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主任:從指標上來講,機械學院是國內最早招收MEM專業和項目管理專業的學生,也是最早辦工程碩士專業的單位;從辦學來講,我們歷史比較長,經驗豐富,積累充分:在教學環節和管理方面,我們獲了很多的獎;培養學生的質量、畢業生的滿意度各方面來講,機械學院有很好的傳統和良好的聲譽;在國內來講,交大機械學院MEM專業是廣泛被認可的,和國內各家MEM專業的培養單位有交流;師資雄厚;從課程設置、學生培養的環節來講,機動學院做了很好的規範和標準的流程,這也是值得借鑑的,有著優勢和特色的。
主持人:「機械動力學院」很多同學看到這個學院名稱,覺得可能偏向機械和動力相關課程會比較多。張主任,MEM的課程設置有哪些?非機械類考生可以報考嗎?
張主任:任何理工科專業都歡迎報考MEM專業,MEM是工程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的學位,是管理類的學位,培養的是工程管理者,是管理人才,是管理學位和管理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是圍繞如何培養將技術人才培養成中高層,或者是為將來在管理職位上不斷晉升打基礎設置的。所以說課程中絕大部分課程是管理、管理者相關的課程設計。目前來講,MEM教指委給大家推薦要求逐步開設的有六門核心課程(開設三門以上就可以),現在我們學院可以開設全部的六門核心課程,全部開設這六門課程在國內大部分培養單位不一定能做到,在教指委公布之前我們就已經開設這些課程,我們的經驗豐富,辦學思路是符合教資委要求的,走在前沿。課程特色一方面完全按照教資委指導性文件的MEM培養方案、還有對於培養學生能力、知識體系各方面某必要的課程全部開設和覆蓋,某些課程也可以覆蓋製造業和或者機械相關學科前沿的內容,AI、大數據等是在智能製造、工業4.0基礎上,機械學院在連雲港有智能製造業基地,這個基地以交大為主,國家投入10億以上。有很多專業方面課程的培養,像大數據應用、智能製造與系統,更多課程正在開設,機動學院有很多老師在做研究,有非常好的應用場景,還有很多落地東西,所以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理論知識,還有實踐體驗。一般可能對人工智慧的理解比較抽象,但是我們老師和企業進行了很多合作,都是落地的項目。
主持人:目前在已經開設的課程中,比較有特色的或者學生評價比較高的課程有哪些?
張主任: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車輛工程等、項目管理、物流工程、工程管理、MEM管理都有非常長時間的辦學經驗,產品開發、大數據、智能製造等課程都是非常有亮點的。
主持人:從報考情況來看,機械、汽車行業報考機械動力學院學生比較多,請張主任談談,我們的學生還有哪些行業背景的,學生?學生的行業和專業分布如何?
張主任:來自製造業相關領域是最多的,製造業、大型裝備、船舶製造業、航空航天、汽車、IT、房地產建設、現代服務業幾乎覆蓋了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所有行業。
主持人:這些學生平均年齡是多少?
張主任:平均不到29.5歲,大多數同學畢業時間不是特別長。
主持人:考生很關心讀MEM以後,對他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何影響?
張主任:大家工作五六年了,有很多學生已經算是公司裡的骨幹了,相當於中層的位置,他的未來到底往哪個方向發展?是走技術路線還是走管理路線,面臨著這個選擇,我們的畢業生三五年真正的做技術管理崗,像研發總監、技術副總裁、高級經理等,雖然是管理崗但是沒有脫離技術,我們的優秀畢業生做到這種職位的人是相當多的。所以說讀MEM對他技術的提升或者某種轉型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上課和老師同學有廣泛的交流,開闊視野。
主持人:我們交大有終身學習平臺嗎?學生畢業後可以和老師互動聯繫嗎?一個導師帶幾個學生?
張主任:這個問題和我校的思路是一致的。MEM是一個資源整合和交匯的終身平臺,我們有學生組織會把畢業生、在校生、未來的學生全部連接起來,我們下一步會區分行業有群、逐步開設不同層次的系列論壇,所有的校友資源都在這個平臺,是這裡的參與者也是重要的獲益者。一個導師帶3-4個學生。
主持人:我們有沒有海外交流項目,去幫助學生開拓國際化視野?怎麼參加?
張主任:交大機械MEM獲得PMI中國教育獎,是因為海外遊學實踐的項目,每年會訪學兩周,了解當地的企業是怎麼做項目管理和工程管理的,有兩到三門課程,希望未來和更多的國家開展遊學項目。
主持人:近幾年交大MEM開始舉行優選面試,受疫情影響,提前批面試有何變化?什麼時間?請張主任介紹一下機械學院今年提前面試相關情況?今年面試會有幾個批次?
張主任:計劃4批,原計劃5月底,不過學校未開放,預計6月底,如果仍未開放,可能在校外或者線上。會及時通知大家的。
主持人:考生會比較關心面試難度怎麼樣?面試官大概從哪些維度來考察學生?
張主任:面試這是個標準流程,資格審查,工作內容、業績、項目,從事的工作是否和技術、工程有關等,未來做管理的思路和想法,主要是看潛力。
主持人:面試時中英文都有嗎?
