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粉狂喜?殲10C一雪前恥「擊落」殲16,有多少細節可供解讀

2021-01-08 軍武次位面

近日,央視國防軍事頻道《正午國防軍事 》節目發布了一則《殲-10C、殲-16自由空戰對抗演練》的新聞,視頻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某旅演兵西北大漠,由前「金頭盔」得主、航空兵某旅副參謀長尤鵬飛率領的殲-10C雙機編隊在最初對抗殲-16型戰鬥機雙機編隊不利的情況下,經過一周的經驗總結與戰法推演,成功在第二次異型機對抗中「擊落」殲-16的故事。

對於這麼一個有大量對抗畫面入鏡、甚至還直接「調用」了殲-10C型戰鬥機的HUD(平視顯示器)上的戰術數據、對抗細節不要太多、在人民解放軍空軍相關新聞報導中並不多見的視頻,大伊萬也沒看多少遍,也就看了三十多遍吧。

「廠所之爭」

當然,對於廣大的吃瓜軍迷們來說,面對「殲-10C大戰殲-16」這麼一個勁爆的新聞,最關注的話題應該還是「殲-10C和殲-16孰強孰弱」,要是再往深了說一層說不定就要把問題給上升到軍圈某個爭(Si)論(Bi)老話題:上去了。

早期的殲-10A

相信年齡在三十左右的軍迷應該都對十幾年前爭論殲-10A型戰鬥機和殲-11B型戰鬥機哪個戰鬥力更強(其實更早大伊萬還見過對比殲-10A和殲-8F的)的「腥風血雨」記憶猶新。現在毫無疑問,殲-10C型戰鬥機和殲-16型戰鬥機又走上了這麼一條「老路」,估計到了明年殲-XX出來後,爭論殲-20和殲-XX誰的性能更加優越將成為新的軍圈撕逼話題。不過,咱說句很客觀的話,不管是「成粉」還是「沈粉」,刨掉少部分飯圈化的小將,大家的出發點都是沒問題的,都是想看到中國空軍能夠裝備足夠先進、在空戰中能夠壓倒強敵的戰術飛機。另外,要讓大伊萬來發表意見,這種航空技術上的你追我趕、比學趕超,不就是中國空軍技術和戰術不斷進步的動力嘛。

咱們話說回「央視軍事」發布的這則視頻上來,雖然「央視軍事」的這則宣傳視頻的主角是「空軍航空兵某旅」的殲-10C型戰鬥機,主要的宣傳對象也應該是該旅的副參謀長尤鵬飛,但「殲-10C反敗為勝殲-16」也足夠讓不少成粉狂喜、認為殲-10C型戰鬥機的戰鬥力「不容小覷」了。

不過,按照大伊萬的看法,沒啥必要狂喜的,等閒視之就行了。畢竟,單單從視頻裡面看,殲-10C型戰鬥機它可是對殲-16「反敗為勝」的,也就是說一開始打敗了,回去尋思了一個多星期重來才又打贏的,那難道說殲-10C回去尋思完了打贏的才算贏,一個星期之前被殲-16戰鬥機給按在地上摩擦就不算了嗎?

戰鬥機的性能角度

而從殲-10C型戰鬥機和殲-16型戰鬥機的性能對比上來看,咱們也已經說過好幾次了,這兩種飛機從劃代上來講,都屬於三代半戰鬥機範疇:

殲-10C型戰鬥機大家都知道,是在殲-10B型戰鬥機的基礎上換裝了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機載電抗設備,進一步提升了航空電子設備的集成度,重點提升了戰機的超視距攔射與多元化任務能力,實施了這麼多的技術狀態更改之後才定型的。而殲-10B型戰鬥機大家也都知道,是在殲-10A型戰鬥機的基礎上通過重新設計進氣道結構、重新配置第四代航空電子系統、換裝推力更為強勁的AL-31FN-M1型渦扇發動機改進而來的,戰機機動性、空戰性能、多元化任務能力等相比早期殲-10A型有了「脫胎換骨」的飛躍,類似於美軍的F-16C/D Block50-52到F-16V Block70式的更新。從這個意義看,不管是殲-10B型戰鬥機還是殲-10C型戰鬥機,技術劃代上都屬典型的三代半戰機無疑。

