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出席「獨派大佬」慶生會 臺作家:這氣味,不妙

2020-12-11 環球網

蔡英文與史明耳話(來源:中時電子報)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獨派大佬」史明5日舉辦「百歲生日分享會」,蔡英文出場並擁抱史明。據臺「中時電子報」6日報導,臺作家王豐對此表示,這一擁抱,已經充分表露蔡英文的政治意向,蔡英文絕對比李登輝、陳水扁更難以對付。

王豐在臉書撰文表示,蔡英文到場後講了一句明眼人一聽即知寓意的祝詞:「謝謝你用你自己的人生,對臺灣人證明堅持理想一定會得到尊敬」。蔡英文在擁抱史明的那一瞬間,她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她在臺上衝著史明講的那句話,又有什麼寓意?

王豐表示,人們不宜小看蔡英文,她絕對比李登輝、陳水扁更難對付。蔡英文常年浸淫「國安團隊」運作與思維。她比後兩者更清楚美日在想些什麼。蔡英文不像陳水扁,老是把「臺獨」掛在嘴裡。但她選擇用擁抱史明的肢體語言,踐履她對「臺獨基本教義派」的政治「默契」。

王豐說,蔡英文雖然至今還沒說出「臺獨」二字。但這「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擁抱,已充分表露其政治意向。蔡儘管只上臺五分鐘,只講了一句話,這動作如果被視為踩紅線,哪怕是「五分鐘」也是踩紅線。從臺北的空氣裡,人們輕輕嗅到蔡英文「微轉彎」的氣味。這氣味,並不妙。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曾密會「獨派大佬」,談話內容令人震驚!
    蔡英文曾密會「獨派大佬」,談話內容令人震驚!  臺灣作家劉心月7日在臺灣「中時電子報」發文稱,李豔秋所揭露的會議資料,證實了坊間曾流傳的一些政壇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根據上述流出的會議資料,因為2018年「九合一」選舉失利,李遠哲和其他「獨派院士」逼宮蔡英文,要求她不得再競選連任,讓位給賴清德。蔡英文當時並未就範,而列舉了幾項自己的功勞,希望獲得「獨派大佬們」的再次支持。
  • 「獨派大佬」辜寬敏態度大轉彎 全力支持蔡英文
    原標題:「獨派大佬」辜寬敏態度大轉彎 全力支持蔡英文 蔡英文(左)辜寬敏(右)圖自《中國時報》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獨派大佬」辜寬敏18日態度180度轉彎,強調自己已決定全力支持、無條件支持蔡英文參選
  • 臺「獨派大佬」勸蔡英文:做四年就好了
    「獨派大佬」辜寬敏甚至直接建議蔡英文,看看陳水扁和馬英九的前例,別想下次選舉了,做四年就好。怎麼連黨內「獨派」大佬都看不下去了呢?辜寬敏與蔡英文(資料圖)對此,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江啟臣表示,辜寬敏應是「用心良苦」,講出很嚴重的話,而這也給蔡英文非常大的警訊
  • 獨派大佬辜寬敏威脅退黨 預言蔡英文會成獨裁者
    環球網1月11日消息,民進黨2012年「總統」及「立委」選舉提名方式僵持不下,以呂秀蓮和蔡同榮為首的所謂「黨員派」與「民調派」各執一詞。據悉,民進黨將在12日中執會投票「數人頭」一決勝負。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獨派」大佬辜寬敏辦公室執行長林宜正11日在《美麗島電子報》發表「弊大於利的全民調初選」特稿。
  • 蔡英文派密使偷偷會「港獨」?
    來源:環球時報(圖源:環球時報)蔡英文派「密使」與「港獨」分子秘密會面的消息,17日在島內引發關注。香港《大公報》16日稱,鼓吹「港獨」的「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等人本周在臺灣密集活動,15日在臺「總統府」旁的「國史館」與一名神秘男子會面長達一個半小時。會面結束後,「神秘男」到「總統府」停車場駕車離開。有熟悉臺灣政治的當地記者表示,該車很可能是官員公務車。
  • 蔡英文連任不可能成功 臺作家:這已經是鐵的事實
    臺作家直言:「蔡英文連任不可能成功,這幾乎已經是鐵的事實!」(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7月31日電 蔡當局執政以來,島內經濟每況愈下,民眾抗議浪潮不斷,更是讓蔡英文如坐在火山口。一時間,蔡英文是否能夠如願繼任「大位」,在她任期還未滿三分之一時就成為了熱門話題,就連「獨派」大佬都唱衰:「蔡英文只做四年就好」。
  • 蔡英文民調「高居不下」有貓膩?臺作家踢爆內幕:都是人造的!
    相較於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陡然跌落的民調支持度,蔡英文真的聲量很高,口氣很大,這也讓韓國瑜不得不向支持者疾聲呼喊:臺灣從來沒有一刻這麼危險過!「全球檯商後援會」百人代表28日齊聚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全力挺韓。韓國瑜出席後援會,感謝臺商響應穿雲箭、不遠千裡來高雄。
  • 洪秀柱臺中造勢 紅黑派大佬現身相挺場面盛大
    原標題:洪秀柱臺中造勢 紅黑派大佬現身相挺場面盛大(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新網9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16年「大選」白熱化,國民黨2016參選人洪秀柱昨天前往臺中市舉辦造勢大會,地方重要人士、紅黑派大佬均現身相挺,場面盛大。
  • 港媒:「臺獨」大動作逼迫蔡英文攤牌
    原標題:港媒:「獨」派大動作逼迫蔡英文攤牌距離臺灣11月24日九合一地方選舉只剩4個月,民調低迷的蔡英文向「獨」派取暖跡象日益明顯,獨派也大動作逼迫蔡攤牌。蔡英文21日在新竹出席活動時公開宣示,「2018地方選舉,有個特殊意義,它將會是戰後臺灣歷史上,第一場沒有國民黨黨產大力介入的選舉。」蔡的這句話,連同蔡當局的作為已經告白,蔡當局正全面進行「去中」、「打擊國民黨」、「去蔣」等政治工程,以此來操作年底選舉。
