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線上演出已是大勢所趨?國家大劇院孫洋這樣解讀

2020-12-23 京報網

「年初的時候,真沒想到忙碌的狀態會持續一整年。」國家大劇院影視節目製作部負責人孫洋說。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雖然曾歷經長達半年的線下沉寂,但在線上空間,古典音樂始終陪伴著觀眾。對於這門極度依靠「實體」劇院的傳統藝術而言,疫情固然帶來了劇痛,但新的轉機已在悄然醞釀。

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

戰疫作品 緊扣時代脈搏

2月1日,國家大劇院微信公眾號發出了一條推送,歌曲聯唱《團結就是力量/為武漢加油》振奮鼓舞,詩朗誦《致我的朋友們》深情中飽含力量。此後幾天,歌曲《天使的身影》、情景報告《嚴冬必將過去,春天就在眼前》和歌曲《我們在一起》陸續上線。2月5日,北京交響樂團在微信上推出了樂手們隔空合錄的樂曲《愛的致意》。隨後,越來越多的線上作品不斷湧現。在那段瀰漫著焦慮不安的時間裡,這些作品如同一束陽光,照亮了疫情陰霾的一角。

從策劃準備到現場錄製和首批作品的發布,20多位藝術家和10餘位製作人員用時不到48小時。為了儘快讓作品與觀眾見面,許多工作人員連續3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

隔空合錄同樣不容易。錄製《愛的致意》時,北交藝術總監李飈需要提前準備好指揮視頻發給樂手們,讓大家仔細對照節奏和手勢演奏,不能出一點差錯,再由後期剪輯完成。一段幾分鐘的音樂,需要克服技術上的重重阻礙。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演員隊隊長梁羽豐道出了藝術家的心聲:「沒有機會衝鋒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有些遺憾。不管怎麼說,我們都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貢獻一點力量。」

除了翻奏已有的經典旋律,藝術家們還在不斷用新作品記錄時代的迴響。2020年,國家大劇院共推出10部戰疫主題作品,其中,歌曲《天使的身影》《我們在一起》《天使告訴我》等都是新作。《武漢2020》是北京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聯合委約現任德國作曲家協會會長恩約特·施耐德的作品,既表現了人類面對未知而自然流露的恐懼,更有戰疫情的英勇無畏。

線上演出 成為大勢所趨

「各位網上的音樂愛好者,大家好。」4月11日晚,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漫步在國家大劇院中,貝多芬《c小調第四號弦樂四重奏》從大師會客廳裡悄然飄出。

孫洋至今記得這場直播,它是一個了不起的起點。從這天起,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線上演出正式啟幕。「聲如夏花」「華彩秋韻」「冬日之約」接踵而至,截至目前,大劇院線上演出的總點擊量已突破12億次。

疫情衝擊下,線上成為了演出行業不約而同的選擇。從最初篩選「庫存」影音資料播放到主動推出全新作品,線上演出逐步轉型,成為藝術機構逆勢而上的全新突破點。疫情期間,中山公園音樂堂首先在微信上推出了86期「線上音樂會」,自5月31日起,延續多年的暑期藝術品牌「打開藝術之門」也搬至雲端。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則在線上空間安排了長達240+小時的直播,音樂節期間,不論何時打開「BMF俱樂部」APP,總有音樂與觀眾相伴。

在孫洋看來,線上帶來了更多探索的可能,比如不同藝術空間、種類之間常會有巧妙的靈感碰撞。大膽「整活」的西安交響樂團成為了疫情期間古典音樂界的「出圈」網紅,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到華山之巔、秦嶺深處,在網友們意想不到的地方,他們都留下了音樂的足跡。「也許觀眾本身對音樂並不是那麼感興趣,但喜歡文物或旅遊。」西安交響樂團品牌總監曹繼文說,引起不同圈層觀眾的注意,是樂團出圈的一大秘訣。藝術普及也在線上空間找到了更多突破。國家大劇院每次線上直播開始前的導賞已然成為一大特色,周濤等著名主持人及呂嘉等藝術名家常常會聚於此,暢聊藝術。

線上線下 如何共贏發展?

