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史上最美的十大實驗

2021-02-08 化學酷


化學是什麼?當你把化學(Chemistry)的單詞拆開,不難發現:[Chem is try 化學 就是 動手]。化學的發展及樂趣亦在於其或美麗紛繁或美妙絕倫或難以置信的實驗。
在化學史上有許許多多精美絕倫的實驗,美國的化學與工程新知曾邀請眾多化學家和歷史學家共同票選出十大最美麗實驗,條列於下。


1、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分離手性酒石酸鹽(1848)


路易·巴斯德(1822-1895)是法國的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氏消毒發就是他發明的,他還研製了狂犬病疫苗。說到他手工分離酒石酸鹽晶體,對化學研究而言,確實是「徒手」,他是在顯微鏡下用鑷子一個一個挑的.

2、安託萬-洛朗·德·拉瓦錫(Antoine Lavoisier)著名的鐘罩實驗,拉瓦錫第一次提出了氧化和燃燒學說(1775)


拉 瓦錫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閉的容器裡,連續加熱達十二天之久,結果發現有一部分銀白色的液態汞變成了紅色的粉末,同時容器裡的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五分之 一。拉瓦錫研究了剩餘的那部分空氣,發現這部分空氣既不能供給人類及動物呼吸來維持人類及動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燒,他誤認為這些氣體都是氮氣 (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維持生命」)。拉瓦錫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紅色粉末(現已證明是氧化汞)收集起來,放在另一個較小的容器裡經過強熱後,得到了汞和氧 氣,而且氧氣的體積恰好等於原來密閉容器裡所減少的空氣的那部分體積。


3、赫爾曼·埃米爾·費謝爾(Hermann Emil Fischer)
測定葡萄糖的結構式,提出葡萄糖中有四個手性碳原子,提出費歇爾投影式。(1890)


費歇爾總結當時所有已知糖的立體構型並接受了雅各布斯·亨裡克斯·范託夫的葡萄糖中存在四個手性碳原子的觀點,確定了葡萄糖的鏈狀結構,並認為葡萄糖應該有2的四次方=16種立體異構體。並且自己合成了其中的異葡萄糖、甘露糖和伊杜糖。

4、漢弗萊·戴維(Humphry Davy)電離分解鹼金屬和鹼土金屬元素(1807~1808)


漢弗萊·戴維,英國化學家、發明家,電化學的開拓者之一,開闢了用電解法製取金屬元素的新途徑:即用伏打電池來研究電的化學效應。電解了之前不能分解的苛性鹼,從而發現了鉀和鈉,後來又製得了鋇、鎂、鈣、鍶等鹼土金屬。他被認為是發現元素最多的科學家。

5、威廉·亨利·珀金(William Henry Perkin)發明了人工染料(1856)


威廉·亨利·珀金出生在英國倫敦,那時候英國正轟轟烈烈的開展著工業革命。他15歲的時候就在皇家化學院學習化學,18歲在做實驗的時候偶然間合成了苯胺紫染料,然後申請專利,創業建造世界上第一個染料廠,還因此成為英國巨富.

6、古斯塔夫·羅伯特·基爾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和羅伯特·威廉·本生(Robert Wilhelm Bunsen)證明金屬鹽類在火焰中加熱,釋放出的光譜具有該元素特徵(1859)


這便是我們熟知的焰色反應了。灼燒某些金屬或它們的揮發性化合物時,原子核外的電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從基態躍遷到具有較高能量的激發態,激發態的電子回到基態時,會以一定波長的光譜線的形式釋放出多餘的能量,從焰色反應的實驗裡所看到的特殊焰色,就是光譜譜線的顏色。

7、約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 加熱氧化汞並發現氧氣(1774)


1774 年他利用一個大凸透鏡,把陽光聚焦起來,加熱氧化汞,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產生的氣體,並研究了這種氣體的性質。他發現蠟燭在這種氣體中以極強的火焰燃燒;老 鼠在瓶中存活時間為相同容積的普通空氣的兩倍。他並用玻璃吸管從放滿這種氣體的大瓶裡吸取它,感到十分輕鬆舒暢。普裡斯特利是第一位詳細敘述了氧氣的各種 性質的科學家。

8、尼爾·巴特萊特(Neil Bartlett)利用六氟化鉑合成六氟化鉑氙,證明了稀有氣體也可以有化合物,從此惰性氣體改名稀有氣體。(1962)


自從1962年第一次製得含有化學鍵的稀有氣體化合物氟鉑酸氙後,各種各樣的稀有氣體化合物被相繼製得,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7年,中國學者成功製得氦化合物Na2He,自此元素周期表的最後一個元素也被攻破!

