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滿天星實踐團隊「築愛助殘·愛老扶幼」暑期實踐活動

2021-02-15 熱海大商院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的指示精神,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商學院滿天星調研實踐團圍繞「築愛助殘,愛老扶幼」的主題,前往海南省海口市開展為期6天的調研學習。調研通過座談、訪談、志願服務、發放線上線下調查問卷等形式,在互動中了解弱勢老人和兒童的需求。團隊成員用自己真摯的情感與老人和孩子們一起參與活動,同時也被他們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所感動。在政府、社會愛心團體、志願者以及特殊人士家庭的多方聯動下,團隊以關愛為切入、以服務求凝聚,將愛心幫扶落實於行動,為推動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渴望被關懷

他們期待有人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他們也許「與眾不同」 

卻也應該被尊重、被重視 

他們自強不息、樂觀積極地生活

但也有喪失信仰、對生活無奈嘆息之時

還有一群人

他們懷揣著善良真摯的心 

因共同的情懷 走到了一起

他們單純向善  希望這個社會多一點溫暖

也相信「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

當這樣兩類人相遇,會有怎樣的故事?

「滿天星調研實踐團」的成員們用六天的調研時間

帶你走過他們的世界

也希望與你一起,傾聽他們的聲音

龍哥哥的愛心社成立於2010年8月,以「協調社會資源促進公益事業,扶助弱勢群體,創造就業機會,創建幫扶可持續發展平臺」為宗旨,長期開展社區治理、扶貧培訓、關愛特殊兒童等活動。

2018年,籌資35萬元建立自閉症家庭公益餐廳;2019年,第六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獲「全國助殘先進集體」稱號。

「龍哥哥」本名鄭興傑,從事公益事業已經20年了,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深深紮根在志願服務的第一線。自1999年大學畢業以後,他就沒有停止過志願工作。除了從自己每月的工資裡拿出一部分作為志願經費以外,他還一直利用周圍不起眼的資源堅持這一善舉。如今身為海南省志願者聯合會副秘書長的他,不僅對全省的志願活動進行籌劃,還要對一些高校志願活動進行指導。不僅如此,他還擅於利用網絡這個大平臺,將一些需要幫扶的對象相關資料發布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引起更多人的關注。「龍哥哥」還在自家騰出空間,存放愛心人士寄來的愛心物資,他就像一座橋梁,將大家聯繫在一起。

「龍哥哥」說:「在志願服務工作的這條路上,有過歡笑、有過讚揚、雖然也存在著不解和淚水,但只要社會需要,自己就時刻準備著,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傳遞社會正能量。」

在雪玲瓏工作室,有一位善良的梅子老師,她幫助了一群特殊的孩子有一群——唐寶寶。

有人說唐寶寶是人類成長的慢鏡頭,他們大多數很晚才學會說話,難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在與他們一起學習非洲鼓,一起跳舞,一起拍照的過程中,我們卻感受到了孩子們的熱情,他們以最純粹可愛的笑容迎接一起學習的「哥哥姐姐」們,下課後又主動與哥哥姐姐們擁抱告別,也許對我們來說,與這群特殊又可愛的孩子的接觸,收穫成長的也是我們自己。

正如和梅子老師交流過程中,她說,面對這樣一群孩子,教他們學習非洲鼓不僅是幫助他們,也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更加堅強,梅子老師自己也是一位母親,她說她理解一個家庭在面對這個孩子時候的困難和不易,也願意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儘自己所能去幫助這些孩子。

我們被梅子老師的堅強和善良打動,重要的是我們更加感受到在愛老扶幼這條路上,每個在為之努力的人都不是孤軍奮戰,我們更需要一起努力,讓更多人看到希望。

海甸街道新安社區的志願者之家讓我們收穫頗豐,通過與海南省義工互助協會和海口市綠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兩位創始人分別交流,我們了解到組織開展助殘扶弱志願服務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感受到資源整合,充分實現各方優勢相互結合對幫助弱勢群體的重要性,並吸取兩位前輩老師對學生志願組織及志願者在組織參與相關活動時的建議。

