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廈門市衛計委發布於:2018-03-28 16:23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關於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我市以建設我省南部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為目標,以進入全國醫院和專科百強排行榜先進行列為抓手,持續深化市校合作、高位嫁接戰略,重點聚焦創新人才引進和臨床專科建設的政策、機制和平臺、載體,去年以來,實施高水平醫院和高水平專科「創雙高」重點工程,重點支持具備衝擊國家級、省級重點學科潛質的優勢學科和臨床專科加快發展,鼓勵和支持我市三級醫院努力創建高水平醫院,採取了一系列重點支持和扶持舉措。
目前,廈門已有11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新一輪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評選獲批新建28個建設項目(含2個培育項目)。2017年,「廈門醫學院士指導平臺(中心)」在原來10名院士、24名雙主任的基礎上,新籤約雙主任2名。名院、名科、名醫「三名戰略」得到有力實施,將為廈門及周邊地區市民群眾提供更加有力的健康保障。
近期我市在加快提升醫學水平專項工作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重要成果。
廈門醫療機構競爭力排名亮眼
第一醫院進入中國頂級醫院競爭力百強榜
在3月24日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屆中國醫院競爭力·頂級醫院100強」排名中,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進入百強榜單,位居第96位。同時,廈門市中醫院進入《2017中國醫院競爭力·中醫醫院100強》榜單中,位列第44位。
在《2017中國醫院競爭力·省會市屬/計劃單列市醫院100強》中,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名第7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排名第15位,廈門市中醫院排名第46位,廈門長庚醫院排名第84位,廈門市第三醫院排名第100位。在《2017中國醫院競爭力·福建省域醫院30強》榜單中,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名第4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排名第5位,廈門市中醫院排名第12位、廈門長庚醫院排名第19位、廈門市第三醫院排名第24位,廈門市第二醫院排名第25位,廈門蓮花醫院排名第29位。在《2017中國醫院競爭力·非公立醫院100強》榜單中,廈門長庚醫院排名第14位,廈門蓮花醫院排名第36位,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排名第95位。在《2017中國醫院競爭力·醫院信息互聯互通HIC 100強》榜單中,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名第8位,廈門市第五醫院排名第58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排名第93位。
目前我國公認的醫院排行榜主要有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艾力彼排行榜」和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復旦醫院排行榜」。
英國權威醫院「自然指數」百強榜
廈門中山醫院和第一醫院上榜
在今年2月英國Nature出版集團發布的最新「自然指數·中國排名前100的醫療機構」 排行榜中,我省共有三家醫院上榜,除了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外,我市共有兩家醫院上榜,分別是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分別位居第42 位和第100位。
據悉,2018年自然指數的統計時間範圍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它全面衡量了全球各個國家/地區、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以及產業機構的高水平論文產出。
「Nature自然指數排行榜」,是基於對前一年在Nature、Science、Cell等68種全球最高水平的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研究性論文進行分析和統計,是全面衡量各個國家和地區、科研機構、高等學校、醫學機構及產業機構高水平論文產出的權威指標。
優勢學科群建設有新突破
新一輪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評選省內領先
廈門大力加強領先學科建設,旨在實現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按照「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的目標,通過集中優勢資源,強化要素聚集,探索管理突破創新,在醫院內打造「學科特區」,領先學科擁有發展所需的人、財、物管理的相對自主權,專項建設經費資助充足,有利於激活學科創新活力,攻克重大疾病關鍵技術,實現學科在產學研用上快速發展。目前,我市已建成一批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優勢學科群,各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形成院有專科、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良好發展態勢,我市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有了自己的精品名牌。
在擁有1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的基礎上,近期,在福建省新一輪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評選中,我市也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西醫類別30個專業,我市共23個專業在專家評審中名列第一,入選本批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西醫類建設項目。中醫類別20個專業中,我市5個專業入選中醫類建設項目。
【聲音】
市衛生計生委主任姚冠華:
建20個「名醫工作室」
實現從「病有所醫」向「病有良醫」的提升
下一步,我市將實施「健康廈門2030行動計劃」,突出預防為主,提升市民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促進全民健康的同時,繼續著力完善市校合作機制,深化與復旦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合作,高位嫁接提升我市醫學水平,創建一流醫院,補齊學科短板,重點推進一批亞專科建設,爭取在專病及臨床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今年我市還將建立20個「名醫工作室」,吸引國內知名醫學專家來廈服務,實現從「病有所醫」向「病有良醫」的提升,進一步增強市民衛生與健康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