在楊洋的指揮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張昊辰的鋼琴彼此追逐,奏出波瀾起伏、連綿不絕的聲響。經歷了糾結與靜謐,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走向第三樂章的「盛大狂歡」……相隔近半年,孫洋和同事們的鏡頭裡第一次出現了觀眾的身影。7月25日,國家大劇院終於迎來了疫情後的首場限量售票演出。在攝像機的畫面中,孫洋似乎看見藝術家們眼角隱約有淚光閃爍。

7月31日,闊別188天,中山公園音樂堂重啟。當李飈再次帶領北京交響樂團站上這方舞臺,觀眾的注視讓他再也難掩滿心激動:「沒有掌聲的音樂會是不完整的。我們出現在這裡,也是想讓大家感覺到古典音樂從未消失。」

隨著疫情防控逐漸向好,古典音樂市場終於從長達半年的停擺中甦醒,致敬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是今年另一大主題。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柳鳴、張潤崯、黨華莉等10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接力奏響了貝多芬全套小提琴奏鳴曲。12月12日,北京交響樂團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了長達12小時的「奔跑吧!貝多芬——2020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疫情過後,線上演出還有繼續的必要嗎?孫洋認為,這是兩種不同的感受。孫洋舉例說,「就像體育比賽,我們可以通過轉播時的慢動作看到許多現場看不到的細節,但依然有人選擇走進現場,為的是一種『共情』,這是線上不能代替的。線上能給予的是細節和傳播的廣度,在藝術推廣的效果層面,它是毋庸置疑的。」

而線上這門必修課已然在「倒逼」從業者轉變理念,學習更多「技能」。

2020年古典音樂大事記

1月24日起 國家大劇院、中山公園音樂堂等劇院和機構相繼宣布取消近期演出。疫情襲來,行業步入「至暗」時刻。

2月1日至4日 國家大劇院推出「同舟共濟戰疫情·國家大劇院在行動」首批5個戰疫主題作品。

4月11日 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線上演出推出首場音樂會「遲來的春天」。

5月31日 中山公園音樂堂延續20餘年的公益品牌「打開藝術之門」在雲端啟幕。

7月25日 國家大劇院迎來疫情後的首場限量售票演出。

7月31日 時隔188天,中山公園音樂堂重啟,沉寂半年之久的古典音樂市場開始復甦。

8月8日 北京音樂廳重啟。王琳琳執棒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上演「風雨彩虹」合唱音樂會。

10月10日 備受矚目的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保利劇院開幕,由幾乎全武漢班底創作的大型交響合唱《獻給2020》迎來世界首演。

12月12日 北京交響樂團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奔跑吧!貝多芬——2020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12月22日 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在線上舉行。