再說殲-16型戰鬥機,該型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在基本吃透了蘇-27SK型飛機和蘇-30MKK型飛機設計的基礎上,按照「934工程」「先寫正楷,後寫草書」的基本改進思路,參考了殲-11B/BS型飛機的部分特徵、幾乎是重新設計出來的國產蘇-27系列飛機的「第三階段改進型」的代表型號。相比國產殲-11系列的三個型號,殲-16型戰鬥機擁有全新設計的機體結構、全新配備的第四代航空電子設備、全新配備的FWS-10B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等,它和殲-11B/BS型戰鬥機的差距,有點兒像F-15EX相對於F-15C的差距一樣,毫無疑問地,殲-16型戰鬥機同樣是一種典型的三代半戰鬥機。

在殲-10C型戰鬥機和殲-16型戰鬥機同屬三代半戰鬥機的前提下,在殲-10C型戰鬥機和殲-16型戰鬥機理論上配備的機載航空武器性能也完全相同的前提下,這兩個機型之間的對抗在很大程度上主要看二者的優勢區間:

就以殲-10C型和殲-16型戰鬥機兩種飛機來說吧,殲-10C的優勢是近戰瞬盤能力極強,機頭指向能力強。近戰瞬盤能力強,在實施近距搶攻時就更容易抓到有利的開火角度,再配合殲-10C已經配備了的新型頭盔顯示器與PL-10這種第四代格鬥彈,使得殲-10C在近距空戰中更容易「一擊致命」;

而殲-16型戰鬥機的優勢是載彈量大,燃油係數高,推重比數據相對好看,近戰穩盤能力較強,垂直爬升率強。戰機的載彈量大、燃油係數大,意味著殲-16型戰鬥機在超視距攔射的互相試探與佔位階段可以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優勢,佔據更有利的超視距攔射位置,甚至實施多輪中距彈發射營造出更好的近戰格鬥態勢。近戰穩盤能力強,意味著殲-16型戰鬥機在扛住了殲-10C型戰鬥機近戰格鬥「三板斧」之後,隨著對抗時間的拉長,將相比殲-10C型戰鬥機更容易搶到較有利的射擊位置。

不算誇張地說,這兩種飛機的性能與對抗模式,可能會有點兒像美軍的F-15C與F-16C之間實施的對抗,誰能最後獲得空戰的勝利,正如視頻中駕駛殲-10C型戰機參戰的飛行員尤鵬飛所說的那樣,「打到最後,誰能最終發揮好自己飛機的性能優勢,誰就能取得空戰的勝利」,此言非虛。

殲-10C的HUD

最後,從「央視軍事」發布的微博視頻看,相信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在視頻中堪稱驚鴻一瞥的殲-10C型戰鬥機的平視顯示器(HUD)中顯示的戰術數據。相比殲-10A型戰鬥機,殲-10C型戰鬥機換裝了新型衍射式平視顯示器,視場更為寬廣、顯示效果更好、能夠顯示出更多的戰術數據、具備更好的性能拓展能力。當然,由於保密因素,其實殲-10C的HUD畫面大量的數據都被打上了馬賽克,不過從沒有「打碼」的畫面咱們還是可以對殲-10C的戰術數據顯示模式略窺一二的。

首先從對抗剛剛開始、殲-10C雙機編組還未實施展開的情況看,可以看到在平視顯示器的右側有兩個帶一條小線段的小三角形符號,參考美軍F-22A型戰鬥機平顯的顯示模式,這種「三角形帶小線段」的符號一般用於指代由本機態勢感知系統已經發現、或通過數據鏈傳輸標定出來的敵機。「小線段」與三角形的指向一般用於標示敵機的運動態勢,相比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只在多功能顯示器或平顯上靠短線來顯示敵機運動狀態的顯示模式,這種顯示模式相當直觀,便於飛行員迅速把握空中對抗態勢。

