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9日,北京博物館學會在江西舉行行業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工作年會,邀請中國消防博物館在會上做了題為《新冠肺炎疫情下線上傳播渠道的拓展創新與宣教功能的持續發揮》的典型經驗發言。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王翠傑,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劉超英,北京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博物館學會行業博物館專委會主任李春冀等有關領導出席會議,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等國家級行業專題博物館以及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北京天文館、鐵道兵紀念館、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等行業性展館負責人共計60餘人參會。
此次會議旨在把握後疫情時期的發展機遇,加強行業博物館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和共同發展。會議圍繞「疫情下博物館智慧化發展策略研究」主題,有針對性地選取了疫情期間宣教工作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文博單位進行了典型經驗發言,並組織了學術研討,還對《北京博物館學會行業博物館專委會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思路》進行了審議,圍繞專委會重點工作規劃與實施進行了討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消防博物館積極回應社會公眾對消防安全的關注和對防災教育資源的需求,針對因臨時閉館和恢復開館後錯峰入館等客觀因素造成觀眾量急劇滑坡的被動局面,立足本職主業,強化服務意識,主動作為,積極拓寬媒體渠道,以線上傳播為突破點,堅持閉館不歇業,創新性地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化消防宣傳教育工作。
一是搶佔中央媒體傳播高地。積極對接央廣和央視,發揮中央級媒體傳播優勢,聯合錄製播出 「熱搜博物館——國際博物館日」專題訪談、「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節目以及《探秘中國消防博物館》和《古今消防智慧》專題片,還在119消防宣傳月期間舉辦了「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融媒視頻直播活動,近50萬網友在線觀看。
二是主推線上專題宣教活動。積極應用官方微信公眾號和新媒體,策劃線上和雲端傳播方案,把握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博物館日、119消防日等重要節點陸續推出防災自救知識線上競答、雲聽博物館·中國的消防歷史如此久遠、雲遊中國消防博物館、新浪微博「大V」領遊消博等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
三是加快宣教成果轉化傳播。積極總結宣教工作亮點經驗,加快成果轉化形成優質傳播媒介,將增強現實技術與傳統紙媒融合、自主編輯《小火苗》AR繪本並由四川美術出版社於7月出版,編輯「消防安全大課堂」品牌社教課程、入選北京博物館學會行業博物館專委會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專業科技博物館專委會編著的《行業展風採 文博展作為——行業博物館科普課程集錦》,並策劃舉辦《全國消防文創作品展》對首屆「消防文創大徵集」活動優秀作品進行集中展示,會同社會單位研發《中國主戰消防車百年系列》車模等文創宣傳品。
四是加強專業隊伍線上培育。積極跟進線上資源,持續推進人員專業培育、提升隊伍專業素養,2人參加中國文物報社國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訓基地主辦的「博物館陳列設計與展覽項目管理高級研修班」在線培訓,3名講解員參加「文博圈」公眾號舉辦的第一季全國「最美講解員身影」評選,從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和紀念館的328名一線講解員中脫穎而出,獲評「全國十佳」和優秀獎。疫情期間,中國消防博物館通過多媒體平臺集中推送,有效拓寬了線上宣教空間,彌補了入館觀眾和線下活動缺口,線上宣教受眾面覆蓋25個省份、網友觀眾眾多,展館活力和影響力持續攀升,社會面宣教成效顯著。
【來源:中國消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