9、弗朗索瓦·奧古斯都維克多·格林尼亞(Fran ois Auguste Victor Grignard)合成格氏試劑(1899)


格林尼亞試劑簡稱「格氏試劑」。是含滷化鎂的有機金屬化合物,由於含有碳負離子,因此屬於親核試劑。其在有機合成上十分有用,主要用它增長碳鏈。

10、居裡夫婦(Marie and Pierre Curie) 發現了釙和鐳元素(1898)


在 發現瀝青鈾礦石中必定含有某種未知的放射成分後居裡夫婦不斷地提煉瀝青鈾礦石中的放射成分。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氯化鐳並發現了兩種新的化學元素:釙(Po)和鐳(Ra)。因為他們在放射性上的發現和研究,居裡夫婦和亨利·貝 克勒爾共同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文轉自網絡,如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化學史上最美的十大實驗!
    化學的發展及樂趣亦在於其或美麗紛繁或美妙絕倫或難以置信的實驗。在化學史上有許許多多精美絕倫的實驗,美國的化學與工程新知曾邀請眾多化學家和歷史學家共同票選出十大最美麗實驗,條列於下。1、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分離手性酒石酸鹽(1848)路易·巴斯德(1822-1895)是法國的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氏消毒發就是他發明的,他還研製了狂犬病疫苗。
  • 【六中學科故事】化學史上十大最美實驗
    美國化學與工程新知(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期刊在2003年,邀請化學家與歷史學家共同票選出史上最美麗的十大化學實驗。1.巴斯德(Louis Pasteur)將酒石酸鹽類的光學異構物分離(1848年)巴斯德的實驗簡潔優雅而又意義重大。
  • BBC 紀錄片 ---- 化學史
    人們出於對大自然的無知與敬畏,也包含發現新事物新元素的熱情,於是提出了「燃素」這一個錯誤的概念,但是它在當時受到科學家們的追捧。它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只是一種由科學家們腦補出來的可燃燒的物質,而世界上一切可以燃燒的物品,都含有燃素。這麼看來,「燃素說」雖然不是真理,但也有一點道理呀。     下面就要有請一位重要人物登場了!這個人到底有多牛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同僚們對他的評價。
  • 推薦 | BBC紀錄片《化學史》,看看歷史上化學家們的腦洞有多大?
    》校本課程,第一課時,我們組織學生觀看BBC拍攝的紀錄片《化學史》(Chemistry.A.Volatile.History),反響熱烈。它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只是一種由科學家們腦補出來的可燃燒的物質,而世界上一切可以燃燒的物品,都含有燃素。這麼看來,「燃素說」雖然不是真理,但也有一點道理呀。下面就要有請一位重要人物登場了!這個人到底有多牛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同僚們對他的評價。
  • BBC紀錄片《化學史》,看看歷史上化學家們的腦洞有多大?
    這都可以在BBC紀錄片《化學史》中找到答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部有趣的紀錄片吧!!《化學史》什麼?搗鼓尿也能傾家蕩產??化學史上一個知名物質出現了——燃素。當時人們出於對大自然的無知與敬畏,也包含發現新事物新元素的熱情,於是提出了「燃素」這一個錯誤的概念,但是它在當時受到科學家們的追捧。是不是被當時化學家的清奇腦迴路帶了節奏?下面這個例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燃素到底是個啥玩意。
  • BBC紀錄片《化學史》,看看歷史上化學家們的腦洞有多大?(視頻下載)
    》校本課程,第一課時,我們組織學生觀看BBC拍攝的紀錄片《化學史》(Chemistry.A.Volatile.History),反響熱烈。它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只是一種由科學家們腦補出來的可燃燒的物質,而世界上一切可以燃燒的物品,都含有燃素。這麼看來,「燃素說」雖然不是真理,但也有一點道理呀。下面就要有請一位重要人物登場了!這個人到底有多牛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同僚們對他的評價。
  • BBC紀錄片《化學史》 三集全(視頻)
    化學家波義耳在一個實驗中發明了火柴的前驅體,後人把它製成了火柴。從此以後,人們獲取火的方式變得簡單而又快捷,工業發展如同車輪般不停歇地滾動向前。而誰能料到,這宏偉的一切背後,竟是由一位鍊金師搗鼓尿液開始的。那麼,火是由什麼產生的?化學史上一個知名物質出現了——燃素。
  • 化學史上最美麗的十大實驗,你知道是哪些嗎?
