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我嗎?你有多愛我?你會永遠愛我嗎?——當你遇上焦慮型戀人

2020-09-16 國家心理治療師黃孜孜

你愛我嗎?你有多愛我?你會永遠愛我嗎?——你有被伴侶奪命三連問的經歷嗎?

依戀,指的是一個人跟另一個人之間發展出來的安全溫暖、親密而持續的關係。

通常來說,和媽媽的依戀關係是最為重要的。媽媽對孩子的身體和情感回應是否敏感及時,準確,將極大決定孩子成年後的依戀風格,並且深刻影響他的親密關係。

有一種不安全依戀,叫焦慮型依戀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他們在親密關係中很依賴對方,時刻希望和對方保持聯繫,要發定位,發照片,發視頻;

他們似乎很敏感,會很希望對方做各種事情來證明愛自己,不停試探感情;

他們容易患得患失,總是擔心伴侶的離開,用看似弱勢實則佔有控制的方式去死死抓住伴侶;

當對方希望有自己的空間和圈子時,他們往往會變得焦慮不安,企圖成為對方的中心......

這樣的依戀風格,和我們上次談到的迴避型依戀,形成了鮮明對比,我們稱之為——焦慮型依戀風格。

焦慮型依戀風格的個體,受不了伴侶任何在他們看來帶有拒絕信號的言語和非言語信息——包括一個冷漠的表情,一個miss掉的電話,一次深夜的晚歸。

對於他們來說,伴侶很多其實正常的舉動,都會被過度的解讀,無限地放大——好像自己要被拋棄了,自己不被愛了,對方要離開了。而這會引起他們極大的驚恐跟不安。

所以他們會做出在愛人或旁人看來不可理喻的或者過激的行為,比方說奪命連環 call,比方說在伴侶關上門想冷靜一下那一刻失去控制,或者通過一哭二鬧三上吊各種傷害自己的方式去企圖讓對方有回應,哪怕這個回應是負面的。

在焦慮型依戀的人那裡,負面的回應總比沒有回應好——因為這讓他們知道連接還在。

焦慮型依戀者們的生存策略

事實上,這些非適應性的行為模式是他們從小習得的,是他們的生存策略

焦慮型依戀風格的人,從嬰兒時期開始,面對的也許就是一個反覆無常,喜怒變化非常大的媽媽(或其他主要養育者,但更多情況下指媽媽,下同)。

這個媽媽不是根據嬰兒的開心難過去撫育這個嬰兒,而是根據自己的情緒起伏——當她覺得開心愉悅的時候,可能會更多地去關注嬰兒,去微笑,親吻;但當她自己感覺糟糕或者有負面情緒,當她被自己情緒淹沒的時候,她會無視嬰兒的感受,甚至是迴避拒絕。

嬰兒在這種矛盾糾結,搖擺的回應中,慢慢的也對自己的感受產生了疑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關注和被愛——自己無法控制,一切都是媽媽的情緒狀態說了算。

所以他們總是會一遍一遍的企圖去確認媽媽是不是還在,是不是還愛自己,是不是沒有離開。

從小形成的這種心智狀態,深深的印在他們生命中,讓他們充滿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長大之後進入親密關係中,一旦伴侶做出任何能引發他們「被拋棄」感受的行為,都會觸發他們內在那個害怕,恐慌的扳機。

依戀風格的代際傳遞

現代依戀研究已經表明,養育者(主要是媽媽)的依戀風格是會影響和傳遞給孩子的

什麼樣的媽媽會養育一個焦慮型依戀風格的孩子呢?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一種媽媽——

  • 在她情緒特別好的時候,她會突然抱起自己的孩子—— 不管孩子是否正沉迷於搭積木或者陶醉在動畫片中——她不管不顧地抱起小孩兒來一個吻,說「媽媽好愛你喲!」;
  • 當她陷入了抑鬱低落的心情時,如果孩子此刻需要她的關懷溫暖,她是無暇顧及的,她也許表情呆滯的,略過孩子望向遠處,眼神空洞而無一物,讓孩子感到迷惑;
  • 又或者是在孩子特別小的時候,在自己需要外出離開的時候,從來不告知,而是突然消失又突然回來;
  • 她們也許因為自己內在未被照見和解決的不安全感,會不停的去問她的孩子:「你愛不愛媽媽」「你是不是最愛媽媽」.......

