙來源眾多,而且在英語的發展過程中,又吸納了幾乎所有其他語言的詞彙。這與另一個主要的歐洲語言法語形成鮮明的對比,保守的「法蘭西學院」一向不喜歡接受外來詞彙。在法國,法蘭西學院擁有法語的定義、解釋權。
日常交往3000單詞量已夠
本報綜合報導
實際上,「全球語言監控中心」表示,他們公布的數據還是較為保守的———甚至有人認為,英語的單詞量應該在200萬以上。在英語詞彙量研究領域,最重要的是如何給「新詞彙」下定義:一個新詞是怎樣形成的?俚語粗話算不算新詞?古體字和廢棄字算不算在內?早在1990年,著名語言學家羅伯特·克萊波恩在他的《英語的生命和時代》一書中稱,英語的總單詞量在60萬以上;最新版本的《牛津英語大詞典》收錄的3萬個「基本詞彙」以及61.5萬個「詞彙形態」,後者包括「基本詞彙」以及合成詞彙和派生詞彙。而在《韋氏國際大詞典(第三版)》中,則收錄了5.4萬個「詞族」,其中包括基本詞彙和詞源。
雖然英語的詞彙量如此驚人,但普通人不必為此慌張,因為人們在生活中根本用不到那麼多單詞。研究證明,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英語母語者,其一生能夠用到的英語單詞大概為2.4萬至3萬之間。大文豪莎士比亞一生也不過使用過2.4萬個單詞,其中還包括1700個他自己「發明」的詞彙。
實際上,只要熟練掌握3000個英語單詞,你就可以在英語國家應付自如了。如果你有個別單詞不認識,你也不必在意,把它跳過去就行了。英國《獨立報》調侃說,這個世界上權力最大的人(布希總統)就經常這麼幹,他可以,你也可以。至於驚人的100萬單詞量,也許只有「全球語言監控中心」這樣的研究機構才會關心。
英語經歷了三次大推廣
本報綜合報導
英語的巨大詞彙量還得益於它在世界上的廣泛應用。
漢語是第一大母語
當然,作為母語,漢語的世界第一的地位無法動搖。目前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大約為5億人,跟以印地語為母語的人差不多,但以漢語為母語的人要比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多至少10億個。
儘管如此,幾乎所有人都公認,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善於接受外來語
英語在全球的推廣首先應歸功於「大英帝國」,英國幾百年的「日不落帝國」使英語滲透到很多亞非國家;英語的第二次「復興」則得益於美國,二戰後美國強大的經濟、文化、軍事實力使英語為更多的非英語民族所接受;英語的第三次大推廣則是因為網際網路,因為英語是目前網際網路世界最重要的語言。
在英語向全球推廣的過程中,它前進的每一步,幾乎都有新的外來詞彙加入英語的「大家庭」,同時英語也是善於接受外來語的一種語言。
主要語言
詞彙量概況
英語「全球語言監控中心」統計的英語單詞中,有20%屬於「混血字」,即一些非英語民族利用英語單詞新造出來的詞彙,其中以「中式英語」和「日式英語」為代表。比如目前較為通用的商務詞彙「喝茶時間」(drinktea)就是「中式英語」,表示「暫停營業」。此外,布希總統「發明」的一些新詞也屬於混血字,「全球語言監控中心」稱之為「布希英語」,典型詞彙為「不是不可讓與的」、「錯誤低估」等等。
西班牙語 西班牙語專家稱,當代西班牙語的詞彙量為22.5萬。
德語 詞彙量最大的《杜登德語大詞典》收錄了大約20萬個德語單詞。
法語 法語只有大概10萬個單詞。但保守的法蘭西學院只承認其中25525個法語詞彙的合法性。
漢語《新華字典》所收單字(含繁體、異體)是11100個左右,清初所編的《康熙字典》所收漢字是47000多個,《現代漢語詞典》前言寫道:「這部《現代漢語詞典》是以記錄普通話語為主的中型詞典,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使用。詞典中所收條目,包括字、詞、詞組、熟語、成語等,共約56000餘條。」(本報綜合報導)(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