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中心號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都市計劃之一,整個建築群由十九棟商業大樓組成,在曼哈頓的中城,東西向佔了三個街區,南北向,從第五大道到第七大道,更佔了三個縱向街區。
這個建築群由洛克菲勒家族投資興建,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擁有的建築群,也是標誌著裝飾藝術風格建築和資本主義的地標物,其意義的重大早已超過建築本身。
但是當我們開始談論洛克菲勒中心的那一棵聖誕樹為何總是備受矚目時,建築的意義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每年,紐約人都會為它舉行亮燈儀式,由NBC負責直播。從它被點亮那一刻起,這個城市才正式進入慶祝聖誕和新年的時段。
因而這棵聖誕樹也代表著「紐約的那一棵」。
在聖誕樹這件事情上,洛克菲勒中心一直是業界良心。每一棵聖誕樹被選中的原因都不一樣,整整一年,「找樹人」會開著直升飛機到全美國尋找。這棵樹既要高大挺拔、枝葉茂盛,還要長得勻稱。紐約人不滿足於此,它還必須是那種「從樹幹到枝條都有態度」(……)的聖誕樹。
今年是一棵高約24米、重達10噸的挪威雲杉。在11月9日從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小鎮 Mifflinville被砍下後,這棵樹通過一個特別定製的平板拖車被運進城。不過從前也出現過因為樹太大了,需要通過貨運船走哈德遜河,或者搬上貨運飛機,才能運到中城區的洛克菲勒中心的情況。
來到紐約的曼哈頓後,前紐約市長麥可布隆伯格來加持了一把,他在聖誕樹的樹樁上釘好一個護樹舂,最後一群工人再用巨大的繩索把這棵樹扶起來。而在點燈儀式開始前,Miranda Kerr 受邀給聖誕樹冠上一顆聖誕星。
洛克菲勒中心共出現過83個版本的聖誕樹。看上去它們都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尤其是下面這15棵。
1931年:第一棵
大蕭條時期的1931年,第一棵樹只有約6米高。這時的洛克菲勒中心還沒建好,一群失業工人為這棵不大的樹掛上了一串串蔓越莓、紙花環、還有易拉罐,他們更為終於靠體力活賺點錢而開心不已,像極了狄更斯小說裡的情節。
1933年:第一次亮燈儀式
洛克菲勒組織的官方點燈活動通過電臺播報進行宣傳,這一年的樹比兩年前的高了兩倍多,還掛上了700個小燈泡。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洛克菲勒三年後還在樹前修了個不大的臨時滑冰場——它後來被保留下來,也成為好萊塢愛情片劇情裡的最佳示愛現場。
1944年:最暗的一棵樹
二戰期間,全民抗戰意味著街道上必須漆黑一片,更別提什麼節日氣氛了。但白天的時候,還是能夠走到紐約中城區,默默欣賞一下這棵大樹。
1951年:第一次上電視的樹
聖誕樹第一次在電視中出現是在 The Kate Smith Show 節目裡,後來還上了兒童節目 The Howdy Doody Show,隨後為了上鏡效果,聖誕樹的裝飾也變得越來越繁複,1954 年還在聖誕樹周圍增加了許多吹號的白色天使。現在,每年的亮燈儀式都由 NBC 負責直播。
1966年:最遙遠的樹
雖然洛克菲勒中心一般會給樹的主人幾千美元的購樹費,但也有慷慨贈樹的好事會發生。1966年,洛克菲勒的聖誕樹受贈與加拿大,主要是為了慶祝建國100周年。這棵約19米高的樹,也成為了第一棵非美國土生土長的聖誕樹。
1971年:環保的樹
終於有人發現這棵樹可以在聖誕後還能環保地再利用。這一年的樹被碾成30大袋 mulch(護根,用以保持水分、消滅雜草等的覆蓋物,如稻草、腐葉或塑料膜),並覆蓋在曼哈頓上城區的土地上。
1979年:終於有人爬樹了
一名27歲的年輕人爬到樹頂,高呼:「放了那50人!」(Free the 50!)為反抗被伊朗囚禁的美國人質。最後這個年輕人被警察拉下來了,他們認真地告訴他這麼做「毫無實際作用」。
1999年:最高的樹