正是這種完全沉溺在自己的情緒狀態,隨自己不穩定的情緒起伏而忽略了孩子此時此刻需要的是什麼,並且頻繁去打斷孩子當下的感受,沒有跟孩子保持調諧一致的養育風格和相處模式,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體驗形成混亂

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媽媽會在,會來——完全是隨機混亂的模式——所以他們只能一次次去檢查,擔心媽媽走,同時又怨恨媽媽走,以至於在媽媽回來時也帶著怨恨的心情,難以被安撫平靜。

這種矛盾和拉扯,讓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很難正確去解讀自己的情緒,也導致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總是存在極大的焦慮和不安全。

而同時,焦慮性依戀的個體對自我的評價和感覺也非常的不穩定,總是需要得到伴侶的肯定跟認可,以此來確定自我價值感。

他們會很離不開伴侶,看起來似乎是愛得很深,但這種愛有時候會突然間就轉化為深深的怨恨跟憤怒——在他們感受到拒絕和冷淡的時候。

這種時刻會激發內心的情結,他們在自我懷疑的同時,也會去懷疑伴侶對自己的愛。

而一次一次反覆的試探考驗,甚至會靠傷害自己或做出一些很低姿態的行為去挽留,或者去索取,確認對方的愛。

一次,兩次 ......這樣的模式,又會導致他們更深的自我懷疑跟降低的自我價值感。同時伴侶覺得心好累,心好累後表現出來的逃避和冷漠,再一次激發焦慮型愛人的恐懼!

這真是一個惡性循環。

模式:對自己感覺不好——企圖確認自己還是被愛的——各種手段確定折騰——伴侶心累爭吵,越走越遠——自我感覺更不好——再一次擔心對方離開自己

如何療愈和自愈?

總是想要牢牢的抓住對方,特別依賴對方,沒有辦法靠自己。情感充滿矛盾,情緒波動不安,自我價值感搖擺起伏這些都是焦慮型依戀風格伴侶突出的特徵。

如果你的戀人是焦慮型的依戀風格,那麼也許這篇文章能讓你對TA有更多的諒解。

在你面前站著的,想要你抱著TA,時刻陪著TA,眼裡只有TA的這個人,其實是一個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穩定的關照跟愛,或者是被充滿搖擺跟矛盾的愛控制著的小孩 ——TA有傷痛在那裡。

而如果你的依戀風格本身就是焦慮型的,那麼我會建議,也許要先學會更加的愛自己。去先學會分離,分化,能夠一個人呆著——只有這樣,才能夠跟另外一個人進行健康的融合。

其次,要去觀照內心那個在情緒上沒有得到來自父母敏感和準確回應的孩子,那個心智狀態沒有得到整合的孩子。

要有一個覺察——其實內心對於伴侶離去,或者說對「被拋棄」 的這種焦慮擔憂,事實上都只是自己內心的想像跟投影,並非真實存在。

有了這份覺察,並且開始學會對自己更好一些的時候,也許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和感受浮現。

