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米蘭家具展和米蘭設計周上,以曲美、榮麟世佳、銳馳為代表的中國家具企業攜帶的原創設計作品首次亮相便贏得喝彩聲一片,為中國家具企業的米蘭參展「處女行」畫上了圓滿句號。不過,儘管參展效果良好,但從米蘭展歸來的這些家具從業者深刻反思後,認識到中國家具原創存在三大軟肋,即缺失方向定位、缺少文化傳承、缺乏風格堅持。中國家具企業在國際上揚眉吐氣,任重而道遠。
軟肋一:缺失方向定位
4月26日,米蘭參展歸來的榮麟世佳總經理戚麟出現在京城數家主流媒體面前,主動聊起了此次米蘭之行的所見所感。對於參展效果,戚麟並沒有過多言語,因為義大利本地的諸多媒體爭相報導中國企業的參展作品已是無聲的證明,反倒是對比國外企業的參展作品時,他感慨頗多:「中國家具原創仍存在許多問題,和國外企業相比差距很大。」
缺失方向定位是包括戚麟在內的家具界人士一眼就能看出的問題。「中國設計和義大利設計完全不是一個方向,中國的設計還停留在功能的改進、色彩的搭配上,而義大利設計則轉向了材質的變革,在遵循實用和舒適性的基礎上,用環保材質做家具,引領更先進的生活方式。」
米蘭展歸來企業陷入反思 中國家具之三大軟肋
戚麟給記者舉了幾個例子。床墊,表層一般都用海綿、棕櫚或布料材質,一年四季睡在上面都是同樣的感覺,可是有義大利企業獨出心裁,床墊表層用柔軟有彈性的凝膠,夏天能迅速降低人體表層的溫度,大大提高了夏季的睡眠質量;家具,市面上只有實木或密度板、中纖板等材質可選擇,但在展會上有義大利同行用紙來做家具,不僅重量輕,廢棄後還可回收再利用。
在米蘭家具展上,環保性與實用性兼具的家具,曲美家具總裁趙瑞海也見到不少。他十分認同戚麟的觀點,不過他強調,家具原創設計方面,功能、色彩、款式上的突破不能缺乏,只是國外同行早已經不局限於此,開始從材質上求創新了。
軟肋二:缺少文化傳承
不僅方向定位存在較大差異,就連國人**常提及的文化傳承,中國家具企業也遠不及洋家具企業,用戚麟的話說,中國家具的文化價值不高,賣家具就是單純賣家具,根本不像外國同行們那樣賣文化,善於用文化包裝品牌、產品和設計。
「品牌源自1945年,**代創始人從手工作坊起步,產品曾是某國皇室御用家具……」在米蘭展上,一些義大利本土企業的展區裡,家具產品或許不是特別多,但像這樣介紹企業歷史的宣傳廣告牌很多,他們既為自己的創意產品自豪,同時也非常願意「曬」品牌歷史,介紹Who Am I。看過這些歷史資料後再看產品,會讓人對其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