海南省愛心社工志願者協會,同時是海南德行天下辦公處,主要進行傳統文化普及宣講,在愛老扶幼方面,協會結合自身發展重點,在社區開展傳統文化相關活動,調動老人參與積極性,並聯合其他公益組織共同在敬老院,福利院開展活動,弘揚中華民族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團隊成員前往海南省殘疾人聯合會、美蘭區殘疾人聯合會與相關負責人諮詢轄區內殘疾弱勢群體情況,通過詢問我們了解到,美蘭區殘聯在對弱勢群體的幫扶中主要採用走訪的形式,按規定定期予以物質幫助,開展殘疾人運動會等活動以豐富殘疾人生活,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同時在殘疾人就業方面予以引導和支持。而省殘聯志願服務相關負責人對團隊本次調研方向給予了建議,同時對未來開展相關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分析,通過交流,團隊成員對海南省海口市對弱勢群體的幫扶政策更加了解,同時對幫扶弱勢群體的資源整合思路更加清晰。

團隊前往瓊山區社會福利院和海口市社會福利院,由於所處地點管轄範圍級別各有不同,兩家福利院規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瓊山區社會福利院,團隊成員有機會與福利院內的孩子們近距離接觸,他們中不乏有肢體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的小孩子,但通過交流,我們發現相比於物質幫助,孩子們更需要心靈上的陪伴和關懷,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雖然大部分孩子可以在合適的年齡正常上學,但對於特殊兒童的教育卻相對匱乏,而在海口市社會福利院綜合情況要比瓊山區福利院好,但通過與工作人員的交流,我們也了解到,相比於我國內陸地區城市,福利院無論從基礎設施建設或是師資醫護人員人數和質量距內陸大部分二三線城市都有一定差距,對人才引進及相關技能學習交流十分重要。

除了通過座談訪談的形式調研之外,滿天星調研實踐團還利用碎片化時間在線上線下同步發放調查問卷以了解市民群眾對弱勢群體的認識,提升市民群眾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度。

滿天星團隊調研總結

通過為期六天的調研實踐,團隊不僅逐漸加深對幫扶弱勢群體的理解,也在調研過程中體會到殘疾人士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在政府、社會愛心團體、志願者以及特殊人士家庭的多方聯動下,團隊以關愛為切入、以服務求凝聚,將愛心幫扶落實於行動。希望在「築愛助殘,愛老扶幼」的路上,能有更多人的加入,真正發揮「聚是一團火,散做滿天星」的溫暖力量。