(原標題:「戰疫」奏強音「線上」覓轉機)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高倩 方非 攝

流程編輯:u018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揭秘:大劇院如何奉獻36場線上演出
    四幅海報包括《長徵郵冊》海報、《華彩樂章冰箱貼》海報、《大劇院造型茶具》海報、《芭蕾寶貝》海報;視頻則為大型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宣傳片、《長徵舞臺劇》宣傳片、《國家大劇院》宣傳片。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國家大劇院開闢線上演出陣地,推出了36場線上演出。同時,更在現場直播中運用「8K 5G」技術,成為藝術傳播領域標誌性事件。
  • 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線上系列音樂會第九場「四季留聲」線上...
    國家大劇院 富田 攝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 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線上系列音樂會第九場「四季留聲」13日如期而至,繼續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及多家網絡平臺同步播出。截至14日中午,本場音樂會點擊量已突破3000萬,同時「春天在線」、「聲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13場演出累計點擊量達到4.2億次。本場音樂會主題為「四季留聲」,上半場由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執棒,周陽、陳思軍、劉曉昕和姬晶晶四位管樂聲部首席擔綱獨奏。
  • 「文化回眸2020·古典音樂」危機與轉機
    國家大劇院影視節目製作部負責人孫洋說。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雖然曾歷經長達半年的線下沉寂,但在線上空間,從最初錄製戰疫作品到不斷推出策劃精良的演出內容,古典音樂始終陪伴著觀眾。對於這門極度依靠「實體」劇院的傳統藝術而言,疫情固然帶來了劇痛,但新的轉機已在悄然醞釀。
  • 國家大劇院取消4月演出計劃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3月26日,國家大劇院通過官方微信發布公告稱,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況,為切實保障廣大觀眾身體健康與安全,減少聚集,國家大劇院決定取消2020年4月的演出及相關活動。
  • 國家大劇院十周年回望 演出定格「北京時間」(圖)
    你也許會驚訝,成立十年的大劇院,竟然吸引了這麼多世界級藝術大腕,他們中有人不止一次登上大劇院的舞臺,而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十年前,國家大劇院只是一座地標建築;十年後,這裡已是一座藝術殿堂。隨著無數名家名團來訪,眾多響噹噹的藝術大師,已成為中國樂迷口中的「老熟人」,也讓北京樂迷在家門口聆聽到中外名家名團的演出。
  • 國家大劇院破局舞臺演出空間壁壘 全面開啟在線演出新模式
    以往,我們想聽一場音樂會,通常會走進劇院或音樂廳,坐在一個較大的、舒適的封閉空間與幾百人一同聆聽藝術家帶給我們的美妙之音。  而今,國內疫情雖已大面積緩解,但後疫情之下的特殊時期,國民健康仍不能鬆懈。
  • 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公益演出走進清華大學
    呂思清是首位獲得小提琴演奏最高水平賽事義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的中國人,近20年的時間裡一直活躍在中國乃至世界樂壇,其琴聲中既有西方古典音樂的典雅,又有東方文化的儒雅。作為頂尖的小提琴家,呂思清不僅多次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獻藝,在向公眾推廣室內樂上也一直不遺餘力。
  • 誰在國家大劇院演出(聚焦國家大劇院現象(上篇))
    國家大劇院,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有分量的國際大舞臺。每個月都有一流名團登場「世界上還從未有過像國家大劇院這樣的劇場,開幕不到3年,能引進如此多的世界藝術精品。」國家大劇院藝術總監陳佐湟認為,「大劇院音樂廳已經形成了一種氣場,這氣場吸引著世界範圍內的頂級音樂大師與樂隊來到這裡。」
  • 國家大劇院公布5、6月線上演出計劃
    5月、6月期間,「聲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將與「春天在線」無縫銜接,並以交響樂、合唱、歌劇音樂會等更加多樣的形式與曲目安排,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及各大網絡平臺與觀眾持續見面,伴隨大家一同感受充滿朝氣的夏日時光。
  • 北京:國家大劇院首開限量售票演出
    從走進國家大劇院北門開始,一位興奮的會員就一直環顧四周,觀察著這裡的每一點變化:北水下廊道頂上的玻璃更加乾淨了,咖啡廳還添加了更智能方便的微信小程序……7月25日晚,時隔半年之久,國家大劇院終於迎來了疫情後的首場限量售票演出。按照全市疫情防控要求和市相關部門文件精神,國家大劇院始終遵循「審慎開放,逐步放開」的原則。
  • 國家大劇院探索演出新業態線上線下雙軌運行成果豐富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探索演出新業態線上線下雙軌運行成果豐富   不久前,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
  • 國家大劇院: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據悉,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12小時的連續直播,這在大劇院和表演藝術行業都是罕見的。截至2020年12月23日,線上藝術節全網總點擊量已超1億次,收穫了海內外網友眾多點讚與評論:「大劇院十三周年從線下遷徙到線上,讓我們不用出門就可以享受直播盛宴,如臨現場。」