張主任:面試語言是中文,會有英文測試,主要是能力測試,老師會和你進行簡短的對話,時間5-10分鐘,主要是看大家是否有日常交流的能力,不會很難,能進行正常工作、日常對話的水平就可以。
主持人:面試官喜歡問什麼問題?可以讓考生有點準備。
張主任:工作內容,比如你做過什麼項目,講講這個項目;這個過程中你怎麼做;你對問題處理的能力等。
主持人:如果被交大錄取了,什麼時間選導師,和導師的互動頻率?
張主任:第二學期末論文選題提交,導師和學生雙向選擇,選擇好後論文啟動會,學生和導師見面,第三學期論文開題之後,和導師進行密切交流,專業主管和班主任會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方便透露去年我們報考人數和上線人數大概是多少嗎?
張主任:200多人,4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2%,希望大家有信心來考。
很榮幸邀請到交大校友,沈煉學長
主持人:今天很榮幸邀請到MEM14屆沈煉學長,當年總分分數第一被交大錄取,當年為什麼會選擇報考MEM項目?
沈學長:自己的職業生涯到瓶頸期,選擇通過考研來增加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選擇學校時進行了對比,在上海來說,名氣最響的是交大和復旦,交大以工程而著名,我的專業是IT工程業,就像張主任講的這樣,我們機械學院並不僅僅針對機械行業,我本來的工作是在惠普裡面,被交大錄取同年跳槽到外企IT服務亞太區經理。甚至我當時都想好了,如果沒被交大錄取就再戰一年。
主持人:在交大讀書這段期間,收穫了什麼?
沈學長:我覺得兩個方面對我收穫最大,前面張主任提到了一點,第一點,我們的同學來自不同專業,拿到了很多其他行業的背景知識;第二個國際化的視野,開了很多國際講座,我自己是在外企亞太區經理,和其他國家人打交道,在交大讀書為我這份工作做了很好的過渡。
主持人:在交大讀書時,課業重嗎?如何平衡學習和工作的關係?
沈學長:說實話,交大是所名校,它的課業是有一定壓力的,不僅僅是來自於同學們的優秀,也來自於老師的負責。前一年半班級沒有翹課的人,外地的同學反而來得更早。個人做好空閒時間的利用,論文是沒什麼問題的。
主持人:當時MEM的學費是多少?
沈學長:10萬整
張主任
主持人:張主任,這兩年MEM學費也在不斷上漲,同時師資和教學環境也在不斷提升,學生現在也比較關心學費,明年學費會漲嗎?
張主任:總體來講,肯定會漲,從我個人角度來看,交大今年是第一次提升,提到18.8萬,明年提的概率不是很大,但是持續提升學費是一個趨勢,如果大家決定讀還是儘快。
沈煉學長
主持人:你當年面試也很優秀,提前批面試有何建議?
沈學長:如實回答自己情況,友好交談;面試前對自己畢業設計方向可以考慮一下。
張主任
主持人:張主任,同學們也很關心是否有獎學金?獎學金覆蓋率大概多少?
張主任:獎學金額度不是很高,但覆蓋率高覆蓋率25%
主持人:交大會擴招嗎?
張主任:會的,會增加到400人左右。
主持人:周末兩天都上課嗎?
張主任:第一年是,第三學期課程沒有這麼緊,痛並快樂著。
主持人:有沒有文科生(英語、人事等)來報考MEM?
張主任:有,學習能力強,之前有英語專業的同學,畢業以後總裁助理,跟著總裁做了很多項目,之後他做項目管理。專業背景是一個起點不是終點,只要你喜歡學習,我們都是歡迎的。
主持人:像這種跨專業的考生在面試時老師問一些專業的問題,如果回答不出來,會不會扣分?
張主任:面試過程中,老師不會拿一些專業的問題來考你,就像我剛才說的,其實面試過程中結合你的工作內容和你的工作經歷來問大家,比方說:我是文科生,但是我做過項目管理,會問你做過什麼項目管理,管過什麼項目,這個內容也是專業,但是你做過這個項目基本上也沒什麼太大難度,如果我們拿一個你不了解的問題來問你,也沒什麼意義,畢竟每個人不是什麼都知道,所以大家不要擔心,如果你如實陳述工作內容和工作業績,怎麼問都沒關係,不會離工作太遠。
主持人:今天的採訪即將結束,請張主任為鏡頭前的同學送上期許和祝福!
張主任:終身學習是大家一個正確的選擇,選擇MEM是大家未來可期的項目,希望大家明年能夠在交大古老的徐匯校區見面,祝大家都能順利上岸!
主持人:也請我們的沈煉學長為大家送上祝福!
張主任:相信自己,相信交大!
還有更多的童鞋正在開啟各MBA/MEM高校的新一輪預面試準備,眾凱針對各高校全新一輪的面試輔導即將開班,帶你揚帆起航,輕鬆獲取名校面試優秀成績!
詳情請諮詢
1.電話諮詢:400-644-9991
021-51086775
2.微信諮詢:(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