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農村版信陽訊(記者 尹小劍 翁應峰)「今天好激動,好快樂!」8月12日,信陽市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們冒著炎炎烈日,來到大別山下新縣,為留守兒童送去印有未成年人法制宣的小扇子,孩子們拉著檢察官的手,激動不已。
信陽市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部主任彭聖俠告訴記者,信陽市人民檢察院在推進「送法進校園」百千萬工程、督導落實「一號檢察建議」、深入開展「校園及周邊安全建設」工作中,認識到位、積極作為,深入農村和山區學校,注重法治宣傳「一張網」全面覆蓋,引導廣大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得到信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讚譽,取得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堅持預防先行,法治教育重引導
兩級院把「一號建議」的監督落實和「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結合起來,組建「信陽市院法治巡講人才庫」,成立「全市檢察機關未檢送法進校園宣講團」,上下擰成一股繩,大力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
近三年來,全市檢察機關近300位法治宣講員走進500餘所學校開展法治宣講600餘場,受眾人群近40萬餘人,發放宣傳冊15萬餘冊,宣講覆蓋學校比例15%、學生比例29%。
宣講課件豐富,法治套餐任你選
製作法治節目25個,市院幹警自編自導自演的防性侵微電影《另一種可能》被高檢院官微轉播,省內外很多地市將該公益片作為播放課件,教體部門也將該宣傳片上傳至教育平臺,供師生、家長們學習。
檢察官們製作的預防性侵和校園暴力微視頻《叮鈴鈴……檢察官小哥哥小姐姐上的一堂課》《防性侵宣傳手冊》等被省院官微推廣。
市院未檢團隊開發的系列課件《身體的秘密》《我不上你的當》《青春修煉冊》等課件,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風格呈現,讓防性侵入腦入心。
商城縣院彭秋思製作的《遠離電信詐騙,莫使青春蒙塵》初選錄入全省法治進校園「百千萬工程」精品課件。
擴大送法範圍,創新形式強載體
郭國謙檢察長帶領未檢宣講團深入轄區高校,為大學生們送去法治公開課,希望同學們在築夢的徵途中與法同行,被稱為「預防大學生生犯錯的及時雨」;市檢察院多次深入農村、偏遠山區學校送法,真正實現讓法治的陽光照耀每一個校園。
2019年國慶節前夕,市檢察院宣講團來到山區紅二十五軍長徵出發地---何家衝小學,為四個年級共26名學生帶去精美的禮物和精彩的法治課,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舞動紅旗同唱《我和我的祖國》,深情的歌聲在山谷中迴蕩。
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牽動著檢察官們的心。今年六一節,信陽市檢察院聯合市關工委、市民政局走進革命老區新縣箭廠河鄉「留守兒童之家」,為孩子們帶來定製的禮物和生動的法治課。同孩子們一起唱歌做遊戲,陪伴留守兒童一起過節。
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門還邀請社會心理輔導老師們,組成健康心理服務小分隊,深入轄區監獄、看守所,為涉罪未成年人送法和進行心理疏導。
全市檢察機關打造 「1+2+N」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模式,推出「法制輔導員」工作機制,與教體部門會籤《關於進一步加強法治輔導員建設的意見》,定製「法治菜單」,有效解決了檢察機關人員少、送法進校園不能全覆蓋的困境,走完送法進校園的最後一公裡,更好地闡釋了「百千萬工程」。
部分基層檢察院通過「法治好聲音」演講比賽,讓學生成為授課老師,收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基層檢察院設立了「駐校維權工作站」,留守兒童可直接與檢察官電話聯繫,尋求法律幫助。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送法進校園不停歇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中華大地。市檢察院未檢宣講團隊開發了關於預防新冠肺炎知識、防校園暴力、防性侵、防詐騙、防沉溺於網絡、心理疏導等主題內容不同的視頻和音頻課件30多期,通過「網際網路+」、抖音直播等形式,運用「線上課堂」,推送給教育部門,作為「開學第一課」,在線護「未」抗疫情,用法律知識滋潤學生們的心田。
商城縣檢察院未檢檢察官彭秋思聯合其他地市省級優秀宣講員利用抖音推出網上開學第一課《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一開課點擊率就達到「10萬+」,該做法被高檢院點名表揚。
兩級院法治副校長還助力復學,深入所任職校園,同相關部門一起督導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各基層院在高考前夕,以不同的方式對高考學子寄語助力高考,商城縣院聘請心理諮詢師給高考學生進行考前心理輔導。
2020年7月,商城縣檢察院未檢檢察官彭秋思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表彰為「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表現突出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