  • 臺作家:蔡英文搞錯輕重緩急 勞工已成最頭痛「毒瘤」
    原標題:臺作家:蔡英文搞錯輕重緩急 勞工已成最頭痛「毒瘤」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高雄出席典禮(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臺作家:蔡英文搞錯輕重緩急 勞工已成最頭痛「毒瘤」
  • 嚴安林:蔡英文會正面處理「凍獨」提案嗎?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如何處理成為外界關注熱點。華廣網今日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臺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嚴安林的評論文章指出,是否「凍獨」已經成為衡量新任黨主席蔡英文能否真正帶領民進黨實現兩岸政策由「臺獨」轉變到「和平交流」政策的重要指標。
  • 蔡英文想出席「雙十慶典」引猜測 被指擺脫「急獨」嫌疑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過去7年都不曾參與臺灣「雙十國慶典禮」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首度鬆口表示今年將會出席。蔡英文訴諸「團結和解」,向國民黨遞出橄欖枝,島內大多樂觀其成。有分析認為,蔡英文此舉既是對自己選情有高度自信,更為重要的是向北京和華盛頓表態,意圖與過去陳水扁的「急獨」路線切割。
  • 蔡英文自詡 「辣臺派」,臺網友:請你辣下臺!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九合一」敗選、「臺獨」大佬「逼宮」的壓力之下,蔡省長最近針對兩岸議題的態度變得有所「強硬」,甚至宣稱,期待臺灣各政黨都不要再提「九二共識」。於是,蔡英文得了個「新外號」。蔡英文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0日報導,近日,島內有「挺蔡」網友因蔡英文關於兩岸議題的言論稱其為「辣臺妹」,「挺蔡」的說唱歌手大支(Dwagie)還製作了一首名為「辣臺妹」歌曲。對於這樣的稱呼,今天(10日),蔡英文在臉書回應稱,直到今天才知道這個梗。
  • 李登輝看衰蔡英文,是因為蔡英文滿足不了「急獨派」胃口?
    換句話說,他對於蔡英文和日本之間的互動往來是極其不滿意的,而這個不滿意源自於李登輝的個人因素——對日本熟悉而自豪,源自於他的意識形態以及他的「臺獨」思維,這三個加起來,就產生了對蔡英文下指導棋的情況。對此,蔡辦發言人黃重諺表示,對李的提醒和建議非常感謝,臺當局也會全力推動各項改革來響應人民期待。
  • 蔡英文被曝派心腹到安倍官邸搜情報 臺當局急否認
    (資料圖)海外網11月1日電 臺媒今日曝出消息稱「蔡英文派心腹赴日搜集情報,甚至進入首相官邸」,此消息一出,臺當局立馬否認此事,稱「並非事實」。據《壹周刊》今天(1日)報導「小英日本內線大解密」一文,內文稱蔡英文派心腹奔赴東京搜集情報。
  • 蔡英文稱臺灣經濟會更好 臺網民:到底誰會信
    據臺媒3月2日報導,昨日蔡英文出席臺灣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會時稱,臺灣跟「以前不一樣了」,近兩年來當局花很大力氣替臺灣經濟做苦工、打基礎,今年臺灣一定會更好,還說去年,臺灣人的實質總薪資創新高,經常性薪資增加的幅度,也是17年來的最大。
  • 臺統派大爆發:馬英九促成極獨、蔡英文造成急統
    (上圖:臺灣統派群眾抗議「港獨」分子訪臺;右圖:中華愛國同心會在臺「總統府」前升起五星紅旗。)1、「差30公分就打到他(黃之鋒)了」現年44歲的董奕靖在臺灣經營著一家寵物殯葬公司,做生意之餘,他經常參加街頭抗爭活動——反「臺獨」。數天前,「港獨」也成了他的目標。
  • 蔡英文身陷內外交困 臺議員:她這棵樹就是被「獨派」蛀倒的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彭澤鋒 白雲怡】臺灣「獨派」四大佬3日在多家報紙以半版篇幅刊出公開信,喊話蔡英文放棄尋求連任,交出「行政權」並退居二線。兩天前的新年談話中,意圖以「四個必須」和「三道防護網」向「深綠」靠攏的蔡英文,大概沒想到會遭到如此逼宮。
  • 李登輝喊話蔡英文 妄稱臺灣「要走自己的路」
    臺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前不久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批評蔡英文沒有決斷力和勇氣,兩岸、內務都做得都不好。李登輝26號出席活動時重申此論點,並再次喊話蔡英文,要她堅定立場、大膽去做。陳水扁的這段談話被猜測是暗指李登輝。  李登輝26號應獨派大老辜寬敏邀請,出席活動並發表演說,當被問到對陳水扁的談話有何看法,李登輝說,勸陳水扁不要講這麼多,「多講多見笑」。
  •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
    民進黨7月20日召開第16屆第一次「全黨代表大會」,結「臺獨黨綱」與「實踐臺獨黨綱」兩派角力,蔡英文主席在會前即定調「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已變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如何凍結、廢除?」讓「凍獨派」鎩羽而歸。民進黨再度吹響「臺獨」號角,政治面是民共關係斷鏈,臺灣持續「統獨對立」,經濟面則將因朝野對立,加速臺灣的邊緣化與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