如果你自己沒有辦法走出來,而且對你的親密關係持續造成了困擾,那麼也建議你能夠及時尋找專業幫助。

我是國家心理治療師黃孜孜

願能給你帶來一些感悟。

相關焦點

  • 愛就一個字,我要你答八百次 | 你也是焦慮型依戀人格嗎?
    你也是「焦慮型依戀人格」嗎?只願有一人看穿你的脆弱與不安,在你需要愛的時候給出擁抱,讓你明白,原來自己仍舊值得好好被愛。>但你不介意,越是渴望愛情的人,心底越有難以撫平的傷痕,你願捧著這滿目瘡痍的心,等一個懂得你脆弱的人來愛。
  • 愛一個人絕對不是佔有他!快來看看你是焦慮型戀人嗎?
    每個人從出生以來都是不同的個體、擁有不同的個性,在感情中也有不同的角色與反應,有人性子急、有人可能容易焦慮,也有人能給彼此滿滿的安全感,所以在幾十億人裡找到對的人雖然很幸運,但當事事不如我們所想的順遂時,你有想過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對方的問題導致兩人分手嗎?
  • 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
    前段時間給多哥買了一本幼兒心理安撫繪本《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第一次給多哥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淚目,並不是因為做了母親淚點降低,而是本能,愛孩子的本能,作為母親的本能。是不是很好奇繪本的內容?阿奇問媽媽:「媽媽,你會永遠這麼愛我嗎?」媽媽說:「嗯,這樣吧,媽媽告訴你一個秘密……」
  • 親子閱讀:《我永遠愛你》
    每次我生氣不理寶寶,或者兇他,他都會哭著向我跑來,伸開雙手喊著:媽媽抱抱我。事後,他會問我:「媽媽,我哭的時候你愛不愛我?你生氣的時候愛不愛我?」我告訴他:「媽媽愛你,永遠愛你,你哭了媽媽也愛你,媽媽生氣時也愛你,永遠都愛你,只是希望你能……」寶寶「哦哦」應著,不管發生什麼事,媽媽都會愛他,這正是他要的答案。
  • 一場「愛的測試」——《我永遠愛你》導讀
    即使這樣,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歸於正常。也就是說,只要是勇於負責任,媽媽就不會不愛你。這是愛的底線。有兩胎的家庭,這是經常發生的,我們的父母是如何解決的呢!我們如何表達愛,如何制定愛和規則的界限?《我永遠愛你》為我們提供了非常棒的例子,小熊阿力總是試探著問媽媽,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如果我做了壞事呢?
  • 小影一一我愛你,永遠都愛!
    手裡拿著男孩在她過生日時送的手機連"你在幹什麼?這麼晚了,外面下著雨,你不回家你幹什麼?你知道阿姨他們在找你嗎?你這麼大了,為什麼還這麼不懂事?你什麼時候才可以叫我放心?你什麼時候才可以懂事?"男孩抓起女孩說"我永遠都不懂事,我永遠都不想張大,我永遠都不想叫你放心,我永遠都不想沒有你在身邊!我永遠都不想失去你!
  • 一句「我愛你」= 千言萬語
    「但你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縮回的手。」如果有來生,你一定要找到我,我會等你,還讓我們一起過。心中有風吹麥田蕩起的和煦漣漪《愛在黎明破曉前》中有很多這樣的美妙時刻,像晚風拂過一般愜意。「就像你在我夢中,我在你夢中。」
  • 我是愛你,但我應該更愛我自己
    於是我便將你的事告訴了朋友,我希望她可以安慰我,能夠體會我痛苦的心情,但是朋友她很理性。她一針見血的說:「你是不是有病啊,人家怎麼樣與你有關係嗎?你是他什麼人,你能不能先管好你自己,如果你真的喜歡他,那你就告訴他啊」。喜歡你,是我一個人的事情。
  • 愛情故事:周予禮,很高興認識你!我愛你,我更會永遠愛你!
    「可這是我媽的意思啊,重頭開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相信我我有這個能力。」聽到李煜的話,周予禮知道她再說什麼也沒有用了,一瞬間她喪失了所有的力氣,「行吧,隨便你。我是不會辭職的。」「你就不能為了我放棄一些東西嗎?」「我為你放棄的還少嗎!
  • 《這就是愛嗎》:不怕你不愛我,只怕你以為愛我
    你確定這就是愛嗎?真的愛我嗎?相信這是大多數人在愛一個人的時候,都想知道的答案。所以,才有了這首《這就是愛嗎》的爆火。不但旋律動聽,更有娓娓道出了愛情的一些真相:很多時候,你以為的愛,其實並不是愛。特別是翻開這首歌的評論,更讓我們體會到愛一個人的心酸和無奈。
  • 你永遠不知道我有多愛你,不打擾是我最後的溫柔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盡的變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只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年少不懂水木年華的《一生又你》,聽懂已是歌曲中的人,親愛的人啊,你永遠不知道,我有多愛你,時至今日,唯有不打擾才是我對你最後的溫柔。或許每個人都有一個想回卻回不了的過去,而你,就是我無法言說的甜蜜與痛苦。