    化學的發展及樂趣亦在於其或美麗紛繁或美妙絕倫或難以置信的實驗。    美國的化學與工程新知曾邀請眾多化學家和歷史學家共同票選出十大最美麗實驗,條列於下。拉瓦錫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紅色粉末(現已證明是氧化汞)收集起來,放在另一個較小的容器裡經過強熱後,得到了汞和氧氣,而且氧氣的體積恰好等於原來密閉容器裡所減少的空氣的那部分體積。赫爾曼·埃米爾·費謝爾(Hermann Emil Fischer)測定葡萄糖的結構式,提出葡萄糖中有四個手性碳原子,提出費歇爾投影式。
  • 張子高——中國化學史研究的開拓者
    中國化學史研究的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化學多門二級學科的教學工作,為我國培育了幾代化學和化工科技人才。 在化學史的研究工作中,倡導文獻記載和實驗重演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著有《中國化學史稿(古代之部)》。  張子高,原名張準,字子高,又名張芷皋,1886年7月14日出生於湖北省枝江縣董市鎮(董市鎮現屬枝城市)。他少年時就讀私塾,曾中秀才。
  • 十大最美物理實驗:簡約而不簡單
    原標題:十大最美物理實驗:簡約而不簡單 託馬斯·楊的雙縫演示應用於電子幹涉實驗牛頓和託馬斯·楊對光的性質研究得出的結論都不完全正確。光既不是簡單的由微粒構成,也不是一種單純的波。但是其他實驗還是證明光是一種波狀物。經過幾十年發展的量子學說最終總結了兩個矛盾的真理:光子和亞原子微粒(如電子、光子等等)是同時具有兩種性質的微粒,物理上稱它們:波粒二象性。將託馬斯·楊的雙縫演示改造一下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
  • 物理史上最美的十大實驗(上)
    如果要地球自轉的具體數據那就需要用到很複雜的拓撲學,證明和計算的過程極其複雜,一般人都基本看不懂,但是傅科擺只是需要一條長長的繩子,下面吊著一個質量適當的小金屬球就能證明了,只要觀察小球在地面的運動軌跡就能證明地球在自轉,配上上圖後只要有學過地球知識的初中生都能理解了。
  • 化學史前沿〡化學史教學是推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
    2015-12-19 化學史教學之家 化學史教學之家化學史教學是打開化學教育之門的另一扇窗
  • 【物理實驗】科學史上最美的十大實驗
    可能很多人認為物理實驗是枯燥、繁瑣、無聊的,但事實上,真正優秀的實驗必須首先是美麗的。下面就是世界知名物理學家們聯合評選出的物理學史上十大最美麗的實驗。這十大實驗中的絕大多數是科學家獨立完成的,最多有一兩個助手。所有的實驗都「抓」住了物理學家眼中「最漂亮」的科學之魂。
  • 【物理實驗】科學史上十大最美實驗
    可能很多人認為物理實驗是枯燥、繁瑣、無聊的,但事實上,真正優秀的實驗必須首先是美麗的。下面就是世界知名物理學家們聯合評選出的物理學史上十大最美麗的實驗。     這十大實驗中的絕大多數是科學家獨立完成的,最多有一兩個助手。
  •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化學史的奇思妙用
    化學史是化學學科形成、產生和發展及其演變規律的歷史。化學史不僅如實地記錄了影響化學發展的重要事件,系統地闡述了化學發展的歷程,而且向人們展示了化學家們揭開化學現象背後的規律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和所採用的科學方法,以及他們所具備的科學精神。在面試中,我們也可以巧妙地運用化學史,為我們的試講增添色彩。
  • 化學史 | Fischer與葡萄糖立體結構的確定
    在有機化學領域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該工作中Emil Fischer通過實驗和邏輯推理的完美結合,在檢測手段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完成了對葡萄糖及相關結構的分析,其過程充滿了科學的嚴謹與藝術般的優雅,在ACS的投票評選中被評為化學史上最美實驗第三名。
  • 佛山這間中學圖書館入選全省十大「最美閱讀空間」
    記者15日從佛山市三水區獲悉,2017-2018學年廣東省「書香校園」線上讀書系列活動頒獎儀式日前在廣州舉行,三水區實驗中學圖書館獲評「最美閱讀空間」稱號,成為全省十大「最美閱讀空間」之一。  據了解,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廣東新華發行集團承辦的廣東省「書香校園」線上讀書系列活動從2016年起已連續舉辦兩年。
  • 世界十大最美物理實驗
    美國兩位學者在全美物理學家中做了一份調查,請他們提名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十大物理試驗,結果刊登在了美國《物理世界》雜誌上。 一、託馬斯·楊的雙縫演示應用於電子幹涉試驗
  • 北京發布十大最美賞月勝地有哪些 北京十大最美賞月勝地介紹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賞月最新資訊 > 正文 北京發布十大最美賞月勝地有哪些 北京十大最美賞月勝地介紹
  • 臺灣十大最美親子民宿TOP10
    臺灣十大最美的親子遊民宿,不僅美,而且好玩。最重要的是,你能感受到那種濃濃的人文情懷,這都是些「有態度」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