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色藏品年增值10%—30%;說不定你家就藏有一件值錢寶貝
一張發行價僅8分錢的《毛主席去安源》郵票以1500元成交,曾大量發行的海報《偉大的長城》市價突破萬元……相比於高端收藏市場上的瓷器、字畫等古玩收藏,民間「紅色收藏」對於收藏者專業知識的要求較低,更接地氣,市場潛力不容忽視。前段時間,山東的一場拍賣會上,一本1944年出版的晉察冀《毛澤東選集》精裝珍稀版本更是拍出了152萬元的高價。
「近年來,紅色收藏持續升溫,大多數品種每年都增值10%-30%,尤其在一些周年慶的重要節點,市場更熱。」武漢收藏家協會文獻專委會主任肖琴學稱,知名度高、存世量少的藏品,市場價值更是步步高升,「像拍出152萬元高價的『毛選』,去年市場價值只有二三十萬元。」
紅色藏品應該怎麼淘?
郵票市場最重題材
題材較好的郵票始終是郵票市場的寵兒,因而以傳統文化題材、重要歷史人物以及突發性的重大新聞事件等為主題的郵票往往有比較好的市場表現。如1993年,由國家郵政局發行的《毛澤東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1套2枚,小型張1枚),剛面市時發行量比較大,然而現在市面上的積壓量就比較有限,再加上近年來紅色題材的郵票比較熱門,因此現在非常搶手。
再如1947年5月4日,解放區東北郵電管理局發行的紀念五四運動郵票1套3枚,分綠、淡棕、紫色三色,面值分別為10元、30元、50元,也是紅色題材郵票收藏的代表性之一。
文革時期瓷器也熱門
文革時期的陶瓷也在現代陶瓷中自成一類。這一歷史時期非常特殊,出產的瓷器大多為瓷像和像章,此外還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如瓷盤、瓷碗、瓷杯、瓷壺、花瓶、筆筒等,其圖案多為毛主席語錄、詩詞、工農兵圖案、英雄人物形象等。其中,尤其以文革晚期研製生產的毛主席專用瓷更具收藏價值,其工藝水平極高,存世量極少,在國內外市場上備受推崇。
另外,古代少女形象,大衣領、高髮髻、頭上插花,也都表現了文革時期瓷器的明顯特徵。當然,在收藏過程中藏家也要注意對贗品的甄別,胎釉造型、彩料、繪事等多方面都要有所考察。
7類毛主席像章較珍稀
同樣極具時代特徵的還有紅色像章的收藏。據統計,毛主席像章種類有八萬種之多。據行家介紹,毛主席像章的珍稀品種大致有以下幾類:
1.延安時期、建國初期製作的像章,時間越早越珍貴;2.鐫有「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央代表團」等字樣的國家級像章;3.中國駐外使館、援外醫療隊、廣交會和港、澳地區製作的精品像章;4.少數相當於中央部委級單位製作的精品像章;5.為外國友人製作的省級精品像章,鐫有外文字樣,其中法文尤其珍貴;6.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如西藏、內蒙古字樣的精品像章;7.金、銀、玉石製作的像章,以及直徑5.5釐米以上的陶瓷像和竹質多色精品像章,或較大的橢圓形鋁質精品多彩像章等。
此外,歷年各大媒體出版的各式「國慶專刊」,這些都成為一些紅色收藏愛好者的選擇。
本版文/本報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