而從殲-10C型戰鬥機與殲-16型戰鬥機轉入近戰格鬥的畫面來看,中國空軍起碼在殲-10C型戰鬥機上,運用了與法軍「陣風」戰鬥機比較相似的航炮射擊瞄準模式:從大伊萬了解的各主要軍事強國戰術飛機的航炮射擊模式上,一般分為瞄準點射擊模式和瞄準線射擊模式,兩種射擊模式的基礎都是通過火控雷達對敵機的運動狀態、敵我之間的相對關係進行解算,結合大氣數據計算機等得出的空域風向、風速等因素,再考慮到航炮的固有性能特點如藥溫和彈道係數等,最終形成一個航炮的「瞄準區域」,理論上只要向這個區域射擊,即可命中目標。

有所不同的是,「瞄準點射擊模式」在火控系統解算後,在平視顯示器上顯示出的是一個或兩個遊動的瞄準點,飛行員需要將目標「套」入這個瞄準點之後才能開火命中,比較類似於早期戰鬥機的光學瞄準器的雷達版本,最典型的代表包括蘇-27型飛機和F-15C型飛機。值得一提的是,在火控雷達未鎖定並解算出目標相關射擊諸元的情況下,這個「點」是不存在的,諸如蘇-27型飛機將只在平顯上顯示出一個「漏鬥線」,而F-15C則乾脆只顯示出一個固定不變的光學瞄準器。這一航炮瞄準模式相對老舊,是大多數早期第三代戰鬥機常用的瞄準模式,技術來源其實是二代機的成熟技術。

DCS中F-15C的平顯

而「瞄準線射擊模式」在火控系統解算後,在平視顯示器上將顯示出一條用於航炮射擊的「熱線」,發射出去的航炮炮彈一般都會沿著這條「熱線」飛行,飛行員只要能使用這條「熱線」壓上目標,然後按下發射扳機,航炮炮彈就能命中目標。相比一個「點」,一條「線」無疑極大地降低了飛行員的瞄準難度,能夠抓住轉瞬即逝的戰機擊中對手。當然,這也對火控計算機的解算能力與大氣數據計算機的收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第三代戰鬥機,目前這種熱線射擊模式一般是第三代戰鬥機的後期型號、尤其是三代半戰鬥機的標配。

諸如網上曾經流傳出的一段非常著名的法軍「陣風」戰鬥機在空戰格鬥中擊敗F-22的視頻,視頻中的法國「陣風」戰鬥機在近戰鎖定F-22A並選擇航炮後,平顯符號就自動顯示出了一條「航炮射擊熱線」,只要這條「熱線」壓上F-22A,那麼理論上就可以判定「陣風」奪取空戰勝利了。當然,在中國空軍這裡,這一輪空戰對抗是殲-10C型戰鬥機奪取了對殲-16的勝利。

