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4日,中鴻集團遷址暨一站式財經生態服務平臺落地慶典儀式在南京如期舉行。彈指十七年,中鴻從單一的稅務師事務所原創團隊起步,業務領域發展到涵蓋會計、稅務、法律、金融、智慧財產權等,一舉成為省內最大的第三方服務平臺。掌門人鄭光明坐在河西科技新城的新辦公室裡,娓娓談起中鴻稅務實現傳統稅務師事務所向第三方稅收管理服務公司的轉型,如數家珍。
摸索中鴻模式 位居行業翹楚
2005年,鄭光明以自然人身份發起成立「南京韜略稅務師事務所」,成為江蘇首批市場發起設立的稅務所之一。2010年以「中鴻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的新形象繼續出發,打破執業地域限制,完成了省內布局。業務範圍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鄭光明也開始積極探索現代公司化規範管理,確立銷售與執行獨立統一的核心業務組織架構。2012年組建成立資本金5000萬元的中鴻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以「區域合伙人」體制為基礎,以股權集中為原則,將工業企業集團化運營、商業企業連鎖經營和貿易企業互為代理人模式與註冊稅務師行業相糅合,打造了獨特的中鴻模式。2014年,中鴻晉級全國行業30強,名列江蘇三甲,並獲得了AAAA級資質。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提升服務的附加值和加大客戶粘性,中鴻積極運用「網際網路+」的發展思維,發起成立了中鴻互聯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聯盟形式的一站式財經生態服務平臺。
堅持落地有根 企業服務產品化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鴻稅務已擁有12家分公司,客戶群體以江蘇為核心區域,範圍遍及江蘇13個設區市,並輻射上海、安徽等地,擁有基礎業務類客戶3000餘家,長期合作專項產品類客戶約500家。
鄭光明介紹說,中鴻複合式的業務開拓也是隨著市場競爭體制發展起來的。目前中鴻開發的特色產品主要有:大企業涉稅風險管理項目、節能環保設備抵免所得稅項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項目、高新技術資質申請、企業上市前財稅輔導項目等。年輕及專業的中鴻力爭運用全套的財經板塊服務,解決企業發展的複合型問題,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評價。中鴻委託江蘇省質量協會用戶評價中心對中鴻稅務的客戶滿意度進行綜合調查,結果為客戶綜合滿意度超過99%,客戶抱怨率及投訴率為零。
加強產業互聯 打造垂直服務體系
著名管理專家、商業模式架構師劉海峰說過,「未來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將不再以擁有的實際資產來衡量,而是以擁有的能把經營資源轉化為生產力的知識資本來衡量。」中鴻互聯企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鴻人結合行業背景和社會發展趨勢對未來市場走向做出的積極應變:嫁接網際網路,變革組織機構,更新管理方式,開啟開放式、高整合的平臺建設道路。鄭光明介紹,該公司關注政策變動、注重專業服務的系統化,聚焦行業解決方案,打造垂直服務體系,能夠實現專業領域內的共贏生態圈,組建稅務、會計、律師、智慧財產權服務團隊,線下構建服務網絡。
再過一個月,由中鴻互聯自主研發的「鴻創財經」APP將正式上線,該項目負責人陸寧介紹,這是面向企業高管人群的網際網路財經綜合服務平臺,以「移動APP+網站」為服務載體,以多領域的財經專家團隊為服務資源,為企業高管實時提供多對一的貼身財經秘書服務。
鄭光明表示,接下來中鴻互聯還要打造中鴻公益大講堂、鴻創咖啡、企業一站式服務平臺,該項目已獲得批准立項,擬建第一期江蘇省專業服務平臺。中鴻集團發展的「江蘇模式」即將成型,期待它的「N+1」次複製!
劉 倩 孫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