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開頭往往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給大家帶來繼續閱讀下去的欲望,今天我們就來看幾篇文章的開頭,說不定你能從中有所發現,以後再也不用為文章的開頭髮愁了。
1、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三個地方看看(標題)
前兩天,姐姐打電話過來,沒說幾句,就為了外甥的事唉聲嘆氣。
原來自從小外甥上了五年級之後,學習就越來越不在狀態,上周期中考試出分,他的成績更是跌到谷底。
每天放學回家,作業不做,拿起手機就在沙發上打遊戲,怎麼催他都沒用。早上上學的時候,甚至還賴在被窩裡不起來,厭學情緒越來越嚴重。
那天把表姐給氣得,一巴掌就呼了過去。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不僅沒讓孩子喜歡上讀書,反而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張。
其實,在我看來,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遠比逼著孩子去讀書更重要。我建議她,與其講一大堆孩子聽不進去的道理,不如親自帶著他到這三個地方去看一看。(開頭)
以上是文章的開頭,由身邊事例引入自己的觀點,然後加以證明。讓孩子通過看別人的生活來感受自己生活的條件優越,從而產生好好學習的念頭。
2.瞞著孩子和老公在家裡裝上了攝像頭,卻看到令人心寒的一幕(標題)
這幾天在一個閨蜜群裡聊天,聽到一個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的故事。
小馨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寶媽,三口之家,夫妻工作穩定,有一個在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美中不足的,是女兒一直不見起色的學習成績。
作為一個一路走來都優秀慣了的女性,一直不甘人後的她起了念頭,想要通過視頻監控,找找原因,自己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於是有一天,小馨瞞著丈夫和女兒,在家裡各個角落悄悄裝上了攝像頭。小馨說,雖然知道不妥,但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開頭)
由別人的事例開頭引發人們的好奇心,到底她從攝像頭裡看到了什麼,在大家都還在迷惑的時候進入正文,講述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問題,講父母的情緒對孩子一生的影響。真實可信,說服力強。
3、有格局的家長,從不「陪孩子」(標題)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孩子出遊,拿著雞蛋大哭:「雞蛋有皮沒法吃!」
旁人指點:「把雞蛋皮剝掉不就行啦!」
孩子繼續大哭:「爹媽不在,不會!」
雖然只是個故事,但缺乏自主能力,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反觀孩子的學習,更是如此。主動學習,是孩子最該具備的能力。擁有主動學習能力,才能掌握人生的方向。而在現實當中,很多孩子在學習上卻依然沒有擺脫依賴症。(開頭)
由看來的故事開頭,由生活的事例聯繫到學習,最後引入正文自己要說的議題,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能一直陪著孩子學習。
看這三篇文章的開頭,都是由事例引入,吸引讀者看下去。不管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還是道聽途說的,甚至是書本雜誌網絡上看來的,只要故事本身具有說服力,那就能用。
所以可以說,用典型的事例開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