但是,不管怎麼說,無論是殲-10C還是殲-16獲勝,大伊萬還是那句話:它們都是中國空軍的空中精銳啊。

相關焦點

  • 中國空軍「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如何配合打滿全場
    -20戰鬥機形成密切配合、實施協同交戰的機型;其次,殲-16配備的航空武器中,包括了此前曝光的超遠程空對空飛彈,而該型裝備無疑是殲-20型戰鬥機以彈艙模式根本帶不了的,這意味著殲-16在空戰中可以作為前出的殲-20戰機的後方「武器庫」。
  • 殲-20,殲-16與殲-10C合練,看軍事專家是如何評論的
    殲-20,殲-16與殲-10C合練最近,解放軍空軍通過央視軍事展示了最新的訓練視頻,向祖國和人民拜年。這支裝備殲-20的部隊,正是中國空軍聞名遐邇的首支光榮部隊,王海大隊。多架殲-20亮相視頻中,展示了空軍進行實戰訓練的多個視角。大群殲-20的合練,表明了空軍的綜合作戰能力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該報導視頻還首次展示了被稱之為「空中三劍客」的殲-20,殲-16和殲-10C同場起飛進行實戰訓練的片段。根據報導,兩架殲-20,兩架殲-16和一架殲-10C組成了戰鬥編隊。
  • 把殲-20技術給殲-16,殲-16就能打過F-35戰鬥機嗎?
    答案是可以的,但是這有個前提,就是殲-16戰鬥機必須和F-35戰鬥機同時處於對殲-16戰鬥機有利的戰場環境下。殲-16得有「地利」才能贏對於F-35隱身戰鬥機來說,其相對於非隱身戰鬥機最大的優點,就是隱身性和強大的戰場信息共享能力。
  • 殲-10C和JF-17Block3,哪一款更加適合出口?
    近年來,我國研製出了多款性能優異的戰鬥機,時至今日,我國生產的一些戰鬥機不僅可以供我國軍隊自己使用,還可以向其他國家出口,供其他國家軍隊使用。近日,美國的一家媒體就比較了我國兩款可供出口的戰鬥機。 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於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在該文章中比較了中國製造的兩款單引擎戰鬥機JF-17Block3戰鬥機和殲-10C戰鬥機。
  • 殲-6叫「六爺」,殲-10叫「棍子」,殲-20叫「黑絲帶」,中國戰鬥機...
    與戰鬥機相比,早期的驅逐機強調飛得高、飛得快,能趕上轟炸機,並使用重型的火力迅速將其擊落;後來則強調要有較先進的雷達和火控,如蘇聯的米格-31,美國早年的F-106等。3隨機的北約式命名為了方便在無線電中快速識別飛機型號——在嘈雜的無線電中,一個形象的綽號比一串數字更容易聽清楚,外國飛機大部分都有綽號,比如美國F-15叫「鷹」,F-16叫「戰隼」。
  • 中國殲-10C賣到美國後院,同是單發設計,比F-16強在哪裡
    在過去的一年中,關於殲-10C外銷買家的猜測成了吃瓜軍迷們的最愛。在伊朗武器禁運解除後,關於伊朗將引進殲-10C的傳言刷爆網絡,然而就在最近,殲-10C海外買主終於現身,卻並非傳聞中的伊朗空軍,而是委內瑞拉空軍。
  • 罕見「狗鬥」場面引熱議,殲10近距離糜戰,飛行員全程飆英語
    文/梧桐 雖是和平年代但解放軍一直枕戈擔待,就在前兩天我國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組織了「實戰演習」,罕見殲-10戰機「狗鬥」場面被公布,戰鬥場面燃爆網絡。
  • 殲-16到底有哪些優點,殲20都服役了,為何它還在大量生產?
    16都是比較低調的,很少對外界透露與之相關的消息,時至今日,大眾對於殲16的也遠不如殲10、殲20等戰鬥機,但是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16的數量早已超過了200架,而且還順利走出了國門同外軍多次展開聯合演習,足以見得解放軍對它的重視。
  • 殲-10C是「機場保衛者」?別被表面現象騙了,說腿短是耍無賴
    殲-10C是中國主力戰機中唯一的單發中型戰鬥機,由於載重載油量相比重型戰鬥機要少,作戰半徑成了最大瓶頸,因此被稱為「機場保衛者」。殲-10C是一款中型戰鬥機,不能與內油大的雙發重型戰鬥機相比,也不能與五代機F-35相比,但是完全可以與任何同類機型一較高下。殲-10C的內油攜量不到四噸,不掛載副油箱作戰半徑只有八百公裡左右,這時候說是「機場保衛者」確定不為過。
  • 踢館:都是中型戰鬥機,殲10C與陣風,哪個更能打?
    問:殲-10C和陣風是半斤八兩的飛機,誰能擊落對方要看具體的情境。我的問題是法國人投了那麼多錢,陣風究竟有哪些地方或者細節比殲-10好了?比如那個大頭副油箱,真在作戰時能有多大點意義?
  • 可能連殲16也打不過,印空軍被超越