一般的聖誕樹不超過七層樓高,但這一年洛克菲勒中心找來一棵30多米的大樹,差點超過紐約的 110 feet (約33.5 米)樹高極限。這個龐然大物會、通過不同的運輸方式抵達紐約中城區,除了卡車運輸,也會用到過世界上最大的貨運飛機。但在路上你連樹的影子都不會看到,因為它們都是半夜被悄悄運進城的。
2006年:捐贈
把過完聖誕的樹扔掉或者運回原地都不怎麼可行,於是把整棵樹砍掉,再分批捐贈成為了最自然的選擇。2006 年開始,變成木塊的大樹會變成重建紐奧良所需的新房子。
2007年:換上環保燈
總是愛玩顛覆的紐約前市長麥可·布隆伯格決定把樹上所有的燈泡換成三萬個節能 LED 燈,每天能節約1200千瓦,這大概是一套180平方米房子一個月所需的供電量。這些新的燈光更細小了,但也有人認為這破壞了整個聖誕樹的美觀效果。
2009年:換上新星的樹
Michael Hammers 設計了一個新的樹頂星,用意取代老舊的玻璃纖維星。這個新的水晶星星有12個角,裡面黏上了25000個細小水晶 。這麼複雜的設計,只為讓聖誕之星更像一顆「彗星」那樣亮度驚人。
這也是當了26年的找樹人 Dave Murbach 完成的最後一次任務。(這個職業聽上去真的很有意思。)全年364天都在找樹的 Murback 在聖誕樹點亮後的3周去世了。
2010年:最有意義的樹
在曼哈頓50英裡外的家中, Peter Acton 跟50名旁觀者看著自家那棵 74 foot 高的挪威雲杉被砍下帶走。Peter Acton 一個月前才聽說自己被洛克菲勒中心選中,但當年的遊客不知道的是,Acton 是 911 營救團隊的老兵。「看來總有些事情是會有美好結局的。」
2012年:又是一棵有故事的樹
新澤西州的 Joseph Balku 自願交出了自己的樹,因為這棵 50 歲的樹居然在颶風桑迪席捲美國東部時毫髮無損,而同時,大半個曼哈頓都斷電了。Balku 認為這棵樹「會是紐約堅強的象徵」。
2014年:最隨意的尋樹法
當年負責找樹的 Erik Pauze 在賓州的高速公路上開車時,就盯上了這棵大樹,他有些冒昧地敲開了這家小農場的門,而幾年後他也順利說服了這一家人,讓這棵90歲、重13噸的大樹被砍了下來。就是站在這棵樹下,比它(樹)小三歲的 Tony Bennett 與 Lady Gaga 還共同演出了。
2015年:最新的那棵樹
今年來自 Asendorf 家後院裡的這棵大樹還沒來到紐約就獲得了 VIP 級別的待遇。每周,「找樹人」 Pauze 來探望這棵樹的時候,都會給它灌上 1800 加侖的水,當它11月初被連根拔起的時候,陣仗也很大,有150名當地人及警衛都駐紮在院子旁。
不過這也不算什麼,搬到曼哈頓五六大道間之後,它每天都會被超過 50 萬人圍觀。
洛克菲勒的智慧是無窮的,他的智慧不僅體現在在商場的殺伐果斷,還有他對於孩子們的教導,洛克菲勒一生跟兒子的書信往來特別多,他把自己一生的經歷還有經驗都寫在了書信中。
洛克菲勒在信中不僅僅在教導兒子如何賺錢,更重要的是,他告訴孩子們應該怎樣活,怎樣活得有尊嚴且能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從這個意義上說,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不僅是一本家書,更像一位老者的智慧書,洋溢著人生哲理。
事實上也就是這樣,洛克菲勒家族突破「富不過三代」這一魔咒已經達到6代傳承至今,洛克菲勒的後代們都是從這些心中獲益。
給大家推薦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是後人整理洛克菲勒給孩子們的信件總結出的精華版。
被李嘉誠奉為枕邊的書,王健林曾經將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自己的兒子王思聰,讓他從中發掘一些從事商業的頭腦和智慧。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趣味橫生,瞭然於心!
人們對於這本書的好評如潮,除了可以了解洛克菲勒成功的經驗,對待孩子的教育也是好幫手,入手一本,對於孩子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