圖文資料來源:滿天星實踐團隊

編輯:南風喃

監製:商學院新媒體中心

2019年8月11日

相關焦點

  • 三明學院百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出徵 共築青春夢
    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出徵儀式在三明學院行政樓八樓會議室舉行。三明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代表在儀式上接受授旗,正式開啟該校2016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三明學院暑期社會團隊實踐授旗 據悉,今年該校共組建100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其中包括國家重點團隊1支,省級重點團隊
  • 上善助殘暑期助殘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截止到日前,長沙市上善助殘服務中心中小學生暑期助殘體驗活動正式落下帷幕,中心作為社會公益組織,承擔起引導和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職責,亦為促進殘鍵融合而努力,在政府各級部門及嶽麓區坪塘街道的指導與支持下,上善已成功舉辦多期的學生社會實踐及體驗活動。
  • 2018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2018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按校名筆劃排序)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力友)「2018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近日落下帷幕,10所最佳暑期實踐大學及100支獲獎實踐團隊出爐。這也是自2015年來,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開展的第四屆主題尋找活動。
  • 2017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力友)「2017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近日落下帷幕,10所最佳實踐大學及100支獲獎實踐團隊出爐。這也是自2015年來,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開展的第三屆主題尋找活動。
  • 2020年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出爐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羅伊璠)近日,2020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活動落下帷幕,10所最佳實踐大學及100支獲獎實踐團隊名單出爐。據了解,自2015年以來,中國青年報社已經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開展了六屆主題尋找活動。
  • 同心共築中國夢 | 2020港澳臺暑期社會實踐風採展No.1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共有15支團隊脫穎而出接下來隨著麓麓的腳步來一起康康港澳臺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風採吧:本團隊通過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港澳臺學生深刻感受祖國的歷史巨變和偉大成就,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內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增強港澳臺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認同感。
  • 【新時代文明實踐】這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有趣有價值!
    為切實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進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平,引導青少年在實踐中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中小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鍛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與提高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廣州路街道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
  • 2020年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公示!​快來參會領獎!
    今年,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開展了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這已是中國青年報社連續第六年舉辦該活動。經高校推薦、團隊自薦、展示投票、材料評審等環節,活動最終選出全國最佳暑期實踐大學、全國最佳/優秀/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公示見文末。為了深化實踐成果,中國青年報社擬於11月24日—27日舉辦相關線下交流會。交流會現場將為全國最佳暑期實踐大學、全國最佳/優秀/百強暑期實踐團隊頒獎,並組織參與實踐工作的全國高校教師進行分享交流。
  • 北理工學子在方山胡堡村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信息與電子學院、宇航學院、外國語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睿信書院、徐特立學院、求是書院等120餘名青年學子組成的社會實踐團,共同以『時代新青年 共築中國夢』為主題,在胡堡村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 電子科大成都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獲全國優秀實踐團隊稱號
    中國網12月19日訊(李小野)近日,團中央下發了《關於2019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報》,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經管系「助力鄉村振興——社區人居環境治理小分隊」項目,獲得2019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稱號。
  • 溫職院「雲端」開展2020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今年,我們把主戰場移師到網上舉行,大多開展『雲實踐』活動。」溫職院團委負責人介紹。「雲實踐」,並不是放任學生自己在網絡上隨意開展,而是在專任教師指導下通過「項目+基地+導師」的模式有序開展,活動開展為期一個月。
  • 人民網:實踐團隊走訪仁愛之家 走進智障人士的世界
    6月30日,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的「仁愛之家」智障兒託養服務中心開展助殘社會實踐活動。  人民網武漢7月9日電 (錢雲瀚)6月30日,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的「仁愛之家」智障兒託養服務中心開展助殘社會實踐活動。  「仁愛之家」是在南昌市殘疾人聯合會、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仁愛之家」以智障人士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日間照料、生活技能培訓、工作技能培訓及支持性就業的支援性幫助。
  • 浙江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再獲佳績!
    近日,由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全國近千所高校開展的2019第五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落下帷幕。
  • 據說,全國最牛的暑期實踐團隊可能在這……【76-100隊】
    從8月31日起,由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秘書處、中國青年報共同主辦,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協辦,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獨家支持的「2015尋找全國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正式進入二次「尋找」階段。同時,主辦方會組織專家評審團,對實踐團隊進行甄選。按照專家評審團打分佔比40%,微信展示得票分值佔比60%的比例,確定最後的100強名單。以下有第四批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候選團隊的風採展示,若想了解24支實踐團隊更詳盡的情況,可以進入中國青年報官方微信主頁,點擊左下方的自定義菜單下的「尋找百強」欄目。
  • 陽光•力量 | 浙江省中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展示活動在杭高舉行
    2017年12月16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學聯共同主辦的「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2017年浙江省中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展示活動在杭州高級中學舉行。出席活動的有省文明辦未成年人工作處副處長何天寶,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陳熙熙,團省委學校部部長唐永卿,省學生聯合會執行主席徐鵬宇、杜穎,杭州市教育局團工委副書記、杭州團市委學校部兼職副部長司文朋等嘉賓老師。
  • 南京曉莊學院「健康體育傳播人」團隊在板橋遊泳館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南京曉莊學院「健康體育傳播人」團隊在板橋遊泳館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青年大學生積極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
  • 關於開展2020年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的通知
    導讀2020年,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繼續組織開展「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今年是「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舉辦的第六年。圖為《中國青年報》刊發「2019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 「實踐」「綠色校園行,愛心溢滿家」——綠愛小分隊暑期社會實踐實錄
    我們了解到當地市一中在這方面有著很好的發展經驗,此外該組織還進行資料義賣為助學籌集資金,因此我們決定對其活動進行實踐調研。考慮到疫情期間防護安全,我們決定採取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方式,並在線下實踐當中充分保障個人安全。
  • ...信陽師範學院2019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紀實
    生命科學學院2019年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小分隊及茶學專業博士指導團走進豫信茶葉7月7日,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楊霽虹,黨委秘書孫太紅及茶學專業博士指導服務團周棋贏、王彬、崔繼來、丁鵬、劉國峰、周偉及茶葉專家袁正仿教授帶領該院信陽毛尖科技知識服務團前往溮河區豫信茶葉公司,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我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獲評全國優秀團隊
    近日,共青團中央對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表現突出的優秀單位、團隊和個人進行通報表彰。我校「赴全國各地共青團團史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隊」 獲評全國優秀團隊。我校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赴全國各地共青團團史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學院團總支書記馬薏雯老師指導下,以學習共青團歷史發展為目標,搜集團史教育資源,調研當代青少年團員有關團史團情的學習現狀與學習效能,探究團史宣傳教育新形式,教育引導青年一代樹立良好的歷史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