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還沒隊名的五年級樂隊成員熊唐雨蝶在家練吉他。
8月21日,未知少年樂隊吉他手熊婷取出罐子裡的零錢,這個罐子是演唱會的表演道具。
8月22日,龍嬌、龍夢與校長鄭龍合影。
8月19日,海嘎小學,老師顧亞(左四)、校長鄭龍(右四)和孩子們在演唱會上表演《橋邊姑娘》。
8月21日,熊唐雨蝶在吃冰棍,媽媽在擇豆角。
8月22日,龍嬌在家看電視劇。
8月21日,龍嬌與母親通電話,講當天報到得知的分班情況。
8月20日,校長鄭龍坐在學校排練廳裡發呆。
霓虹燈閃爍,隨節奏變化,舞臺煙霧噴出,與山霧攪在一起,「你你你你要跳舞嗎」響徹海嘎小學的上空。
8月19日晚,海嘎小學的樂隊舉行了首場演唱會,直播平臺上超過142萬人圍觀。有網友留言說,「這是我見過最搖滾的演出」。
過去兩個月,這所位於貴州六盤水韭菜坪山的小學受到廣泛關注。由第一屆畢業生和第二屆畢業生分別組成的「遇」和「未知少年」樂隊,連同還沒有名字的五年級樂隊,被大家稱作「大山裡的搖滾樂隊」。
海嘎小學組建樂隊
餘煙散盡,人群離去,8月20日凌晨,海嘎小學充當演唱會臨時場地的操場熄滅了最後一盞燈。
兩個月前,孩子們彈吉他、打架子鼓演出《為你唱首歌》的視頻上了熱搜,引來多方關注。
而時間再往回倒幾年,這所海嘎村唯一的學校,差點因為沒有老師而關閉。在校長鄭龍和老師顧亞的幫助下,海嘎小學從曾經的兩間教室、十名學生,逐步發展成擁有12名教師、108名學生的完全制小學。
兩人還把音樂帶到了孩子中間。接觸中,顧亞感受到孩子們身上的內向、怕生和不自信,想以音樂為切口打開孩子內心。於是他和校長找來一些樂器,孩子們的音樂之路就此開啟。
遇樂隊吉他手龍夢第一次接觸吉他是在四年級的時候。那時候她剛轉到海嘎小學,音樂教學剛剛起步,學校裡樂器少,兩三名學生練一個。
龍夢第一眼看到吉他的時候就被吸引了,「長得好看」「聲音好聽」。簡簡單單的兩個理由,她拿起吉他就沒放下。
剛開始練習的兩三個禮拜,手被吉他的弦磨出繭子,生疼。龍夢不捨得中斷,每天午間休息和傍晚放學後,她都準時出現在練習室裡。
學《追夢赤子心》的時候,龍夢怎麼都彈不順轉換的和弦,顧亞訓導了幾句,她就忍不住哭了,「就是一瞬間覺得很委屈」。但這並沒有影響她對吉他的喜愛,第二天,她就又抱起了熟悉的「老夥計」。「我不喜歡半途而廢。」龍夢說。
顧亞發現,學生們在學音樂的時候不再害羞,這些平時「走路低著頭,看人眼睛躲閃,很害羞」的孩子們,眼睛發光。顧亞決心把教音樂這件事做下去,於是找來了更多的樂器,還逐漸萌生了組建樂隊的想法。
就這樣,憑藉著東拼西湊來的樂器,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在這海拔2600米的大山上建起了樂隊。
雲頂之上音樂不停
龍夢的妹妹是未知少年樂隊的吉他手。姐姐剛開始練吉他時,她和小夥伴們摸的是尤克裡裡。練著練著,班裡學尤克裡裡的同學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五個。就是這五人,組成了後來的未知少年樂隊。
未知少年樂隊的成員今年升初中,不僅沒被分在同一個班級,也沒能住進同一個寢室,成員們擔心以後沒辦法再聚在一起彈琴打鼓唱歌了。顧亞勸他們放寬心:「樂隊可以是愛好,但並不是當下的主業,你們享受這個過程就好了。」
顧亞說,他不認為帶孩子們學音樂就意味著要把孩子們往職業音樂道路上引,他希望音樂為孩子種下的,是自信的種子,是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去改變生活的勇氣。
近段時間,外界的關注為這所小學帶來了電腦室、音樂教室、圖書室和廣播站。
8月30日,海嘎小學將迎來新學期,還沒名字的五年級樂隊將接過「未知少年」的接力棒,繼續在雲頂之上唱響海嘎之歌。
新京報記者 陳婉婷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