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迅速現代化的新農村,無疑將更多展現在世人面前。而隨著高鐵路網、高速公路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都將有更多機會到那些變得更美好的農村去走走、轉轉、玩玩。
文 | 笑 飲
央視即將改版的消息不脛而走,端午節當天,多家媒體爆出——「CCTV7將改版為國防軍事頻道,另將新增農業農村頻道」,據悉,新增農業頻道將是CCTV17。更有媒體稱,央視年底將新增CCTV16奧運頻道,專門用來承接獨立出來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節目及相關轉播。
2022冬奧會包括之前的預熱,將成央視接下來的重頭戲
儘管還沒有官宣,但消息一出,網友們的評論可就跟上了。有人評論稱,這樣下去,臺灣地區的間諜再也沒法改行去做農業專家了。
這個哏,笑飲感覺,看看笑笑就好,千萬別當真,畢竟,臺灣地區的媒體,特別是那些上電視賺通告費的朋友,那口河一開,漫無邊際,只能引人恥笑。最近的例子,就是那個自爆臺軍使用神經毒氣彈演習的馬西屏,又稱大陸有家國企叫「東風快遞」。好吧,看著你們一本正經的樣子,笑飲已經笑岔了氣了……
張友驊稱,臺灣間諜盯著CCTV7看久了,索性退休後去務農了
有關臺灣地區間諜退休後去務農,這段話最早來源於臺灣政論節目嘉賓張友驊。這哥們也是一本正經地說,臺灣地區間諜盯著大陸CCTV7軍事農業頻道看,漸漸被《致富經》之類欄目吸引,退休後學著去做,果然發了財。
在笑飲看來,這倒是符合邏輯的,畢竟本來臺灣省農村地區也不少,許多地方和大陸農村相比有類似的條件,農民兄弟跟著央視學著致富,肯定比跟著民進黨瞎耍強得多。
言歸正傳。軍事與農業頻道「分家」,應該算當是時也。
如今的CCTV7被網友調侃為「耕戰」頻道
首先,節目資源、節目量、節目質量等因素制約著頻道發展。以CCTV7為例,近幾年來,因是「軍事·農業」頻道的緣故,被網友調侃為「耕戰」節目,特別是當軍事專家張召忠將海帶和潛艇放在一塊稱:「敵人的核潛艇如果到黃海、東海,根本不用中國海軍,海帶繩就絞螺旋槳上了。」結果被網友演化成「海帶纏潛艇」。而CCTV7《科技苑》欄目恰好播出了如何養殖海帶的節目。「這可不就是『耕戰』節目嗎?」有網友戲謔。然而,回顧CCTV7設立之初,不僅有軍事和農業,還有少兒、科技等欄目。隨著少兒、科技節目資源的開發、新頻道的推出,CCTV從「四拼」拼盤改為「雙拼」拼盤,當節目資源、節目量特別是節目質量得到提升、提高後,軍事、農業各自成為獨立「大菜」,確實是大勢所趨。
網友在北京地鐵裡偶遇張召忠,手提袋亮了
第二,國防軍事頻道能更好地推進國防宣傳和國防教育,本身CCTV7的軍事和農業節目也不是一家機構製作的,只不過是並在一個頻道的不同時段播出。其中,軍事節目是由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製作,記錄中國人民解放軍改革、建設與發展,在七彩螢屏上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光輝形象。同時發布權威軍事新聞,展示中國軍隊風採,傳播國防科技知識,追蹤世界軍事風雲,反映軍隊生活。環顧世界各國,許多國家重視國防宣傳和國防教育。俄羅斯有著名的紅星電視臺,為俄聯邦國防部所有,專門制播軍事節目。
俄羅斯紅星電視臺主持人出外景報導中俄軍事交流
第三,獨立的單列的國防軍事頻道,彰顯了中國的軍事自信。實則,在本次軍事農業頻道改版為國防軍事頻道之前,央視本就有單列的國防軍事頻道,只不過這是一個付費頻道平臺。如今,將CCTV7改為全部播出國防軍事內容,只不過增加了免費頻道的內容。有人擔心節目播多了會洩密,笑飲覺得大可不必有此擔心。不能說此種擔心是杞人憂天,但還真當間諜盯著電視臺能看出點什麼?反正我對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是很放心的。聽拉拉蛄叫還不種莊稼了啊?儘管未來和農業頻道「分家」了,但這句農民兄弟的口頭禪,才是大實話。
央視本有付費的軍事頻道
第四,農村將成為熱點——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國人關注的新視點,成為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農村頻道的未來,大有可為。就在cctv7即將改版之際,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微信公眾號「敘州之窗」於6月3日發布消息稱,近日,CCTV7《鄉土中國》欄目攝製組在敘州區橫江古鎮取景拍攝。據節目組介紹,此次拍攝的紀錄片以手工醬油傳承人,回到橫江古鎮尋找新廠址為線索而展開。微信公眾號「敘州之窗」稱,「據悉,中央電視臺軍事農業頻道(CCTV-7)即將改版,在橫江鎮拍攝的紀錄片將於8月份在CCTV新頻道播出」。
「敘州之窗」稱CCTV7攝製組在橫江鎮拍攝的紀錄片將在8月央視新頻道播出
中國正在迅速現代化的新農村,無疑將更多展現在世人面前。而隨著高鐵路網、高速公路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都將有更多機會到那些變得更美好的農村去走走、轉轉、玩玩,新的農業農村頻道的收視率,不僅僅由農民兄弟做保證哦。這時候,笑飲倒是更希望臺灣地區的農民兄弟也多看看這個頻道,取取致富經,沒什麼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