  • 兩道題,讓你明白永遠愛你的人是誰,看完我沉默了~
    老教授面帶微笑,走進教室,對同學們說:「我受一家機構委託,來做一項問卷調查,請同學們幫個忙。」 一聽這話,教室裡輕微的一陣議論:問卷?比上課有趣多了,問卷表發下來,同學們一看,只有兩道題。 他很愛她。她細長的瓜子臉,彎彎的娥眉,面色白皙,美麗動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車禍,痊癒後,臉上留下幾道大大的醜陋疤痕。
  • 你在戀愛中容易「想太多」嗎?|焦慮型依戀者戀愛指南
    1.感到對方忽冷忽熱,可能是由於自己沒安全感曾經,當有朋友向我抱怨說另一半對自己時好時壞,忽冷忽熱時,我會毫不猶豫地勸分,但是當次數多了後,我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子的。這個朋友很粘人,對另一半的情感需求非常高。
  • 愛一個人,莫過於,我很忙,但對你永遠有空
    茫茫人海裡,我對你永遠有空。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愛情由我來守護。有錢人最高級的愛時花時間陪你,窮人最高級的愛是捨得讓你花錢,愛情沒什麼標準,為你去做那些看似做不到的事情,才彌足珍貴。一個人要是愛你,就算再忙總會有時間跟你聊!
  •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戀人即使深愛你,也別像安娜一樣讓他等
    你關注我、我陪你愛文丨萱小蕾、圖丨網絡▼傅箐在《你是我的命中注定》中飾演安娜,一個美麗的,優秀的女孩,一個為了芭蕾舞夢想而遠赴歐洲的女孩。還有些,是想要有更好的生活,為了愛的人去打拼,想要成功後給愛人一個更優渥的生活條件。但也有些人,並不缺錢,只是有自己的夢想,或是有更多的要求,所以不安於現狀,於是無止境地去奔忙和奮鬥。而戀人,就成了他們閒暇時的存在。劇中的安娜,應該就是後者,只是為了站上更高的舞臺,為了更成功,所以選擇跟男朋友王析翊異地戀。
  • 男朋友發「我愛你」,笨女人才回「我也愛你」。
    男票發「我愛你」,笨女生才回「我也愛你」,高情商都這麼回答!其實現在有些戀人在一塊時可能會相處有很多矛盾,但是這些矛盾都是由於你們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不穩定而來的,所以說兩個人在一起時都是相互理解的,這樣的話感情才能夠長久。如果你愛他,他愛你的話一定要保持相互包容的態度,這樣的話男生才會更加愛你,讓我們跟著小編來一起了解一下,當男票發我愛你時,女生該怎樣回復呢?
  • 我的愛,永遠只為你停留
    我又要為你虔誠祈福了,此刻,窗外蟬鳴鳥叫,我的愛人你還在午睡吧。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心不變。每個人都有故事,有喜有悲。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經歷,裡面夾雜著淚水與歡笑。有一種愛,銘心刻骨,不離不棄。愛是什麼?愛是深深地眷念,愛是暖暖的回憶。愛是一種流淚的幸福。愛,是人間最美的情感,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夜裡好難受,不知道怎麼緩解疼痛。於是,我用耳機聽了一首歌《心甘情願愛著你》,是我無意間聽到的。
  • 《來自星星的你》:我永遠愛你,你永遠都在我身邊,不曾遠離
    「那為什麼幫我?為什麼在我困難的時候在我身邊?」千頌伊心中疑惑不解,依然不放棄心中的問號。而都敏俊只能忍住心中的心痛,冷酷到底的說:「因為可憐,而且因為你是藝人,覺得很奇怪,有好奇心。不好意思,以為你是堅強的人。如果知道你這樣,就不幫你了。」
  • 「我愛你,我想嫁給你」「別傻了,我不會和我老婆離婚的」
    婚外情裡有沒有真愛,誰也說不清,因為這是一段沒有結果的愛,這種愛見不得光,有太多的麻煩和辛苦,所以很難定義有沒有真愛,倒是有一點可以證明,婚外情的愛都會在中途夭折,不會走到永遠的。他也是有家的人,他說他和他老婆沒有感情,但是生活得很平靜,對愛情也不抱任何希望。自從遇上我以後,他覺得他是真的遇上了真愛,說和我在一起真的是太美好了,那種感覺他從來沒有過。他捨不得我難過,他會疼我愛我一生一世,不管以後的路有多難,他都會對我不離不棄。
  • 男朋友經常對你說我愛你,真的是愛你嗎?
    愛情本來並不複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不是我愛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嗎,對不起。-------張愛玲前幾日去給外婆掃墓,有幸從母親口中聽聞了一段陳年往事。我印象中的外婆,永遠呆呆地坐在輪椅上,喊她也不會應,開始的幾年,她還能認出我來,後來,她就無法認得任何人了。想必你們應該可以猜到,她患了老年痴呆症。之前母親的說法一直十分含糊,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這場病的後面掩蓋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