  • 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首推線上舞蹈演出
    音樂會、歌劇、京劇……昨晚,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系列迎來首場線上舞蹈演出,中央芭蕾舞團《芭蕾精品晚會》用五部作品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舞蹈盛宴。在許多人眼中,芭蕾是「高雅」和「神秘」的代名詞。演出直播開始前的導賞環節,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陸放為觀眾揭開了芭蕾藝術的冰山一角:芭蕾舞臺與眾不同,這個「與眾不同」甚至是物理意義上的。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深的地下藏著一塊專業的芭蕾臺板。當舞者落地時,它可以起到緩衝作用,減少地面對人體腿部關節的衝擊。臺板上還鋪了地膠,防止舞者滑倒;隨後,陸放又與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以及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共同探秘了舞者的幕後排練。
  • 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發布2020年演出品牌
    演藝臺湖—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2020演出品牌新聞發布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行。 牛小北 攝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高凱)1月8日,演藝臺湖—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2020演出品牌新聞發布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行。
  • 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三場演出點擊破億
    4月25日晚19:30,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第三場「愛的祝福」,如期在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及各大網絡平臺與觀眾見面。對於眾多網友而言,每周六晚的黃金檔期,已成為他們對「春天在線」的固定期待。八把大提琴版《我和你》首演亮相雙人舞搭配悠揚琴聲呈現超美視聽享受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家呂嘉的精彩導賞下拉開帷幕,專業平實的語言帶領千萬網友輕鬆走進精彩的古典音樂世界。
  • 國家大劇院取消2020年4月份演出及相關活動
    3月26日下午,國家大劇院宣布,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況,為切實保障廣大觀眾身體健康與安全,減少聚集,取消2020年4月份演出及相關活動,暫停參觀,恢復開放時間將根據實際情況另行通知。國家大劇院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和部署,視疫情發展情況及時調整並第一時間發布消息,觀眾可留意國家大劇院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獲取劇院最新消息。在此期間,諮詢演出安排等相關事宜,請觀眾撥打國家大劇院服務電話:010-66550000(閉館期間,服務時間為每日9:30-18:00)。
  • 國家大劇院3月演出全部取消
    國家大劇院3月演出全部取消2020-02-24 12 : 38 來源:北京日報國家大劇院官微發布通告,取消3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的演出及相關活動國家大劇院2020年2月23日  退票細則:  已購票觀眾可於即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在原購票渠道、原購票地點辦理退票事宜。
  • 2020年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將奉獻百場演出
    1月8日,演藝臺湖—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2020演出品牌新聞發布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行。發布會介紹了「臺湖星期音樂會」「臺湖精品劇目展演」「臺湖演藝藝術周」「臺湖暑期兒童藝術演出季」四大演出品牌,並預告了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全年精彩演出。圖為發布會現場。
  • 對國家大劇院演出團隊來說,媒體這也是,幫著做了宣傳
    對羅馬歌劇院和國家大劇院演出團隊來說,各路媒體這也是幫著做了一波的宣傳,這當然是莫大的好事,消費下秦放歌的名氣對他們來說反正是沒什麼問題的啦!其他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什麼的,你要報導了,觀眾們都還不樂意點進來看呢,更別說買門票入場觀看。歌劇院曝光率高,上座率也高,就可以拉到更多的贊助,維持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下的歌劇院生存下去。
  • 國家大劇院獻禮國慶 7臺19場演出繽紛登場
    9月30日至10月8日期間,國家大劇院為觀眾精心準備了7臺19場涵蓋歌劇、音樂會、兒童戲劇的精彩演出,伴觀眾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雙節」小長假。雖然歷史已遠去,而革命英雄的精神被代代傳承,也成為了當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旗幟、人生標杆。以革命英雄方志敏為題材,國家大劇院於2015年創作推出了由作曲家孟衛東,編劇馮柏銘、馮必烈,導演廖向紅等聯袂創作的歌劇《方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