    陣風戰機由法國著名達索公司打造一款中型戰鬥機,這款戰鬥機定位為多功能戰機,可執行空中作戰、對地打擊和對海打擊等任務新型戰機,取代法國裝備幻影系列戰機,號稱全球最昂貴和最複雜的戰鬥機,而且印度採購36架陣風戰鬥機 總價高達88億美元,堪稱全球最昂貴戰鬥機,超越美軍F-22戰機單價2億美元和中國殲-20戰機單價1.2億美元。
  • 亞洲最強戰鬥機編隊:殲-20和殲-16玩大象漫步,霸氣沖天!
    幾年前,網絡上有一張著名的照片,3架殲-20超音速隱形戰鬥機與3架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在空軍某基地跑道上的造型畫面,6架戰機與地勤人員組成了「八一」和「90」的字樣,這是
  • 本來西部邊境一直用殲7,現在一下子換成了殲16
    據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消息,自從中印邊境多次出現軍事對峙後,我軍在邊境地區也終於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調整,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殲16戰機開始全面部署邊境,從而來替代老舊的殲7戰機。從相關資料了解到,在殲16戰機尚未部署中印邊境之前,西部戰區配屬在邊境的戰機實際上並不算太多,而且大部分戰機都是老舊的殲7G、蘇27和殲11A戰機,數量也要比印度空軍少一半左右。當然在頻繁發生中印邊境對峙後,這一局面也將徹底被打破,那就是殲16戰機將逐步部署邊境替代殲7G。
  • 殲20多少錢才能買得到?專家:光頭盔就值一套房!
    那麼中國的殲20戰機的價值又是多少呢?目前並沒有這方面的官方信息披露,有網友說,一架殲20的價格差不多相當於中國空軍三架現役的重型第三代戰機的價格,也就是1.5億美元左右。 答案真的是這樣嗎?
  • 殲-11B機鼻「黑頭」換「白頭」,性能堪比殲-16,背後如此多講究
    自從淺灰色雷達罩的「白頭」殲-11B去年11月首次亮相以來,人們就紛紛猜測這該機可能已經升級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因為其雷達罩顏色與最新的低視塗裝殲-16完全一致,「白頭」殲-11B在總體性能很可能已經相當於殲-16單座型。
  • 殲-20首飛十周年,更多細節任你品,平顯畫面曝光
    今天,2021年1月11日,殲-20首飛十周年紀念日,官方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呢?央視軍事、中國空軍、航空工業、航空工業成飛的官方微信分別發表了《殲-20首飛10周年,盤點威龍高光時刻!》《今天,殲-20首飛10周年!》《十年前的今天,殲20首飛成功!》
  • 50年前一款戰機的夭折 卻催生了殲10和殲20
    在中國戰機發展史上,有這麼一款戰機十分特殊,它曾於1964年轟轟烈烈的開展了研發計劃,第三機械部(簡稱"三機部")牽頭成飛和沈飛聯合研發,預定的設計思想是能夠滿足"國土防空"需求,能夠攔截當時對我國土威脅較大的蘇聯圖22M轟炸機和美制B-1B、B-52等系列轟炸機。
  • 殲10和蘇30混編空戰,重型機先發制人,優勢太明顯
    殲-10是一款單座單發多用途戰鬥機,它的機翼表面積為39平方米,最大起飛重量約為19噸,可攜帶多種飛彈,最高速度達2.2馬赫。 上世紀90年代末為了提升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我國購買了蘇-30MKK,編號中的「MKK」是俄語「中國現代化出口型的意思」。
  • 美軍在數量上有優勢,美專家斷言:殲-20B即將迎來量產
    殲2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一型第五代戰鬥機,該戰鬥機於2017年正式服役,這意味著中國成為了繼美國之後第2個服役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非常厲害。但是殲20身上卻有一個被不少人吐槽的點,那就是其裝備的俄制AL-31F發動機。
  • 戰鬥力僅次於殲-20,海空軍要求迫切,殲-16裝備數量已超100架!
    首先,殲-20的強大之處無法否認,雖然很先進,但是一般來說戰機的性能與成本是成正比的,所以殲-20的造價也遠遠高於殲-16,據軍事專家估計,一架殲-20的造價在1億美元左右,有可能造價也超過了F-35戰機,殲-16就不一樣了,它是在我國殲-11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新型的四代半多用途戰鬥機,雖說比殲-20要差,但它配備的也有不少一流的技術